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角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xkingdom 轻声低语~不屈不挠,不折不弯,中正平和!成电无理男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59.172.176.*   [8]wulinchong   2015-2-5 15:26
楼主您好!我是武汉大学的朋友,想问您一份EGM2008的数据,wlc@whu.edu.cn万分感谢!
我的回复(2015-4-1 23:18):抱歉,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这个工作了~
这个数据我手边也没有
你尝试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吧
IP: 122.225.72.*   [6]袁顺波   2013-4-3 17:41
博客用户:
您好,诚恳地邀请您参与“科学网博客用户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网址是:
http://www.sojump.com/jq/2250398.aspx,本次调查需要3-5分钟的时间,非常感谢!
IP: 116.230.18.*   [5]蒋大和   2013-1-25 15:55
数值模式的短板有多处,关于灰霾和PM2.5有:
(1)凝结过程重要的是垂直运动,这在气象学里本来就是短板;
(2)不仅污染源复杂,而且涉及大气化学,糊涂账了!
所以,一定程度上看好统计模式,但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够:可以做时间序列和分析和空间模式识别,但同步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分析呢?(这样有可能找出PM2.5的传输方向及大概位置)。何况不同污染物之间的关系.
我的回复(2013-1-25 16:20):统计方法对数据的需求量比较大,考虑时空分布,更需要投入大量设备建设监控网络。
这个工作还是需要有人牵头来做。
IP: 116.230.18.*   [4]蒋大和   2013-1-25 11:32
其实“污染气象学”也是气象学的一个分支,记得有“微气象学”,“边界层气象学”的。有一本著名期刊,Boundary Layer Meteorology。但好像目前气象研究都着重大问题去了,这种微尺度问题很少研究,或者减弱很多。然而,其他学科,甚至“污染气象”学科的力量,比气象学科差远去了,没办法补充的!
我的回复(2013-1-25 13:54):您对气象领域的研究了解挺详细的。
依我浅见,目前气象领域亟需面对的还是气象和气候变化的问题,最直接的需求还是得到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及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将气候变化以及天气现象中的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您说的微尺度问题,我理解为人为污染影响天气及气候的机理问题,类似于“蝴蝶扇一扇翅膀如何就引起了龙卷风”。污染气象学的研究可能与之是有所区别的,着眼点在于污染是如何随着大气圈层的运动而扩散变化的。边界层是大气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
IP: 124.77.106.*   [3]蒋大和   2013-1-24 21:47
看到了你对李竞博文的回复,关于灰霾问题“深刻”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媒体上许多不正确的信息,但专业人士很少出来澄清。多年来,空气污染的研究团队和研究工作主要是在北京和广州,没看到他们出来说话啊。

其实我一直有一个困惑:怎么没有人重视研究PM2.5形成霾,导致能见度受损的微物理过程?在我搜寻的资料中,只发现华南理工大学钱公望研究团队有这方面的成果,发现了硫酸盐粒子在灰霾过程中的“卫星滴”结构。并说硝酸盐结构和硫酸盐不同。。。。但文章偏早,偏少。

这几年,灰霾问题大热,不明白这样重要的研究怎么没有听到更多的声音?
我的回复(2013-1-25 10:48):蒋老师,我所在的气象部门,目前主要的目标是要厘清气溶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这其实还是随着“温室气体”的研究兴起的。
您提到的问题主要涉及的是人为污染物如何形成灰霾的机理问题,这方面不是气象部门热衷的。
关于气溶胶的微观物理特性,还有一些研究是专注于气溶胶单颗粒的,包括分析其化学成分,粒径尺寸等,
IP: 221.218.197.*   [2]李小文   2009-8-10 23:28
能抽空评一下这篇文章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4448
博主回复:我看了这篇文章了,不知道老师说的评一下是要我写个评价么? 还是?
IP: 115.171.193.*   [1]籍利平   2009-6-19 20:56
http://www.geophy.cn/cn/search.asp,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网
博主回复:谢谢 籍工 很有帮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1 0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