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疼不是病”这句话也应该被批判一下,凡是影响你生活质量的身体不适都是病啊,更何况牙疼这种让你痛不欲生的症状,理应成为被重视的一种疾病。
牙齿作为全身最坚硬的器官,虽然不是刀枪不入,但也不会轻易被攻陷。因此牙疼绝不是突然得的,要发展到牙疼中间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过程中会有很多蛛丝马迹,就看你是否把它当回事儿。
多种细菌立体结构的细菌团块叫作牙菌斑。牙菌斑防御能力强,可以抵抗漱口而不脱落,同时毒力很强,龋齿牙菌斑的主要特性是产酸和耐酸。
只要是牙菌斑,都害怕刷牙。我们每天至少要刷两次牙,才能阻止牙菌斑在牙面定植,有效防止龋齿。
牙齿疼痛的分类:
冷热刺激敏感:遇冷、遇热、遇甜、遇机械刺激出现。牙齿敏感的原因就是牙髓的保护层减少了,外界的刺激可以很容易地传导到牙髓内部。
自发痛:原因就是牙髓发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的细菌大队已经越过牙釉质、牙本质两层防卫进到牙髓里面,导致牙髓发炎。牙髓一旦发炎就是不可逆的,得不到治疗就会一直发炎并逐渐坏死。
咬合痛:炎症已经不只限于牙髓,牙髓已经全部被细菌感染攻陷了,炎症已经到达牙齿的根尖。
龋齿的出现取决于食物、细菌、宿主、时间这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吃消炎药缓解牙疼一般是没用的。一般来说,除非肿痛特别严重,不需要吃消炎药。消炎药是全身用药,到口腔的一小部分起什么作用呢?效果差而且疗效慢,还存在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急性牙髓炎的原因是牙髓腔像高压锅受压一样的状态,什么物质都进不去也出不来,但凡能进去能出来就不会形成“高压锅”了。
真正可以根除根管内部的感染,并且杜绝以后再感染的治疗方法,目前只有根管治疗。
容易被误以为是牙疼的疾病还有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通常有固定的扳机点,可能每天刷牙碰到一个区域或者洗脸碰到一个区域就会引发这种类似的针刺样、闪电样疼痛,并且也不存在夜间痛、冷热刺激加剧等典型的牙疼症状。
人类的祖先还不会使用火,要能吃下食物,必须要有发达的咀嚼肌、宽大的颌骨、足够坚硬和足够数量的牙齿。当时人类进化出宽大和前突的颌骨,32颗整齐的牙齿以及强大的咀嚼肌系统,形成了腮帮子鼓鼓的大方脸。这样的咀嚼系统配置完全和当时的艰苦生存环境相适应。
随着火的使用,人类咀嚼系统的退化之路就拉开了帷幕。咀嚼功能的降低必然导致咀嚼系统的退化。但是咀嚼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退化速度是不一样的:肌肉退化最快,骨骼其次,牙齿退化最慢。
古代的人吃各种硬度的东西是很费牙齿的。很多处在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的牙弓长度已经减少了10mm,所以智齿(10~11mm)的萌出对于咀嚼功能的补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现代人随着食物的精细程度增加,咀嚼变得越来越容易。年轻人到了智齿萌出的年龄,但是智齿却没有地方长出来,这就是智齿的阻生。
如果长了智齿,最好还是拔了吧。因为你退化的小颌骨里面长不下那么多颗牙啦
牙齿既可以轰轰烈烈地经过无数次牙疼最终崩解而亡,也可以被悄无声息的牙周病带走,不带一丝痛苦。牙龈出血就说明我们有牙周病。
牙周病:
牙结石:长时间清洁不到的牙菌斑在唾液中钙镁离子的浸泡下会逐渐钙化成硬板,这就是牙结石。
口臭:绝大多数成人口臭都来源于口腔本身。
牙龈退缩、牙齿松动:当牙周致病菌不断沿着牙龈继续深入的时候,就开始侵蚀牙槽骨。牙槽骨不断吸收,外表的牙龈也就开始退缩,最终牙缝变大。慢性炎症导致的牙齿松动几乎是不可逆的。
洗牙不会让你的牙缝变大,只是让已有的牙缝显现出来。
口腔溃疡个人的体质有关系,有的人天生容易长溃疡,而有的人天生不容易长。和心理状态有极大的关系。
在出现牙体缺损的时候,我们才需要做牙冠。
如果牙齿有个坑,我们用树脂材料把这个坑填起来,那没问题。但是如果牙齿缺损一个角,我们用树脂材料在平地上堆起来一个牙尖,那这个牙尖是无法承受咀嚼的重力作用,很快会崩掉的。
所以对于前牙切角缺损的情况,可以考虑用树脂补牙进行修复,因为前牙的咬合力较轻。对于后牙牙尖缺损的修复,补牙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咬合力过大。
对于单颗牙缺失来说,长期不修复,会导致缺牙两侧的牙齿往缺牙间隙倒,并且相对牙齿会逐渐伸长,引起咬合错乱。咬合错乱不仅降低你的咀嚼力,还会改变全口牙齿的力学分布,造成口颌系统的紊乱,增加口颌系统代偿的负担,对剩余牙齿、咀嚼肌、关节都有逐渐累积的不利影响。
酸性条件下刷牙一定会导致牙釉质的逐渐丧失!
喝可乐后,牙齿都会有一种涩涩的感觉,这就是牙釉质在酸性条件下变软的表现。如果这个时候刷牙,变软的牙釉质更容易在牙刷的摩擦下逐渐磨损掉。所以千万不要喝完可乐立即刷牙。要等半个小时以后,口腔的酸性环境逐渐被缓冲后,再刷牙。
所以任何的营养补充剂,比如钙、维生素、美牙素等,都无法改变牙齿的颜色。
牙齿不白的原因:①口腔卫生差;②牙齿健康状况不佳。
“脸科”指的就是口腔科,更细致一些划分的话,就是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诊治面部软组织(唇、舌、黏膜等),颌骨(上、下颌骨)硬组织,牙齿及牙槽骨,颞下颌关节,唾液腺等组织所发生疾病的学科。治疗病症包括:拔牙、颌面部肿瘤、唇腭裂、颅颌面畸形/牙颌面畸形、颞下颌关节疾病、颌面部创伤
任何一种修复方式都不是一劳永逸的,都是存在问题的,都是不完美的。所有的修复方式都是补救咀嚼力丧失的最后一道防线,
打呼噜的本质是睡眠时呼吸道狭窄。
白天我们这些只有软组织支撑的气道周围的神经肌肉处于兴奋状态,气道保持扩张。睡眠时气道周围的神经肌肉放松,导致气道也变得软塌塌的,气流通过的通道就变得崎岖,气流产生了涡流或者噪声。
睡眠中反复出现这样的气道关闭、呼吸停止以及憋醒重新呼吸,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这个疾病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不只是憋气,是个可以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综合征,也是一个潜在致死性疾病。
如果鼻腔气道通畅,可以用正常的鼻呼吸方式进行呼吸,只是在运动时耗氧量增加才会出现口呼吸。口呼吸本身是身体对气道狭窄的一种代偿方式。
如果由于鼻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长期口呼吸,会导致长面型、下颌后缩、眼神呆滞、开唇露齿、上牙前突,上牙弓狭窄。下颌后缩畸形,从而影响颜值。
牙疼的时候意味着牙齿的疾病已经到了中晚期,口腔的各种疾病其实重在预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0-1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