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zc009 我本布衣,躬耕在希望的原野上。

博文

做学问的三境界

已有 6233 次阅读 2012-3-1 21:39 |个人分类:研究心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境界

    做学问终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做大学问,得有境界。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个人不揣浅陋,将其简单的概括为:删繁就简、志存高远;矢志不移、上下求索;柳暗花明、水到渠成。无论是词句本身,还是个中意境,每一个境界都有其独到的美,上升到追求大事业、大学问的人生层面,更是给人鼓舞与力量。不过恰如观堂先生的总结,这三重境界乃是大学问、大事业成后的概括,属于过去式。对于后人来说,在欣赏其词句之余用于励志比较好,取法上,作为精神食粮,鉴往知来。
    而作为读书人,比较高远的追求应该是“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横渠四句”是冯友兰先生概括的,在看到冯先生的概括之前,常称之为“横渠四为”,还是尊重前辈的总结,没必要多此一举。横渠先生是北宋的大儒张载,老家是现在开封的,非常有学问,境界也很高,读这四句话又气贯长虹之感。这四句跟观堂先生总结的人生三境界一样,都是由层次的,首先是为天地立心,本来天地有心,难道横渠先生别有用心,要再立一个不成,个人浅见认为横渠先生有立天地心于世、教化万民之意;而后为生民立命走向大道,这是积极入世的,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但是古今一体,老祖宗不能够忘了,为往圣继绝学是读书人的本职所在,要把先贤流传下来的学问精化传承下去,但是不能给祖宗交白卷吧?还要继往开来,古为今用、开拓创新;最关键的还是要为万世开太平,和谐社会、天下大同。如此崇高的理想,如此远大的志向,虽说一直在路上,但这才是真正读书人的追求嘛。恰如《淮南子》中所说,“士之于道,又葵之于日也,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读书人立志当止于斯。如果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是用来励志的话,“横渠四句”则应该拿来立志,读书人以何立,以此立,只有这样才能面向未来,春暖花开。
    励志的榜样有了,志也立了,做学问还是要踏踏实实的,真学问得是实打实的,境界于是乎出,情怀亦于是乎出。那么这里的境界与情怀,也是有三种,但不是一重一重或一层一层的,是具体到做学问的过程中,行动上来的。简单的来说,就是“悦、乐、君子”,做学问就是要做悦乐君子。细心的人一定发现了,这不是我提出的,只不过是将《论语》开篇三句话的概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话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多人都将其视为学习、交友、为人的名言了。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分析说,这三句话都是做学问的纲领,而个人认为这是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三境界。对这三句话的割裂与误读由来已久,自己长期以来也是未能明白个中真义,恰如南师所说,如果这几句话若真的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那样,孔子也不是什么圣人了。而我自然也不至于将其视为做学问的三境界了,比如说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无论这里的意思是“学到了知识并不断的温习就是件很高兴的事”,那孔夫子肯定很虚伪,学习又要读又要记,又要写又要背,加上现在考试压力那么大,都苦不堪言了,怎么会很高兴呢?这里的“习”象形字有小鸟展翅的意思,我觉得应该做“习得”解,鸟儿学飞翔每一天都在练习中进步,也是在不断的成长,学习知识也是一样时常学以致用,而在付诸实践后还会有新的收获,就好像我们做研究的实证。这里的学习也不一定就是书本上的知识,我想做研究的应该有这个经历,比如看文献的时候或者在生活中看到一个现象会受到启发,得到一个观点(idea),然后查文献、搜集数据、做实验等等,最后结果出来了,肯定才有一种发自身心的愉悦感。这才是“学而时习之”的“悦”(句中“说”通“悦”),也这才是做学问的境界,学而时习之且温故而知新,能不高兴吗?
    做学问的第二种境界是“有朋自远方来”之“乐”。这里的“朋”是志同道合者,是知音,所谓知音难觅,才显得同乐之难,不是乐哉悠哉的交友之乐。这里的远也不单纯是说空间上的距离,比如前面举例说的,看到很多年前的一篇文献与自己不谋而合,或者前人书中的一句话,只是别人都没发现或不理解,你看到就很开心,他也算是找到知己了。或者你的想法被后人验证了,这也是找到同道中人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就是这种境界。人常说做学问的时候是孤独的,现在很多人把做同一个方向的都当成了对手,甚至成了敌人一样,就很可悲了。“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追求学问,造福社会,本来都是很好的事业,情趣低了,这个境界就很难达到。
    第三种境界也是做学问,做研究中会遇到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的。在做研究中“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其实并不容易。这里的“知”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别人不懂,不明白,比如有老师喊学生看文献学方法,学生看不懂啊,老师就生气了,“怎么这么笨啊”,这就不是君子了;还有一层意思是“人不我知”,别人不懂我,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思考模式不一样,老师不懂学生,学生也不要生老师的气,不要动怒。老师也一样,有些想法无法传递给学生,也不摇生气嘛。还有学生实验没做出来,做得不好,你觉得他很无知,心里认为“孺子不可教,甚矣”,也是“愠”嘛,给人脸色看也不是君子。还有一个情况,比如你做出了成果,觉得很了不起,但是不被同行接受,不被世人理解,有些人就会抑郁得死了,还有哀叹生不逢时的,大可不必,“人不知而不愠”嘛。总有一天别人会发现你价值的,大不了跟司马迁一样,将自己的成果藏之名山,以待后人。想想自己不也是在故纸堆里发现过知己的吗?就算那人不在了,你可以说“你可以欣慰了”,只是现在要告诉自己“我早晚也是会欣慰的”。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做学问的境界。现实生活中就有人走向了极端,无论是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说你,生什么气嘛?更不至于找人拿着锤子去教训人,这比生气还可怕。
  做学问要砥砺品格、励志、立志,更重要的是要做个悦乐君子,时常参此做学问之三境界踏踏实实进行研究,“不亦悦乎?不亦乐乎?不以君子乎?”还有人要打假、打架吗?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0882-543029.html

上一篇:学术不端,谁之责任?
下一篇:大学生可以不上课吗?
收藏 IP: 123.84.38.*| 热度|

8 李伟钢 戴德昌 谢建平 李泳 张守勤 孙学军 俞筱押 liuhongcha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