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kejcl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kejclai

博文

康泰乙肝疫苗之我见 精选

已有 7340 次阅读 2013-12-25 20: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疫苗的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二、分类:

按销售对疫苗的分类

疫苗(vaccine)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按形式疫苗的种类

 

1、死疫苗: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制备而成的制剂,称为死疫苗。

 

  种类:伤寒、霍乱、百日咳、流脑、乙脑、斑疹伤寒及钩体等疫苗。

 

  特点:免疫作用弱,必须多次注射,并且量要大。但易保存。

 

2.活疫苗:用人工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减毒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制剂,称为活疫苗,又称减毒活疫苗。

 

  种类:卡介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风疹等疫苗。

 

  特点:免疫作用强,接种量小,一般只需接种一次。但稳定性差,不易保存。

 

3.亚单位疫苗:提取病原微生物中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抗原成分制备而成的疫苗。如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是分离纯化乙型肝炎病毒小球形颗粒HbsAg而制成的。

 

4.合成疫苗:将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人工合成的抗原肽结合于载体上,再加入佐剂而制成的疫苗。需要首先获得有效成分的氨基酸序列。

 

  特点:一旦合成可大量生产,且无血源性传染的可能性。

 

5.基因工程疫苗:将病原微生物中编码诱导保护性免疫的抗原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后导入宿主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生大量相应抗原,由此制备的疫苗称为基因疫苗。如乙肝基因疫苗。

 

6.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即成类毒素。

 

  种类: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

 

 

三、疫苗的历史贡献:

美国疫苗使用前后的传染病死亡人数比较

传染病

最高死亡人数

1997年死亡人数

死亡降低百分数

白喉

206939(1921)

    5

99.99

麻疹

894134(1941)

 135

99.98

腮腺炎

152209(1968)

 612

99.60

百日咳

265269(1934)

5519

99.92

小儿麻痹症

21269(1952)

   4

99.98

风疹

57686(1969)

   0

100.00

破伤风

1560(1923)

  43

97.24

流感嗜血杆菌

20000(1984)

  242

98.70

乙肝疫苗

26611(1985)

16126

39.40

 

脊灰疫苗的历史贡献:



 

四、疫苗的不良反应:

疫苗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三大类: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和过敏反应。局部反应最常见而不严重。过敏反应最严重,发生率较低。

局部反应

  局部反应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水肿、发红,根据疫苗种类不同,有的疫苗局部反应发生率在50%以上。局部反应在灭活疫苗中最常见,如含有佐剂的百白破疫苗。局部反应通常发生在注射后的几小时内,一般比较轻微而且是局限的,偶尔局部反应也可以是非常严重的,这种反应通常涉及过敏反应。这些反应也被称作Arthus反应,最常见于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Athrus反应被认为是由过高的抗体滴度引起,这种高滴度抗体一般是由于过大剂量的类毒素引起。

  全身副反应

  全身副反应是无特异性的反应,包括发热、不适,肌肉疼痛、头痛、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常见而无特异性,可以由于疫苗接种而发生,也可以因为与疫苗无关的情况而产生,如伴随病毒感染。

  全身副反应相对多发于全细胞DTP(百白破)疫苗。

  灭活疫苗,包括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接种后全身副反应较少见。

  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容易发生全身副反应。减毒活疫苗为了产生免疫,疫苗病毒(或细菌)必须不断繁殖。减毒活疫苗的引起的副反应包括发热或皮疹等症状,是自然疾病的一种轻微形式。减毒活疫苗引起的全身副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发生在免疫接种1-2周后。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最严重的副反应。过敏反应可以由疫苗抗原本身或疫苗的一些其它成份引起,如细胞培养物质、稳定剂、防腐剂或抑制细菌生长的抗菌素等。疫苗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可能会危及生命,但其发生率小于1/50万。过敏的风险可以通过接种前的筛检减少到最低。

 



五、国外对疫苗不良反应的处理

美国疫苗不良反应数据及处理:

http://vaers.hhs.gov/esub/index

 

美国甲乙肝联合疫苗近10年间严重副反应发生例数为:854例

http://medalerts.org/vaersdb/findfield.php

 

六、结论:

1.    疫苗是给健康人群接种的,而非是病人。所以人群基数大,有副反应是很正常的;当然,对产生副反应的个体和家庭来说,这打击是巨大的;

2.    过分强调副反应造成社会抵制疫苗会对整个社会的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3.    新闻媒体不应参与其中,像报道娱乐新闻高调宣传,而应该有专门的组织或政府处理此事。国家应该成立相应的部门对此事进行赔偿及善后。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3980-752849.html

上一篇:我理解的SCI Impact Factor
下一篇:疫苗发展趋势pdf
收藏 IP: 152.16.51.*| 热度|

10 王秀玉 赵凤光 杨辉 冯大诚 吕喆 biofans zxk730 idealist abang DXY123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