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阅读笔记

已有 1391 次阅读 2021-2-15 10:02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规格

【 书 名 】剑桥艺术史:古希腊罗马艺术
【 作 者 】(英)伍德福德
【 ISBN 】978-7-5447-0729-9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笔记

希腊各城邦独立,又由共同的语言和宗教连接,各城邦的希腊人都到泛希腊(即整个希腊)的神庙来聚会,来到忒尔菲或奥林匹亚的圣殿,向众神献奉他们的体育、诗歌和音乐竞赛。 


从公元前7世纪中叶起,希腊人用大理石雕刻大型人像。他们制作立雕像的灵感和比例系统就显然是从埃及来的,但是从埃及来的还有比灵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技巧。 


希腊雕刻家和埃及同行一样欣赏人体的天然对称,避免用任何带有弯曲的身姿,生怕那样会破坏人体的对称。
围绕垂直线条形成对称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围绕横向轴线形成对称就远不是那么回事了。 


在我们眼里,变化是事物的天性,但在古代变化却是可怕的,不受欢迎的。埃及的雕塑技术传承千年,同样的东西照葫芦画瓢就能够保证不断地成功。希腊人就是这样胆大妄为,一步步进行着变革。
自然隆起的人体形状与生硬的人造珠状头发不可兼容。削掉多余的头发后,站立姿态又显得生硬僵直。
希腊艺术是按下面这种模式发展的,即“改变,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出新问题”——假如我们真的赞赏希腊艺术家的勇气,就应该对他们的成功和失败给予同样的重视。他们本来可以像埃及人那样,永无止境地重复久经考验的程式,而不必冒任何风险。
但希腊人天性爱冒险,不安分守己,这就使他们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而每解决一个问题就登上一个更复杂的高度,最后,希腊人的解决方法竟如此令人信服,乃至影响到后来西方所有的艺术,并传播到世界的天涯海角。 


到公元前7世纪,在希腊某些地方,人及其活动成了艺术家绘陶的最主要内容。这时候,荷马的诗篇已流传很广,瓶画艺术家急于步诗人后尘,把他自己也变成说故事的人。
陶器上简单绘画 → 绘画黑色剪影后用线条雕琢细节 → 背景涂红形成红底黒人 → 背景涂黑人物涂红



陶瓶画师从来都不会原样照搬墙壁上的绘画,但他们有时会吸取其关于空间处理、透视、明暗运用等等的新思想。 


绘画和雕塑就一样有丰富的表现力,一样能充分地掌握自身的资源。希腊化时期的画家已经学会了表现空间和光线,还引进了新的主题。无论什么都可以作画:静物、风景、肖像和世风等等,从崇高的寓言到家常的琐事,都可以入画。希腊人传到罗马人手中的,正是这样广阔的题材和熟练的技巧。 


罗马人从公元2世纪开始使用混凝土,这种材料便宜、坚韧,可用于建造大型建筑。
先筑两道矮墙,两墙之间用碎石填满,然后注入胶泥——最好的胶泥是用石灰加当地一种火山灰再加水调和而成的。胶泥浸没作为混凝料的碎石,然后变干硬。一旦它足够坚硬,夹墙就再往上造,更多混凝料装填其中、新的胶泥注入其中。
建筑物越建越高,混凝料的质地也发生改变,重石子用于底部,轻石子用于上部,很轻的材料如浮石用于球顶的混凝料中,因为球顶很可能需要一个木质的中心架。
最终房子造成什么样,取决于装填着混凝料的夹墙的形状,罗马人一般使用小砖甚至锯木来建造夹墙,所以墙体可以自由地、难以想象地弯曲过来。此外,混凝土在干硬之前,可以接受对其施压的任何东西的形状,这样,通过木模就可以制作万神殿球顶天花上的镶板。 


罗马人擅长组织,也擅长建筑。无论他们走到哪里,他们都建立殖民地、建造城市,他们走遍了文明世界的西半部。他们把城市修葺得舒适漂亮,罗马文明由此而吸引了被征服人民。 


罗马帝国囊括了许多民族,其中有一些的传统习惯与主流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但只要这些习惯不妨碍帝国的有效运作,罗马人就表现出相当的大度,甚至于愿意让先祖的习俗让步。 


罗马帝国灭亡了,巨大的建筑物开始败落,墙上的大理石贴面剥落了,屋顶也坍塌了;塑像被拿走,烧成石灰或熔炼成金属;绘画破碎了,变成尘灰。然而在废墟里,庞大建筑物伤感的断垣残壁依然使观光者惊诧不已,刺激着他们的想象力。 


时间、战争和蓄意的破坏都摧毁了希腊、罗马的艺术,现在只剩下当年的碎片了,但即使这些碎片都可以给后世带来足够的灵感。
要到文艺复兴时代(从15世纪起),人们才真正认识希腊、罗马艺术的价值。好几个世纪中,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最高的境界似乎就是恢复古代世界。
21世纪有了其他向往,一度能感觉到的对希腊、罗马艺术的热情现在却消退了,不过艺术品自身的美和力量依然存在,它无言而有力地见证着希腊的光荣、罗马的壮丽。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5749-1272252.html

上一篇:瓦尔登湖——阅读笔记
下一篇:剑桥艺术史:中世纪艺术——阅读笔记
收藏 IP: 114.251.2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