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中国科学报:姚远的科学传播之路

已有 3232 次阅读 2014-3-7 09:08 |个人分类:姚远纪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科学传播, 主编, 中国科学报, 编审

姚远的科学传播之路


姚  远
■本报记者 张行勇
 
“如今,廉颇老矣,夕阳西下,自认并不后悔这一职业选择,如有来生,下一辈子还做编辑。”这是西北大学编审、博导姚远在不久前的西北大学学报百年庆典座谈会上的感言片语。
 
从1980年入学报从事科技编辑工作至今,姚远可谓资深编辑。“编辑要拿起两支笔,以红笔为人作嫁,入道从业;以蓝笔修炼内功,自强自立。”这是他在中国科技期刊编辑界提出的口号,而他自己也正是参照此言走过了34年的科学编辑传播之路。
 
姚远的编辑人生,概括为两点:一是耗青春干小事,主编了一份学报,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之路;二是亲身实践,提出了一个口号,形成一个编辑成才和编辑部建设的模式。
 
以红笔为人作嫁
 
1980年,年尚25岁的姚远,放弃担任陕西省学联主席的机会,从学生工作岗位调入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做了一名普通的科学编辑。
 
在最初的两三年里,条件艰苦,姚远独自一人承担了《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征稿、初审、请专家复审、编辑、校对、印刷和发行等重担。
 
当时,铅排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难度很大,文种多,符号复杂,印数亦不过2000多份,故西安有规模的印刷厂谁也不愿印刷。姚远只好找到远郊秦岭山脚下的一家军校印刷厂,每期学报的印制至少要跑三四趟。每遇学报发稿、校对,他总是清晨五六点赶远郊班车,在厂里与工人师傅一起找铅字、改版、搬运、校红,晚上匆忙赶回西安,误了班车就只好拦卡车。
 
繁重的工作占去了姚远的所有精力,甚至旅行结婚回来一下车就冰天雪地地去给教授们登门分发校样。有一次,他连续工作48小时,以致晕倒在地而磕掉门牙,口内缝了七八针。
 
就这样,姚远硬是凭着一股对学报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一步一个脚印。他先后历任学报理科编辑室主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主编。他将一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西北大学学报》出版事业,编辑部也从独自一人到先后调入和带出10余名编辑,并提出了“立足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的办刊宗旨,将一份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大学学报办成了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学报一等奖和首届全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多年来,姚远先后接触和指导作者9000余名,编辑或主编学报200余期,发稿9100余篇,总字数7200余万字。发表了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王选、吴文俊等20余名院士,以及傅种孙、李赋都、何炳郁等一批著名科学家的论文。
 
以蓝笔安身自立
 
姚远常言:拿好红笔,必须有拿蓝笔作为底气,否则就像一只不盛东西的袋子,只能匍匐于地,难以直立,也难以挺起胸,站得直,肚里没货,眼里没水,又何谈做好编辑!所谓“打铁先要本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姚远以蓝笔安身自立的最重要成果是倾尽心血,先后在《编辑学报》《中国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发表了220余篇学术论文,完成了《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两部合计150余万字的专著。
 
其代表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对清末和民国间的2100余种科技期刊特别是500余种大学科技期刊作了历史性论证,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这既是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又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在国内外学界引起反响。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与我国台湾合办的《中国科学史通讯》发表书评誉其为填补空白之作和开辟了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
 
目前,姚远仍然兼任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及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等。
 
“不盛东西的袋子是站不直的。”这句古希腊的名言成了姚远对师从自己的研究生、博士见面时必讲的一句话。他向记者进一步解读,“人生必须有意义地生活,因为人的生命极为短暂。一个人必须终生不断地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否则在社会上就难以站直了!就像不装粮食的、干瘪的袋子一样匍匐在地,趴在墙旮旯角,在生活中毫无用场,非但无用,甚至还可能污染环境”。
 
年近六十的姚远,以34年的大学学报编辑人生经历注解着这句名言。
 
《中国科学报》 (2014-03-07 第11版 学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15-773772.html

上一篇:白秀英博士学位论文: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1917-1949)
下一篇:姚远在河北师大讲西北联大
收藏 IP: 1.85.17.*| 热度|

9 刘立 张必胜 徐传胜 孟庆勋 郑秀娟 董杰 蒋新正 Veteran11 zoujinkexue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