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要讓自己的生活更好,你必須先讓自己成為更好!有計畫地運用零碎時間,像小額儲蓄般地為自己累積學習能量。
以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而言,讓自己專業能力與財富翻倍的重要關鍵,全取決於你閒暇時間在做些什麼。你若能越有效率的利用自己零碎的時間,就越能『加速』自己抵達理想的目標。
無論學習的目標是什麼,重點一定要放在「自己」。我長久以來從學習中得到的收穫,就是「追求表面成功的學習」和「讓自己更幸福的學習」完全不同。職場人必須為自己學習,也為自己的幸福學習。
工作到失去人生的方向,就重新开始学习。
我發現自己越是在職場上得不到成就感,覺得自己被消耗殆盡的時候,就越瘋狂學習,四處征戰各類證照考試。但是我的人生並沒有就此出現巨大改變。既沒有因為考取合格率低的證照,就立刻賺大錢,手上擁有的許多證照也沒有全部派上用場。
「這個學習對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當你能夠明確回答這個問題時,才會產生學習的動力。
首先必須了解現在的自己,因為未來是由現在的自己努力打拚而來的。接著是激發學習的動力,因為職場人要利用下班後或週末、假日學習,是非常痛苦的事。許多職場人的學習看不到成效的原因,在於無法跨越極限。
要怎麼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請先試著區分「屬於你的」和「不屬於你的」。當你明確了解目前自己所擁有的,才能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並且進一步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現在負責的位置(職責)不屬於你的。
在職場這個團體中獲得肯定,不代表我們的未來就獲得保障。即使是號稱「鐵飯碗」的公務員,也是一樣。
你所屬的公司,並非你的一切。和職位一樣,在退休之後,公司也跟你毫無相干。只有在生命過程中遭遇的許多現實問題,才是屬於你的。
夢寐以求的生活和目前的生活,永遠存在距離。想要縮短這個距離,該怎麼做才好?
把你期待的生活和目前正在做的事寫下來。
你可能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很好了,也可能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不足。如果覺得現在的自己做得不夠,原因會是什麼?是否可以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出原因?
是否有過後悔的事?那麼,請把當初為何那麼做的原因寫下來。這將會是你了解自己未來希望變成什麼模樣的依據。
想想未來要做的事,將這些事記錄下來。
想要縮短這個距離,當務之急是正視目標和現實之間存在的距離。試著把你期待的生活和目前正在做的事寫下來,如此就能看清目標和現實之間的距離。
做任何一件事必然都有其原因,而目標中「有多少自己的想法」,決定了你努力的程度。這個乘載著個人動機的目標,將督促你繼續向前邁進。
設定目標的三個優點
讓你了解學習是為了自己。
有助於享受學習的過程。
知道什麼是必要的學習。
無論做了什麼決定,任何人都不會知道那是正確的選擇還是錯誤的選擇,也沒有人知道如果做了另一個決定,又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即使時過境遷,也很難保證那是最好的決定。只能就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判斷選擇是否正確。
如果你希望做出不會後悔的選擇,請好好思考下以兩點。
檢視實現的可能性。
如果沒有特別想做的事,不妨選擇多數人的選擇吧!
既然都是後悔,嘗試過後才後悔不是更好嗎?所以每次給別人建議時,我總會告訴對方「先做自己想做的」。因為當你真正嘗試過自己想做的事,才會真實感受到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你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設定明確的目標,並且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最適當的決定,那麼這個決定已無關失敗。不是你的決定錯誤,只是你和目標無緣。不必再對此感到挫折。
審慎選擇固然重要,但是人生不是只有唯一的選擇。
選擇學習內容的三原則
以個人價值判斷為優先。
機會來了就要抓住。
挑戰過再後悔吧!
雖然攻讀研究所是好事,但是必須考慮到碩士學位的價值是否大於公司、家庭。像這樣因為學習而錯過身邊重要價值的情況,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這個學習無法讓你守住珍貴的價值,應懂得果斷放棄。
大量的學習時間不保證就能獲得成果。
時間安排
場所選定
學習方法
生活管理
想要達到高密度的學習,必須有效管理這四點要素。
如果是以步行或開車上下班,更難利用智慧型手機學習。
如果是搭乘地鐵上下班,可以找個位子坐下來看書。我建議在有位子坐的早晨時間出門,會比上下班尖峰時間好。
午休時間加快用餐速度,可以騰出三十分鐘左右的空閒。這段時間辦公室較安靜,可以專注看書或收看函授課程。
分析業務環境:掌握業務的特性;掌握可以運用於學習的時間;分析目前可以學習的時間中,能夠專注學習的時間。
所謂「跟著節奏」,是在重要部分仔細閱讀,在相對不重要的部分快速讀過,使閱讀產生快慢緩急的節奏。
根據自身生理時鐘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更有助於管理學習的精力。
我曾下定決心不要為了甜頭而逢迎上司,為了補足這個決定帶來的損失,我更加努力累積自己的實力。這麼一來,內心反倒更加坦然,也更能專注於學習。
在他人的評價中,存在著一些對自己毫不重要的標準。唯有辨別這些標準,才能找出適合自己自我發展的方法。為提高自我發展的效率,必須將不必要的社會評價剔除才行。
即便我們所有人努力學習,並期待著不久後生命的改變或成功的到來,改變的出現也總是姍姍來遲。因此,別早早認定自己失敗而備感挫折,倒不如好好享受學習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見證生命一點一滴改變的模樣吧!
比起失敗,真正該感到丟臉的是過程。換句話說,比起失敗這個結果,更應該感到丟臉的是不努力的過程。
唯有努力排除失敗的原因,未來才能繼續發展。
升到主管的位置,也得知道如何下台。勇往直前的時代已經結束。每升遷一次,就得審慎思考「下台的方法」。
工作再忙,也要靠學習提高生命密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4 1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