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姚远,亢小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60年回顾与前瞻

已有 3888 次阅读 2010-9-6 21:36 |个人分类:团队发表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60年回顾与前瞻
                                       姚远,亢小玉
  (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710069 西安太白北路229号,           Email:xdxbyy@nwu.edu.cn
 
 通过历史文献调研和统计分析,对1949—200960年间中国高等学校主办的科技期刊作了全程历史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最早复刊者为《国立清华大学工程季刊》,最早创刊者为在东北解放区出版的《哈农学报》等刊,以《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厦门大学学报》(文理综合版)、《清华北大理工学报》等为代表。这期间高校共创复刊近1 500种科技期刊,并经历了初创、兴衰起伏、稳定发展和21世纪以网络传播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等重要历史时期。另外,还提出“共和国成立前夕期刊”概念。研究结论认为高校科技期刊具有强大的育人和学科建设培育功能以及显著的窗口效应,立足纸质版,形成纸-网比翼齐飞之势,并以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作为突破口,将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高等学校科技期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近现代科技期刊史
5
1)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状况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与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有时甚至决定其内涵、总规模和发展走向,尤其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突出地表现出一种共存、共荣、共进退的关系。在建国初期的大跃进时代,高校规模和高校科技期刊也曾在数量规模上出现短暂的“大跃进”;文革十年,在高校科技期刊发展史上首次出现有4个年度新创刊数为0,其余则绝大多数停刊,出现了罕见的凋零,这完全是政治上的极左思潮所致;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科技期刊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总规模超过了1949年以前高校历史上全部期刊的总和还要多;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高校科技期刊事业在稳定规模,创新内涵,创精品、求特色的同时,借助成效数千倍于传统传播形式的现代网络传媒和借助信息化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高校科技期刊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高等教育和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在建国初期,以《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折射出共和国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如何在借鉴、模仿、引进欧、日、俄、苏模式的基础上走出了民族自主创新的第一步;文革时期,即便在百花凋零、备受摧残之际,像周培源、吴良镛、张伯声等高校科学家,也仍然在《清华北大理工学报》、《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科技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诸如结构理论、传统古建筑的继承光大、地质波浪镶嵌结构等方面的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2)高校科技期刊60年的辉煌历史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长久以来,高校科技期刊在高等教育中,特别是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中,培育学术新人、激活创新思维、养成科学方法、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承继作用、在高校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传播与交流作用,向被看轻,也未见在众多的高校评估中有对高校科技期刊现状与发展的关注。厦门大学前校长王亚南是第一个将办大学学报(这里显然将“学报”视为科学研究的枢纽)提上办大学的两件大事之一的崇高地位的人。实际上,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精神的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仅靠储存于大脑中和讲给学生听是不会被社会承认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文献意义的,而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并传之后世。这正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诞生和之所以存在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大学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高校科技期刊特别是大学自然科学学报这种特有的学术期刊在我国也已固化为一种高等教育制度或一种办大学的基本模式,与校报、出版社等,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融为教学科研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从新办学校花多大代价也要创办一份学报的气魄就可反衬这种模式在办现代大学中的重要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学报如同一道知识的水闸,如果把这道知识之闸提高一些,投入加大一些,就会有更多的高校知识创新成果流出校门,流入社会,并造福于社会。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
3)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运动传递出一些重要信息:一是高等学校科技学术期刊近1 500种的总规模已大致定型,也大致适应了现阶段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创新刊或办半月刊规模化扩张的路子并非发展主流,占92.11%以上的月刊和双月刊已构成高校科技期刊刊期类型的主体;二是精品科技期刊和综合性科技期刊特色化已成为现阶段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方向,即从规模扩大化转向内涵学术质量,特别是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的最大化追求,或者从本校师生发表园地的单一封闭功能向整合社会资源,突出优势学科或突出地域科技文化特色,以及培育新兴学科和兴学育人的复合型核心功能拓展;三是纸质期刊和电子版(网络版)期刊将会长期共存,比翼齐飞,故办好纸质期刊仍是整个编辑工作的基础和立足点,但在站稳脚跟后显然应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因此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成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和瓶颈,以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显然是整个期刊工作的核心,只有如此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才能应对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的市场化、专业化、信息化、虚拟化、国际化、集团化挑战,也才能在未来的市场重组中不致于被边缘化或被逐出市场。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刊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只有如此,才能一引其纲,万目皆张。
参考文献:
[1]  姚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姚远,王睿,姚树峰.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17921949)[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3]  姚远.《约翰声》首创综合性大学学报模式[N].科学时报, 2008-09-25(B3-读书周刊-科学文化-百年科技期刊巡礼)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0/212243.html/2008-10-29 23
[4]  姚远,亢小玉.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1):161-165
[5]  姚远,吴幼叶.《利济学堂报》的独特经营与传播[N].科学时报,2008-09-04(B3-读书周刊-科学文化-百年科技期刊巡礼)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9/210618.html/ 2008-9-3 21:41:31
[6]  姚远,汤晰,赵军平,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J].编辑学报,2008,201):15-17
[7]  姚远,陈浩元,李兴昌.中国大学自然科学学报50[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10(3):177-180
[8]  盛彤笙.新时代中应有的努力[J]. 国立兽医学院校刊,19493):1)
[9]  姚远,汤晰,赵军平,等.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R].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期刊学基金资助课题(GBJZ0501),2006-06-01
[10]  姚远,陈镱文,许国良,等. 建国初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及其传播源流[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2):306-310
[11]  王亚南.编辑后记[J]. 厦门大学学报,195211):121
[12]  编者.稿约[J]. 厦门大学学报,195211):封3
[13]  冯丽,杨琳琳,陈镱文,等. 基于中国知网的《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历史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1):165-170
[1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CNNIC,2008-07-24
[15]  李将辉,朱奕. 全世界网民数量达到14.6亿[EB / OL].人民网,http://www.rmzxb.com.cn/2008-11-24
[16]  赵军平,姚远.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J].编辑学报,2007192):116-118
[17]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贺《清华大学学报》创刊90周年.新清华,2005-12-12(1)
[18]  陈进元.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50周年纪念专辑(19552005[EB/OL].北京:清华大学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2005
 
全文特约发表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5):967-974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60年回顾与前瞻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15-360044.html

上一篇:姚远:学报出英雄(在陕师大学报创刊50周年庆典的贺辞)
下一篇:姚远,杜文涛:《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
收藏 IP: .*| 热度|

1 赵星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