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lead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leader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邮信息安全中心主任

博文

聪明的傻瓜(二)

已有 5395 次阅读 2010-6-8 15:52 |个人分类:教育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导师

聪明的傻瓜(二)

―――个别导师学不懂的东西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
灵创团队带头人


        研究生导师绝对是人精中的人精,他们不但自己做出了若干杰出成就,而且,还正培养一大批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因此,导师自身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持续时间会更长。作为研究生导师中的一员,我深知探究导师毛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无异于虎口拔牙。但是,为了提高导师的整体水平,更为了对研究生负责,我不得不冒险去拔掉部分导师身上的以下述“十不懂”为代表的病牙。
        1,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导师们曾经的辉煌毋庸置疑,但是,社会在飞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新的挑战随时涌现、对人才的需求和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导师们不能紧跟形势,就会在自己被边缘化的同时误人子弟。请导师随时提醒自己:我还有许多东西搞不懂,我需要向其它导师学习,向研究生们学习!
        2,研究生培养的手段应服从于目标。社会满意度是研究生培养唯一且永恒的目标,导师有义务通过各种手段大幅度提高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若干年以前,就有大胆的教授顶住外界的各种干扰甚至污蔑,把企业实习与研究生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直到最近国家决定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才终于给他们的做法“平反”了!当前,又有某些教授推行了基于导师群的研究生规模化培养,这也许又属于“异类”了,但是,只要有利于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导师们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让他人说去吧。请导师们保持足够的自信:培养研究生不是为了赢得某些领导的肯定或部分老师的认同,而是要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
        3,全面理解创新内涵,重点培养创新能力。撰写论文、出版著作、研究高精尖课题都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实用产品开发、系统集成项目、软课题研究、成果转化、新商业模式探索和创业等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也不应被否认甚至被歪曲。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在校内完成,更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基地在校外完成。请导师们不要以自己的个人喜好来评价其它导师的做法,更不宜将学生与自己的差异用来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尺度。
        4,放下架子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导师称谓确实令人崇敬,但是,优越感过强将害人害已。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适应社会,而不是企望社会来适应他。导师们能否从自己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呢?项目谈判时,能低头当好乙方吗?在欣赏自己的长处时,能尊重他人的短处吗?在重视纵向项目时,能不轻视横向项目吗?在取得理论成果时,能不藐视“技术含量低”的事情吗?能真心帮助暂时不如自己的同事吗?能从心眼里佩服业绩比自己强的其它老师吗?能够时时事事转换角色思考问题吗?导师的一举一动,其实是培养学生的最好教材。
        5,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没有团队就几乎不可能有成功。“兵、将、帅”是任何团队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因此,团队精神既包括“挂帅”的智慧,也包括“做将”的勇气,更包括“当兵”的情怀。影响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当数导师的如下行为:不挂帅吾宁死,那怕自身根本就不是一个帅才;若做“将”图清闲,不愿意打任何攻坚战,仅仅满足于小富即安,总想留点小金库为有朝一日“面南坐北”积累资本;若当“兵”懒散闲,放任自流,完全不顾团队的集体利益和自己应尽的义务,时时不忘的是自己的权力不如“帅”和“将”。相信个别导师的这种行为将不会得到研究生们的认可,甚至可能被学生们传为笑谈,当成反面教材。
        6,“宽是害、严是爱”也适用于研究生培养。研究生与导师是永远的利益共同体,即使毕业后,学生的成功,受益最大者也非导师莫数。处处迁就,肯定不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好方法,虽然这样做可能会暂时获得某些学生的好感。导师好心害学生的最常见做法是:以“不愿强迫学生”为借口,允许学生从课题攻坚的最要紧关头退出,使学生失去了体验破釜沉舟的绝佳良机,更养成了这些学生“激流勇退”的坏习惯。不负责任,不敢挑重担,随时都可能当逃兵的学生今后能够成大事吗?人生不经历几次残酷的磨练能够成熟吗?在校内早成熟好,还是让学生进入社会后再“摔跤”好?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是要求导师像严父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敢于逼其成功!
        7,社会发展主要依靠需求驱动,而非兴趣驱动。导师们拥有自己的特殊科研兴趣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导师们务必牢记:我们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不是为自己培养接班人。技术积累不足的项目就不敢去碰?理论研究项目就一定比工程应用项目高贵?结合实际的论文水平就一定比纯粹推理的论文水平低?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就一定要来自纵向项目?来自横向项目甲方的需求就可以被忽视?了解社会需求,顺应社会需求,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甚至教会学生敢于引领社会需求,这才是合格导师的本分。
        8,把钢加在刀刃上,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研究生毕业后彼此之间的智商差别相对有限,但是,情商方面可能就有天壤之别了。而情商的高低在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花大力气提高研究生的情商是事半功倍的最佳选择。毋庸讳言,部分导师本身的情商就不很高,当初他们选择留校任教的原因之一也许就是看重高校的“纯洁”和“悠闲”,因此,要求所有导师在综合素质方面都能够为人师表就太过苛刻,这也就是某些教授团队要以产学研导师群的方式来培养研究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为了学生的利益,希望导师们能够不惜自我否定也要下功夫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积极工作态度、团队意识、换位思考和沟通能力等。相信导师们在培养学生情商的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毕竟如今的高校已非世外桃园,为了在各类考核和评估活动中不被边缘化,导师们也不得不面临各类残酷的竞争。
        9,树立阳光心态应从导师自己做起。人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有些人却永远找不到幸福在哪里,其实,幸福就在每个人的心田里。心态不良者看世间万物都不顺眼:总认为自己吃亏了;总是在无休止地抱怨;随时都热衷于发现问题,但却不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事事都好钻牛角尖,认死理;从不暴露真实的自我,口是心非;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未被重用等等。悲观者不但自己活得很累,也会严重污染生活环境,他们既毁灭了自己的幸福,更连累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小事靠勤、中事靠能,大事靠德”,要想做一个好导师,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在勤、能、德三个方面为学生垂范。
        10,不是“成功才幸福”而是“幸福才成功”。对研究生导师来说,成功很容易被片面地“有形化”,比如,顺利晋升职称、获得国家级大奖、被评为先进人物、获批重大项目、当选院士等。“有形成功”确实可以带来短暂的幸福,但是,过于看重“有形成功”其实就是对自己幸福的不负责任。某些导师常常因为自己未及时升职而变得消极悲观,甚至自暴自弃。还有某些导师的“有形成功”目标过于虚无飘渺:今天想当科学家、明天又盼做老板、后天更要任总工,致使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那怕是“有形成功”所带来的短暂喜悦。上帝其实很公平,鱼和熊掌很难兼得,对待成功的明智态度应该是:踏踏实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沿着自己心中的理想之路,一边前进,一边幸福地享受沿途风光。
        希望尽可能多的导师们能够克服上述“十不懂”,在自己既定的长征路上一边前进,一边享受,既为国家做贡献,又为自己添光彩。



导师与学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3322-333466.html

上一篇:聪明的傻瓜(一)
下一篇:“资本家”和“知本家”都需要“创新”
收藏 IP: 59.64.255.*| 热度|

11 易印雪 吴跃华 刘全慧 王桂颖 胡业生 戴朝华 柳东阳 侯成亚 彭春艳 neilchau zhangcz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