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整理的艺术4——阅读笔记

已有 2058 次阅读 2015-12-23 15:35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规格:
[书    名]     整理的艺术4——升职从整理开始
[作    者]     小山龙介
[ ISBN ]      9787510061059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4-06  第1版


摘录:

不断重复过去的做法,和人猿还待在树上没有什么区别。你很快就会濒临危机。再过10年,年轻人可能会在你背后说:“这种做法,早就过时了”。

说到“学习”,给人的印象常常是“学习以增加知识”。对社会人而言,学习还是一个“把经历过的事情忘掉”的“清零”的好机会,你还可以借此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干这份工作”、“从整个社会来看,这份工作有什么意义”。

“恶性成熟”即时间长了之后,即使那个办法有错也误以为它是对的,越来越执着于这个方法。学习正是为了避免这种恶性成熟。

建议大家充分利用有声读物和网络课程。可以在进行重复劳动时学习。

很多东西实际上我们不用理解也能记住。总有一天会突然领悟:“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利用思维导图把握总体结构

把所学内容转换成由中心向外扩散的思维导图,就能清楚把握所学内容的总体结构。
(1)以对考试而言的重要程度为标准,添加表示先后顺序的图标。
(2)以自身是否擅长为标准,添加笑脸或哭脸标识。

定期订阅专业杂志获得图表,它们对信息进行了归类整理,从中我们能够高效率地收集到许多信息。
平常要上班的社会人没法一次学习很长时间。在短时间内高效进行学习,这样能够避免因长时间学习而产生倦怠感。努力把这些平时很可能无所事事的时间用到学习上。这种紧迫感能够提高零散时间的学习效率。重要的是根据时间的长短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建议大家边干家务或者健身边学习。洗衣服本来很无聊,不妨边听iPod边洗衣服。

不睡觉产生的影响更加消极,因为人的记忆是在睡觉时固定下来的。强制减少睡眠时间对学习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上课就是强迫自己跟自己约会。上课那天就是“不加班日”,能让自己从无止尽的工作中暂时脱身出来。这样一来,就会督促自己在上班时间把某事做完。

影响一个人能否通过考试的最大因素,不是他有多聪明,而是他如何安排时间。

在图书的一角标记开始阅读和完成阅读的时间。

大脑如同一个有洞的桶,难免漏水。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逆向思维,尽量积极地忘记已经记住的东西,然后再记一次。

有一群拥有共同目标的伙伴,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心里踏实的了。踏入社会还想学习的人都是非常积极且干劲十足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你会觉得勇气倍增。大家互相促进能实现更高的目标。学习有所进展后,不妨向大家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展。

每个领域都有研究前沿。既然开始学习新领域的知识了,就一定要学习最前沿的知识。

想象五年后的自己,接触最前沿的研究,学习却仍迟迟没有进步,你可能会开始感到厌倦。这时,不妨想想是不是“战胜了昨天的自己”。

“看见黄色的东西能够提升注意力”这一点有力证明了上述说法。据说人的眼睛对焦时,对准的是黄色的部分,一看见黄色注意力马上就能集中起来。

不要利用空调过度调节室温,尽量依靠身体自身的功能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这样能够确保学习时的紧张感。

节奏与波动的概念不仅存在于语言学领域,还存在于所有领域。知识本身也有自己的节奏,也在不断地波动。

考虑到将来要跳槽,有必要学习一些更具普遍性的知识。为了构筑自己的职业生涯而进行学习。

很多人掌握一个新技能后就把它抛到一边了,不管是什么样的小技能,学会了一定要加以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牢牢掌握学过的东西。正因为某件工作不是你的本行,你才能轻松地去尝试。

通过学习获得的人脉资源不牵扯到金钱利益,联系往往十分紧密。

当你看见美丽的风景时,会想“人生如果错过这样的风景太可惜了”。人的魅力也是如此。当你遇见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时,会感慨“活著真好”。美景会让你的心灵获得宁静,而有魅力的人则会让你的人生散发光彩。“老师”不一定要是名人或十分优秀的人。只要身边的人让你觉得“他这个地方我应该好好学习”,那他就是你的老师。

思考: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5749-945390.html

上一篇:整理的艺术3——阅读笔记
下一篇:断舍离——阅读笔记
收藏 IP: 222.199.2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0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