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真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crm 我是一个杂学者,涉猎学科多而杂、浅而不深、博而不精。

博文

《命运》对《二泉》

已有 2314 次阅读 2017-12-21 16:04 |个人分类:闲话生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在交响乐中,我喜欢《命运交响曲》(简称《命运》);在中国民乐中,我喜欢《二泉映月》(简称《二泉》)。我把二者同时播放,一个是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园演奏的,一个是华彥钧自己拉的。无论我怎样调节音量,一个厚,一个薄,总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命运》不是贝多芬最好的交响乐,《二泉》也非华彥钧唯一的二胡曲。然而,《命运》绝对是贝多芬一生的写照,《二泉》又总让人想起了阿炳的幽怨。

《命运》从一开始就被敲响了,那激越的鼓点叩击人的心灵,仿佛要将它敲碎;《二泉》如流水潺潺,慢慢地变得高低起伏,好像要把人掏空。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华彥钧却保持了沉默——他不知道怎样表达,认为那二根弦已然诉说殆尽。

贝多芬和华彥钧都出生音乐世家,一个的父亲是乐团的歌手,一个的父亲是道观的主持,都与音乐有缘。不同的是,一个混迹于贵族中间,一个流落于民间。论气和场,两人是不可并论的。

不过,命运的走向竟趋于相似:经历了坎坷和曲折,终于无声无色处独领风骚。

贝多芬聋了,却有过无比辉煌;华彥钧瞎了,都未走上殿堂。论悲惨,后者比之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贝多芬生于1770年,卒于1827年,活了57岁;华彥钧生于1893年,死于1950年,同样活了57岁。历史就是这么巧合,没让他们再往前走了。可是,华彥钧并不知道有个人叫贝多芬,他曾写过令人振奋的《命运》。他只是诉说自己人生的不平,说了一段与“天下第二泉”无关的故事。

贝多芬没有想到,身后有一个叫阿炳的瞎子,在才子的心目中与自己齐名。贝多芬崇尚的是拿破仑式的英雄,华彥钧只知道老子的《道德经》。

东西方的差距,从文化的起始便不一样。贝多芬面对厄运,他愤怒了!爆发了!要狠狠地敲碎它!华彥钧面对世道,他迷醉了!沉寂了!只是默默地忍受它!所以,听着《命运》,我们无法入睡;听着《二泉》,我们也能安眠。

在华彥钧的内忍中,他不是没有愤怒,他不是没有追寻,他在反抗无效后选择了沉默——只有那两根弦能够替他发声,而且是窃窃的。

拿破仑让贝多芬失望后,他把第三交响曲改为《英雄》,祭奠那个已经死去的自由斗士。最后,他觉得人生的欢乐莫过于安祥地坐在教堂里仰望穹顶——他也累了,没有斗志,只剩向往。

当《命运》与《二泉》同响时,《命运》无疑是主旋律,因为《二泉》的乐音很弱,完全被交响的合奏淹没了。可我仍然能透过那激越声,听到单薄的两根弦的震颤!

2017年12月21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8631-1090820.html

上一篇:人生的追求
下一篇:与“小好蛋”谈《芳华》
收藏 IP: 111.47.62.*| 热度|

3 尤明庆 孙志鸿 蒋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