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qqq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nqqq

博文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人人生而平等”

已有 16768 次阅读 2011-8-10 23:2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进化论, 道德, 寒门学子, 竞争与平等

很多老师谈到了寒门学子的处境,我也谈谈寒门学子这件事,用一种截然不同的角度。
 
人人生而平等,美国独立宣言上的经典之句,被无数人奉为圣言并终生为之奋斗,当初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也觉得他无比正确,虽然没有严格证明,但可以奉为一个原理。但是后来我越来越觉得这个原理不怎么靠谱,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每个人生下来,很多东西就大致定下来了,比如相貌,家境等等,而且几乎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差距还很明显。每当看到漂亮mm征友的帖子划的身高线(绝大多数是>=170cm,我恰好差那么一两厘米)我的心情是多么的失落,不是人人生而平等么?为什么我一生下来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不是人人生而平等么?为什么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可以不用干农活还吃好喝好,而我却不行,不是人人生而平等么?骗子,完完全全的骗子!!
在我看来,人人生而平等,不仅仅不是事实,而且是反科学的,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因为它的本意扼杀了生物进化,社会进步的源泉----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句话可道出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但是“人人生而平等”这句话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其实所谓人人生而平等不过是进化论放出来的一个假象,一个错觉。人类从动物世界中脱颖而出本来就是竞争的结果,但是当人类社会成型时发现一个惊天秘密,那就是适当的合作可以大大增强团体的竞争力,这样人类社会关系就诞生了,而以此衍生出来的行为规范就成了所谓的道德,其中的精髓就是“人人生而平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合作或者说道德并不是人类社会的目的,而是一种提升竞争力的手段。
    很多人憧憬一个“人人生而平等的社会”把手段当做目的,这种人有三种:
    1,说得中性点,社会的底层,说不好听点社会的loser,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心里想得最多的事大概就是“为什么你有我没有?”这些人喜欢抨击社会,批评政府。某些极端的完全不管对错,总会找到抨击的理由,而且用最肮脏的字眼,他们最受不了的就是富人炫富,官员炫权,恨不得国家把所有的财产收上去然后平分。这些社会的底层,他们要求平等,因为本身就处在底层,他们要求的平等也不是真正的平等,而是上位,这本质上也是一种竞争,也是拿平等当做竞争的手段。
    2,一些社会上层的别有用心着,他们要求人人平等也不是真正的人人平等,而是利用人人平等得到社会底层渴望平等的人的支持从而达到自己竞争的目的。那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以及部分政客就是那种人。
    3,这类人应该可以说是真正地要求平等,虽然总数不多,但是社会各界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真正的无条件捍卫道德的人,真正的道德理想主义者,他们的事迹虽然简单,被无数人歌颂,但是却没有多少人愿意,或者能够加入他们的群体。他们完全把“人人生而平等”当做目的,而忽视竞争,这种理念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愚蠢的,就算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的理想世界实际上也只是一锅白开水,平淡无趣,因为幸福的源泉来自比较,来自竞争。
   
    在我看来,寒门学子进入名校的机会减少这一现象本来就是竞争的必然结果,没有什么好吃惊的,也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你如果考上好大学,你的朋友圈子也基本上是名校大学生,与你结婚的对象是名校学生的概率也会高,如果夫妻都能找到好工作,智商较高,教育水平高,自然他们的孩子不管从天赋也好,后天的教育环境也好,最后到竞争力也好,都会占到优势。这就是竞争的马太效应。你不能职责别人的父母能给他们的孩子这么多,因为照顾自己的后代,使他们更好地生活下去本来就是人的天性,也是我们所有人的奋斗目标之一。
    寒门学子进入名校的机会减少,并不是因为什么教育不公,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竞争力下降。高考本来就是一碗水端平的,同一个省不管是农村也好,省会也好,都是同一条线,就算是自主招生,也没说不让农村学生参加。寒门学子要想翻身,就必须靠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打拼,而且在竞争之前就应该接受自己是寒门学子的事实。翻身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而是代代的积累。光靠要求国家给弱势群体倾斜本来就是不靠谱的,也是不应该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9427-473965.html


下一篇:关于higgs子的最新消息
收藏 IP: 218.107.132.*| 热度|

1 刘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