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土地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artuser 非虚构写作,诚实行动。

博文

Steven Jobs.The Lost Interview .21

已有 2494 次阅读 2014-4-28 22:10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Steven, Lost, interview

Steven Jobs.The Lost Interview

 

1985,Jobs被自己引荐的John Sculley排斥出苹果。18个月后,Apple收购Next(Jobs离开苹果后创立的公司)。半年后,Jobs重新接管苹果。

 

生意场上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定,我们称为[陈规陋习]。因为以前是这样的,所以就会一直这样下去。所以,只要你多提问,多思考,脚踏实地工作,你就能很快地学会经商,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陈规陋习。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如果自己在以前不想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till now,仍旧不会去学习。“如果我想学的话,我3年前就会去学了”。这种思考模式一直沿袭下来,并把它当做[理所当然]。陈规陋习,不利于心智的发展。潜藏在生活、工作的每一个角落,很少去有人愿意去扫除。陈规陋习,让一个人仅愿意呆在自己的[舒适区]

 

[编程]可以帮助我们工作,没有明确的实用性。重要的是我们把它当做思考的镜子,学习如何思考。我认为学习思考的最大价值在于[所有的美国人都应该学习编程],学习一门编程语言。[学习编程教你如何思考],就像学法律一样,学法律的人未必都成为律师,但法律教你一种思考方式,同样编程教你另一种思考方式。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朋友》一书中提到,他小时候在少年宫学习计算机编程,没有想到20多年后竟然会使用编程去写脚本语言,完成《托福词汇21天突破》词频的统计分析。统计词频率是海量的工作,借助编程方式[Tool],准确无误地完成工作。最后,李笑来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去自学编程,关于编程的文档,互联网随处可见。再比如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时,就需要用到编程思维,excel语句类似VB编程。用excel公式处理数据,比手动筛选统计不知道快多少倍。工作中,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仅去关注实用编程(比如工作中用到了针对某一环境下的编程),而会忽略编程逻辑思维能够给工作带来便利的通用逻辑思考方式。

 

富有的感觉如何?

 

钱允许你做想做的事,钱让你实现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益的创意,但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司,人才,产品,是产品带给你的价值。

 

Sculley,百事可乐工作,产品可以数十年不变,所以产品部门的人说话没什么分量,营销部门的人可以轻易升级,对于在百事可乐工作OK。问题是垄断科技公司也有这种情况,比如IBM和施乐。即便IBM/施乐的产品经理做出更棒的产品又怎样?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写了一本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里面聊到了产品经理工作的巨细,日常生活中也无不体现了一个产品经理细腻而敏捷的思维。比如,路边一个垃圾筒,在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看来,垃圾桶上标识就需要符合用户思维。比如web网页上一个按钮的大小,色调,无不体现产品经理的心血。《不懂项目管理还混职场》出自百事可乐工作的李治,本书谈聊沟通、思维、项目。工作在不同行业的人,很多思维是共通的,但工作实处还是需要行业浸润。

 

公司规模扩大之后,就会变得因循守旧,他们觉得只要遵守流程,就能奇迹般继续成功。于是开始推行严格的流程制度。[很快员工就把流程和纪律当做工作本身]。IBM就是这样走下坡路的,[IBM的员工是世界上最守纪律的,他们恰恰忽略了产品]。苹果也有这个问题,我们有很多擅长管理流程的人才,但是他们忽略了产品本身。经验告诉我,优秀的人才是那些一心想做产品的人,虽然这些人很难管理,但是我宁愿和他们一起工作。[光靠流程和制度做不出好产品],苹果也有这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导致Lisa电脑失败。Lisa是一款非常超前的产品,但是它过于超前了,一致偏离了产品的宗旨。

 

任正非:“ 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三步是先烈。”

 

你如何处理工作的轻重缓急,你觉得什么对产品最重要?

我离开苹果以后,发生了一件几乎毁掉苹果的事,Sculley有个严重的毛病,我在其他人身上也见到过,就是盲目乐观,一位广平创意就能取得成功。他觉得只要想到绝妙的主意,公司就可以实现,问题在于优秀的创意与产品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实现创意的过程中,想法会变化甚至变得面目全非,因为你会发现新东西,思考也更深入。你不得不一次次权衡利弊,做出[让步和调整]。总有些问题是电子设备解决不了的。是塑料、玻璃材料无法实现的或者是工人和机器人做不到的。[设计一款产品,你得把五千多个问题装进脑子里],必须仔细[梳理][尝试]各种组合,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每天都会发现新问题,也会产生新灵感],这个过程很重要。

 

《德鲁克谈企业管理》:我记得拿破仑说过,他打每一场战役都非常仔细,打仗前会十分详细地把计划写出来,可是他每一次打仗都不是按照他原来的计划打的。那有人就会说:“既然计划得很详尽,却没有按照计划来做,那又何必做计划呢?”拿破仑说:“因为战争是不确定的、变化无常的,所以没办法掌控。”那怎么办呢?他说:“唯一能够掌控的就是计划。先把打算怎么打仗计划好,然后按照这个计划、这样的战略去做。至于实际上是怎么样的,只能临场应变,没有别的办法。”这就是拿破仑成功的关键。除了计划以外,德鲁克也谈到了规划。计划是什么?计划是我要到夏威夷。规划是什么?我一定要把时间安排、花的预算、跟谁一起去等整个行程的设想都详细地写出来,这叫[规划]

 

王石:成功更多的是不断[试错]。“我从1983年到深圳至今,实际上更多的是不断试错的过程。一直在犯错,我曾经这样说过,什么叫聪明的人,聪明的人就是同样的错误不再犯,因为在商场上来讲,同样的错误再犯错可能没有这样的机会,你纠正之后可能会犯新的错误,这是我对自己的概括。什么叫常胜将军?你的胜占51%,你的失败占49%,不能败的比胜的多,所谓的常胜将军是没有的。我们通常是时候以失败论英雄,实际上你更多看到的过程,是不断试错”。对于[尝试]的解读。

 

无论开始时有多少绝妙的主意,我一直觉得团队的合作就像是:

我小时候街上住着一位独居老人,他大概八十岁,看上去凶巴巴的,我认识他,我想让他雇我帮他修剪草坪,有一天他说“到我车库来,我给你看点东西”,他拖出一台布满灰尘的磨石机,一边是马达,一边是研磨机,用皮带连着。他说“跟我来”,我们到屋后捡了些很普通的石头,我们把石头倒进研磨罐,加上溶剂和砂砾,他盖好盖子,开动机器对我说“,明天再来”研磨机开始研磨石头,第二天我又去了,我们打开罐子,看到了打磨得异常圆润美丽的石头。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石头就这样互相磨擦着,互相碰撞,发出噪音,最终变成了光滑美丽的石头,[我一直用这件事比喻竭尽全力工作的团队],正是通过团队合作,通过这些精英的相互碰撞通过辩论、对抗、争吵、合作、相互打磨,磨砺彼此的想法才能创造出美丽的“石头”。这很难解析,但显然不是某个人的成就,人们喜欢偶像,大家只关注我,但为Mac奋斗的是整个团队,我以前在苹果酒发现一种现象,很难表达出来,更像是一种感觉,[生活中多数东西,最好与普通之间的差距不会超过两倍,比如说纽约的出租车司机,最棒的司机与普通司机之间的差距大概是30%]。最好与普通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呢?20?最棒的CD机与普通的CD机的差距有多大?20?[这种差距很少超过2倍!]但是在软件行业,还有硬件行业,这种差距有可能超过15倍,甚至100倍。这种现象很罕见。能进入这个行业,我感到很幸运。[我的成功得益于发现许多才华横溢不甘平庸的人才]。而且我发现只要召集到5个这样的人他们就会喜欢上他彼此合作的感觉,前所未有的感觉。他们会不愿再与平庸者合作,只招聘一样优秀的人。[41'39]

 

说故事的方式和故事本身,都很吸引人、启发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0427-789561.html

上一篇:三月的故事 .20
下一篇:他,路过我的北京.3
收藏 IP: 222.44.97.*| 热度|

1 廖晓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