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思想 启迪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nibruce

博文

由浙大学生的遗书说起

已有 10465 次阅读 2012-12-8 16:40 |个人分类:心海悟语|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浙大

   近日,同事闲聊,说是浙江大学一个大一学生自杀。带着惋惜和疑问,我在网上搜到并证实这则消息,本以为会引起一翻讨论,事实上比我想象中平静得多,找到的资料也只是和当事人的老师和同学有关的。或许这年月天灾人祸太多了,人们早已经习惯,又或者比起像汕头内衣厂大火14名妙龄少女死亡的消息,后者更能吸引眼球,刺痛大众有些麻木的神经。可下面的一组数字,不能不让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高校自杀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自杀人数逐年上升,2002年是27起,19人死亡;2004年为68起,48人死亡;2005年,媒体报道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116起;2006年则进入自杀“高发年”,增加到130起之多。另有网友统计媒体报道的自杀事件,2010年到2011年5月,共计87起。这其中当然不包括一些高校应急管理功夫做得好的,可以封锁消息。而点评老师网上统计发生大学生自杀的高校有100所左右,同时竟搞出耸人听闻的高校自杀排行榜。慨叹之余,不禁要继续追问他(她)们为何要选择一条不归路?

1 埃米尔·迪尔凯姆的自杀论

  埃米尔·迪尔凯姆从社会学角度,给出一个答案。“整合性强的社会群体通过共同的规范和强有力的权威控制着成员的思想行为,使成员完全归属于群体。在个人遇到挫折时,可以得到群体的保护和支持。因此群体的整合是遏制成员自杀倾向的社会因素。相反,个人主义的兴起增强了个人的独立性,削弱了群体对个人的约束和控制,降低了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松弛了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这种情况下,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很容易陷入沮丧、绝望而难以自拨,进而采取自杀以求解脱。”由此看来,社会群体共同信仰的缺失,社会关系的冷漠,以及作为社会化的一份子存在感的疏离,成为自杀的外在因素。

2 认知心理学解释

  心理学则强调自杀的内在动因。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是受思维的影响。一旦人们陷入某种思维的困扰,就会倾向于注意能够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而忽视或贬低与之相反的信息。再有如果说哲学的本质是在于为某种观点提出充分的理由,我们很容易在浙大这位轻生者的遗书中,看到他理论的基本预设:“生命的存在不具有意义”,通篇都在围绕这个论证,以至于推出“我认为所有人都不应该活”的结论。还有正像他本人在遗书开头所说的“不要以你们的价值观来判断我的死亡,除非先充分了解我的价值观,在这两者之间孰对孰错作出正确的判断之后,才有资格对我的死亡进行评价。”非是即非,非此即彼,简单的二分法,将矛盾的双方推向针锋相对的阵营,而忽略了所谓二律背反的事实和辩证的思考,导致悲剧的发生。

结  语

  自杀的原因错综复杂,任何单一的归因都有可能导致认知的偏差,就像你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体制或教育制度本身一样,我们说体制不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风险就是这样模糊的界定,一方面可能会造成集体不负责,另一方面也容易忽略具体的原因,让危机干预流于形式。更有像 “被科学主义毒害”的传播者,你就不能不考虑在“读书无用论”抬头的当下社会,它对自然科学文化传播的杀伤力。

  最后,愿死者安息,为生者祈福,希望大学生自杀事件不再发生!

    链接:“昨天浙大的一个被科学主义毒害的青年跳楼了,这是现场及遗书”http://www.guokr.com/post/399458/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6175-640556.html

上一篇:琵琶语
下一篇:贺新郎
收藏 IP: 111.150.22.*| 热度|

11 赵美娣 周少祥 刘广明 李明阳 陈永金 李宇斌 王浩 鲍海飞 马志超 fansg sz1961s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