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从学生到学者:通往教授之路的指南——读书笔记

已有 3699 次阅读 2015-12-23 15:21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规格:

  [ 书  名 ]      从学生到学者:通往教授之路的指南

  [ 作  者 ]      斯蒂芬·M·卡恩

  [  ISBN  ]      9787313076670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09 第1版

摘录:

译者的话

  不管你身处什么行业,从事什么工作,都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位长者,在你迷茫时以他成熟的眼光和丰富的阅历为你指点迷津,在你失落时拍拍你的肩膀,告诉你路还很长,这点风雨不算什么,也会在你徘徊时肯定你的才华,为你的披荆斩棘加油打气。他也许会和你一起爬山、一起游泳、一起泡温泉,可是他的一通电话或一封电子邮件或许就可能改变你的人生方向,为你创造全新的机会,帮助你进入全新的天地。他们不能取代你的奋斗,不能替你决定,多半也不能长伴你左右。然而纵使他们已经消失在你的生活中,你可能依然会记得当初是谁引导你进入这个行业,坚定了你的选择,又是谁在你最不被看好的时刻告诉你他对你的信任与期待,指导你走出重重迷雾,踏上现在的康庄大道。也许还会有困难,也会有选择,但在他的帮助下,你学会了理性思考、仔细权衡、长远规划,你学会顺着这个大方向不断积累优势。这个人,我们尊称他为“老师”,它包含着学生无限的敬意与感激。

  如果你是理想主义者,相信自己的绵薄之力也可以推进人类求知的疆界,希望与自由、大胆、创新、坚持的人为伍,共同为他人谋福,那么学术或许是你幸福的选择。

  学术是不是你的方向,取决于你自己的“权衡”。但不管怎样,透过这本书,至少你能了解真实的学者与真实的学术生活,至少,你能做一个不后悔的决定。

  “成功不仅取决于你知道什么,还取决于你认识谁”。从你踏入研究生院的第一天起,这项事业就开始了,而它的影响将延续你的整个职业生涯。所以从那一天开始,就不要恣意妄为。卡恩也提供了一条积累人脉的捷径,那就是参加会议。不要害怕走出去,只有放下顾虑,让别人认识你,你才有机会遇见伯乐。认识你的人越多,你的机会也就越多。况且,积累人脉的成功与否也将影响和决定你未来的求职。

  关于求职,一定要谨言慎行。不管场合有多随意,交谈对象有多亲和,都不要忘了面试这件事,不要对任何人妄加评论,要随时留意场合,在适当的时候说适当的话。

  在谋得一份职位后,任何一位合格的学者都需要履行教学、研究与服务这三项职责,但卡恩提醒道,这三份职责并不等同,不管你是否认同,研究都是第一位的,它决定你的去留,也决定你的晋升与发展。接着,卡恩介绍了有效履行这三大职责的原则和技巧。

  关于发表,他用一位同事的例子提供了增加发表成果的方法。他说他的这位同事将写作融入了日常生活,每天都坚持早起写上两三个小时,虽然效率时高时低,但平均一天两三页,这样乘以365,他的发表成果就始终位居专业前列了。这样生动的例子和务实的建议在书中比比皆是。卡恩始终将读者的困惑放在心头,细心地提醒他们这条路上随时可能出现的关卡,这不能保证你的一帆风顺,但或许可以教会你如何理性、全面、专业、成熟地思考问题,而这恰恰是通达教授之路的法门。

  学术只是一种选择,它并不适合所有人。然而,如果它也是你的理想,那就在卡恩的指导下义无反顾地去学术吧!

  研究生学习对某些人来说是很不愉快的经历。但对有些人来说,却是珍贵的历练。就任何人而言,这都是艰辛的历程。因此,韧性与耐力对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而言非常重要。

  “没有优秀的发表记录,不仅你的终身职位岌岌可危,你转投另一所学校的可能性也将受到影响。”

  “说出你的想法,否则别人会认为你无知又冷漠。但表达要谨慎,千万不要介入人身攻击与无谓的争斗,也不要冲动地发起可能会冒犯到数位终身教职同事们观点的行动。”

  他认为终身教职制捍卫了学术自由,而他在书中也激辩了终身教职制这一盾牌的存在价值。

  这是美好的生活。教授是最幸福的人。我们一生从事热爱的工作并分享为他人谋福的喜悦,还有什么可以再要求的呢?

  对高等教育的质疑指向不同方面,包括课程设置、人文学科的式微、STEM学科(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教学质量、学杂费的增长、教师分类、官僚作风的增加以及大运动项目的影响力。虽然人人都对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念兹在兹,却鲜有人愿意投资它。

  我们不是亚里士多德,不能同时深入思考物理学与形而上学、生物学与修辞学、伦理学与政治学,但术业专攻的我们需要了解其他领域辛勤劳动者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并能与之交流。

  虽然坚持己任,打开电脑做自己的研究和进行教学是学者的基本工作,但学者的完备职责远不止此。学者和教师需关注并全面介入社会、文化以及大学的变革,持续不断地反思和询问,在这些变化中,教育能否再积极入世一些并发挥更大的作用?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止步于象牙塔内,我们要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城市、郊区,甚至乡村的每一砖每一瓦以及每一个屋檐下。

  我相信学者与教师之路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是位于高尚场所中的坚毅之路,因为它根基于赢得求知者尊重的光辉德行,对艰深知识的探究、发现与传授,智力与个性的自由,以及向全球开放的大门、图书和互联网络。而在对这一德行的培育中,学者和教师们向信息时代贡献了超越信息之物,向知识社会提供了超越知识之人。这是,组合信息与知识的远见卓识。请允许我以最敬仰的心情来表达,这就是智慧。

  再也没有其他职业能像学术工作这样,提供保证自由的一切条件以及追求兴趣的充足时间。

  不管怎样,很多学生都表示,遵循书中的一般指导能帮助他们度过这一时而异常艰难的从学生到学者之旅。所以,我希望这本书中的建议也能使你获益。

研究生学习

  研究生非常容易自我怀疑,因为在资深教授面前,他们将会被不断提醒自身知识的缺乏与成就的渺小。然而回避考试从来都不是解决恐惧的出路。事实上,你等得越久,压力就越大,最后,害怕失败的感觉可能强烈到你只想一走了之。

  本科教育的佼佼者是全面发展的学生,然而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却是专业化。专业水平是唯一的关键性指标。

  你的目标是找到一位或几位在学术上和个性上都能与你相合的教授。而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你需要广泛参与于各种课程和演讲,从而实地了解教师们的不同情况。同时,你也应该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绝大多数未完成研究生学习的学生都因这些看似不能克服的困难而心灰意冷,以致最后自己选择了退学。毕业典礼那天,当我看着那些博士生走上台接受学位的时候,我在想,也许他们并不都拥有非凡的学术才华,但他们一定都具备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

学位论文写作

  你也许会坚持说,你一直都在思考某个艰深问题,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为什么不能为解决这个问题努力拼搏一下呢?假如你不想要这个博士学位,当然,尽随你便。但如果还想顺利毕业,那我奉劝你,梦以后也可以圆,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或许你并没那么执著但能在有限时间顺利完成的题目。

  切记,在职业生涯的早期,你的身份将由你的工作未定义,而毕业论文是这一学术身份的内核。因此,你要适应你所呈现的学术形象。

  原创性是指你的工作要有创新性,而不是刻意标新立异。将来,不管你去面试哪里的教师职位,论文一定会被谈及。那时,你就会希望专家们认为你的论文是引人入胜的,而不是稀奇古怪的。即使你论证了一个专家们认为怪异的观点并成功获得了博士学位,但在面试时,如果你不能在短时间内让你的观点富有说服力,那么你获得优越的学术职位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总之,这个时候,请收起任何怪诞的想法。

  所有老师都是好老师吗?我真希望我能说所有的老师都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但不幸的是,有些老师并不是这样。他们玩忽职守,亵渎学术职权,当然,他们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如果你不相信导师会毁掉你所有的努力,那么只能说你对于学术界的认识太过天真。

  导师可能会为你建议一个看待选题的不同角度,虽然这样的改变一开始会让你很受挫,因为这看似将抛弃你前面所有的努力,但为何不试一试呢。就像,如果你驾车偏离了方向,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办法就是原路返回到你走错了的地方。同样,完成毕业论文也可能需要放弃曾付出过很多心血的某些成果。

  怎样判断你是否有个好导师呢?好的迹象包括你的工作能得到及时反馈,评语是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你能感觉到自已的巨大进步,而且完成博士论文看起来是在你的能力范围内。某种程度上来说,选导师比选论文题目更加重要。

  一些帮助你顺利通过答辩的建议:

  1.答辩一开始,你通常需要对论文作简要介绍。准备好你要说的,不要闲扯。

  2.教授会提出问题。不要打断,等他问完。如果这时教授进一步解释他的问题,也不要打断,等他解释完了再回答。他解释得越久,你越容易了解他的关注点,也就越能做出适当的回应。如果问题很难理解,你可以请发问者重述。一般而言,重述的问题更容易把握。

  3.如果遇到了不管怎么回答都棘手的问题,那就明确表示你意识到了这一窘境。对这一难题的任何直接回应,都不及表明你了解为什么这个问题难以回答来得有效。

  4.在答辩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几个教授为某个深奥问题争论起来的情况,也许争论的问题与论题并不相关。假如爆发了这样的争论,在他们针锋相对时,你完全可以保持沉默。他们争得越久,时间用得越多,你犯错的可能性就越小。

  5.如果被问及为何不研究与论题相关的其他问题(通常这些问题是发问教授们自己的关注点),最有效的回答是,这些问题超出了博士毕业论文的研究范围,但你希望以后可以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当然,没有人会盯着你是否兑现了这一承诺。

  6.最为重要的是,面对答辩这一考验你必须捍节白九的瓣占。绝不退缩。一旦你承认你的论文需要做出重大修改才可涌计。那么答辩委员会很可能就会要求你做出这些修改。

  7.假如结果是无条件通过或小修通过,那么实际上你就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然而,如果是大修通过,那么你就还需要作进一步努力,也不要灰心丧气。不满意的教授需要明确提出他们的反对理由,因此,你总是可以明白你需要做哪些修改。然后,尽早完成这些工作,及时提交并等待批示。这通常需要几周的时间。如果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呢?那就再重复以上步骤。用不了多久,再吹毛求疵的教授也会失去耐性,也就这样批准了你的论文。

求职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准备工作事宜呢?当有一位任课教师对你的作业非常满意时。请那位教师为你写一份推荐信,而不要等到几年后你急着要递交各种材料的时候再写。因为到那时,可能已经联系不上这位教授,他也可能连你是谁都忘了。如果你与其他老师也有积极的互动,那么也请他们为你写推荐信。这样,到你需要寄出档案材料时,你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推荐信会变得过时。如果不能修改,过时的推荐信也比没有推荐信好,对大部分读者来说,相对推荐信的日期,他们更关注其内容。

  在学术会议上,你将接受专业标准的考量,你的学术水平将逐渐获得提升。参加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参与一项社会学家们称为“构建人脉”的重要活动,在很多领域,成功不仅依赖于你知道什么,还取决于你认识谁。

  在答辩时,你表达谦逊,有可能获得赞赏。然而在面试中,你如果对自己没信心,其他人也会对你没信心。

  如果你很少参加面试,初期的尝试可能会让你很不满意,但不要失望。毕竟不断的练习,对生活中很多事情而言都是有用的。因此,就算你对某些职位没有太多兴趣,也要接受和利用每一次面试机会。

  终身教职制的意义是保证学术自由,保护学者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发现真理、传播真理以及发表真理的权利。在学木自由获得保障的地方,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教授们要研究哪些问题、采用何种方法以及做出何种结论。因此,学生们也能走进这样的课堂——教师们是在传授自己的信念,而非被强制要求灌输某些教条。

  在选择工作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不要让一小笔钱干扰了你的选择。从长远看,区区数千美元远没有你的幸福重要。

  每个职位都是一个选择,提供某些可能性的同时也消除了一些可能性。无论你做出了怎样的选择,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可以重返就业市场。而下一次,作为老手的你一定对这中间的门道了如指掌。

授课

  第一节课你需要发放课程大纲给学生,列出每周需要完成的阅读工作量以及每一次的作业上交时间。尽量不要改动它,否则会造成学生的困扰,打乱他们的学习计划。

  在选择参考书时,不要挑那些你都没有检查过或不知道价格的书目。对于手头紧巴的学生来说,买了一本昂贵的书却又被老师告知书中并不包含必需内容,这多少是件令人恼火的事情。

  多为学生考虑确实非常重要。比如,一定要准时上课。没有比迟到和推迟计划更能反映你对一件事情的不够重视了。

  公布你的办公时间,并照此准时出现。在课上鼓励学生来访。

  向学生说明你的评分标准,这样就不会让他们揣测你的想法了。

  不要给任何人特殊待遇。如果有一个同学可以用论文抵代考试,那么其他同学也应该有这个机会。

  大学管理人员在重视教学这件事情上总是言行不一的。招聘时,他们更喜欢有前途的研究者而非有潜力的教学人员;加薪时,成功的研究者总是比成功的教师得到的多;而面临挖角时,更多精力被放在挽留杰出研究者而非知名教师上。

服务

  履行服务工作的渠道之一即是参加系内的各种委员会。这些活动当然会花去你可能用在其他更重要事情上的宝贵时间,但你需要被视作一个积极参与者。

  也许每一次,你都有切实可行的方案,但如果你说出了这一方案,好的方面是,你能赢得赞赏,坏的方面则是,你可能会被要求再参加其他的委员会。你一定要给参与这些活动的时间设个上限,否则它们会占用你太多时间。

  若不想接受邀请,最好的拒绝理由是“我在写论文”千万不要说,你不能接受它是因为要忙于教学。虽然教学也很重要,但大家通常认为,参与服务工作并不会影响它。就算以写作为由推脱,也不要拒绝太多邀请,毕竟你是团队的一分子。

  谈到系内会议,不要忽视它。一方面,你需要了解与你切身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你需要做出关心院系发展的姿态。同样地,你也需要参加系内各种文化、社交活动。如果你不参加,你就被列入边缘分子的黑名册。

  此外,你也要积极参与学院的集体活动。虽然在很多学院,这些活动的参与性都不高。而参与人数少恰恰是你要出席的原因。如果你还能不时地插几句评论就更好了,你也许能引起其他系同事的注意,而最重要的是,你可能会因此获得院长的关注。

  如果有学校管理人员请你帮忙,那就尽全力接受吧。越多人对你的乐于提供帮助留下好印象就越好。

  服务在决定你是否能获得终身职这件事情上是不能代替发表成果的。服务标兵和教学模范也不能抵补寥寥的发表成果。旦如果任何服务活动你都没有参与过,那么你获得终身职的希望也很渺茫,因为这意味着你不能成为这个学术共同体中积极贡献的一分子。

研究

  刚成为助理教授时,你需要应付一大堆各式各样的事务。猛然间,你意识到你的研究工作就在这样的忙忙碌碌中搁浅了。研究是你的职责,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超越它。

  学术生活的真相是,不管教授们承担着多少教学任务,他们都愿意看到教学任务的减少。而且教学总是被叫做“任务”,而研究却常被称为“机会”。

  虽然任何发表都好过没有发表,但发表在有名望的期刊上却总是比刊登于不那么知名的期刊来得有价值。

  在这里我可以给出两个建议。一个是不要将若干年都耗在一篇宏大的文章上。因为即使这些年你也要一直含辛茹苦地付出努力,但你却不会有任何发表成果。可以将浩大的工程拆分成几个部分,分批完成,这样也可以同时加强你的发表记录。另外,假如你开始一项研究是想证明某些假设,但在研究完成后却发现收集到的材料并不能完成这一证明。这个时候,不要让你的努力付诸东流,可以写一篇文章解释为什么假设目前不能获得证明。这也会被看作是对理解这一问题的重要贡献。

  一旦文章发表了,没有人会问它曾经被拒过多少次。只要你对文章有自信,就不要气馁。

  写作是件辛苦活儿,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因此最好是能将它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就像如果有人想坚持锻炼,他就不能等到时机合适时才行动,一定要有固定的计划。我曾经有个同事这样坚持写作了很多年。他一直坚持早起,每天都坐下来写上好几个小时。虽然有些时候比较高效,而有些时候则没有那么顺利,但平均下来,每天能写一到两页。一年365天,乘以365,你也就能知道为什么他的发表成果可以位居整个专业的最前列了。

  最后想说的是,研究通常不是集体参与的。但学者们总是需要依靠出版商、图书馆员、研究助手,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依靠彼此。年轻学者在职业生涯初期需要资深学者的引荐,而在他们成长成熟后,也会以同样的服务精神回馈下一代年轻学者。这样的互相支持是学者应尽的职责。

后记

  理查德。泰勒先生几年前去世了。但直到现在,我在约见研究生们并给予他们指导建议时,还总会想起他。我怀着深深的感恩的心情谨记着他给过我的宝贵指导,就是这些指导让我克服了恐惧,在浩大的学术圈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是他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我希望你们也都能遇到像他一样的引路人。

  ————————————

思考: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这本书的可读性不大,毕竟国内外的教职管理体系差异太大了。看了这本书的“译者的话”之后,觉得这本书中的部分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看了这本书的“序”之后,其中的一些话引发我的思考,开始期待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了。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必须要推荐这本书。花上半天到一天的时间,阅读这本不到100页的小书。研究生可以从这里找到未来的方向,至少会知道学者之路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年轻教师可以对照考虑一下以前的路方向是否正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老教师在培养学术新人时也可以参考一下。

   并且,我得承认,需要对阅读图书的选择方法重新审视并加以改进了。正如杯中已经充满水,无论怎么加水也加不进。如果在阅读前对一本书已经有了成见,又怎么从书中获益呢?

  “后记”之中,作者与他的老师之间的交流和对他持续终生的影响令人印象深刻。我们任何人都期望着在学习或工作中能够遇到这样一位老师吧,那定然是令我们能终身受益,并且难以忘怀的一段人生历程。笔者有感于老师的教导,因此写了这本书延续老师的精神;做序者将学者与教师之路形容为通向美好生活的坚毅之路;译者有感于此而将此书译成了中文;作为一名读者,我为作者导师的精神所感动,受益于作者无私地经验分享,并愿这种精神薪火相传。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5749-945378.html

上一篇:中国的传统——阅读笔记
下一篇: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读书笔记
收藏 IP: 222.199.206.*| 热度|

2 霍天满 孙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