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yang200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yang2005

博文

新时期我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问题与趋势

已有 1655 次阅读 2022-10-20 18:4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时期我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问题与趋势

 

               一、新时期我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背景

2019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随后科技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配套措施陆续出台,落实除四唯”“破五唯。这体现了国家对科学研究和学术评价的重视,符合各界的实际诉求,契合科研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变化形势紧密相关。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和国家经济、公众素质、文化氛围、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紧密相关。

科研成果影响力评价科研成果质量评价科研成果评价,但是三者有密切关系,影响力是成果质量的重要体现,影响力是成果存在和产生的目的,影响力评价是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内容。科研成果影响力与学术质量和创新度相关,但又具有较大差异。整个科学体系可以被视为一个不断扩大和演化的思想、学者和论文组成的网络;科学问题、研究范式、数据间的差异,一般是与领域相关联,科研评价会因学科特色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人文社科评价在国外受到重视,例如欧洲人文社科评价研究组织EVALHUMENRESSH和两年一次的会议RESSH具有较大影响。我国的人文社科研究具有全局性和基础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时期我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存在问题

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是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中国特色学术评价体系。新时期我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存在下列主要问题。

  (一)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化亟须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提高国际化和对外交流水平,从借鉴学习到自主创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跟随到主导,从英文到中文,从追求量到重视质,我国人文社科研究不断发展与转变。

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20》显示我国国际论文量从2016年开始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但相比自然科学,中国人文社科成果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全面综合评价亟须加强。我国在人文社科领域的话语权不佳,相关专业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任职不多,主导相关事务的力量较弱。例如,SSCI2017)收录的期刊中,来自中国的仅有11种,而美国共有1372种。

此外,人类发展面临系列问题,包括全球变暖和疫情、健康与老龄化、城市化以及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和政治稳定的影响等,都是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强势发展,人文社科研究力量和投入被削弱,特别是在大学和学科排名等因素的驱动下、急功近利等氛围的影响下,人文社科研究更加困难,直接影响到我国国际合作和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化。

  (二)人文社科成果特征的挑战

1)载体形态的多样性。

文献是科研成果的载体,相对自科,人文社科文献更具多样性。据我们对WoS近五年(2013—2017)的统计,总体上期刊论文中人文社科成果不到10%,在会议论文中比例不到8%;但是在图书中人文社科占比约50%。此情况说明,传统的论文量、被引量、影响因子等指标来评价人文社科成果存在较大的问题。

2)各种成果形式的不同目的和阶段性。

科学研究和交流传播过程中,各种成果载体形式有明显阶段性。例如学者有初步成果后,以Poster形式提交会议参会,可能扩展成Full paper形式在会议中再次报告;经修改完善,再以Article形式发表在期刊上;学者还可能把期刊论文内容整合到学术著作中。系列形式的成果内容可能交叉重合,那么这些成果如何统计和评价。各种人文社科成果形式有各自特色和不同作用,会议论文追求新意,期刊论文注重深入解决特定问题,图书全面系统。例如,人文社科专著代表在某领域、长期系统性的工作;参著往往只在某方面有贡献;参编往往是教材或社会研究评价报告,实现社会应用;此外,人文社科学者也可能通过PPT、电视,及博文、公众号等形式发表成果见解,产生影响力。

3)人文社科内部的较大差异性。

人文和社科的研究范式相差较大,社科内部学科形态各异,各学科的成果表现形式和被利用情况各具特性。不同人文社科领域,不同载体形态成果的比例存在不同。我们对WoS近五年(2013—2017)的成果统计显示,对于图书和期刊论文,人文艺术领域分别占整个人文社科的23%9%;但在图书和期刊论文中,心理学领域分别占10%33%。内部差异的多样性,使得成果影响力评价需要考虑和兼顾的因素更多、更复杂。

4)人文社科成果影响力的复杂性。

人文社科各类型成果的共存性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导致其影响力更为复杂多样,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科学、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力。除典型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外,人文社科还有其它不同载体形态产生影响。由于人文社科研究的特殊性,相关成果影响力与社会许多部门和领域关系密切,在不同层面的教育教学、社会发展、政治制度设计、国际关系与外交、不同文化语言交流、文化生活、大众传播和交流、旅游与历史等领域发挥实质性的交互和作用,其影响力不易识别和测度。

5)人文社科成果的意识形态问题。

虽然科学无国界,科学成果可以全球无国界地分享和学习效仿,特别是网络环境下这种开放和共享更加普遍,但科学家有国籍、科学组织有国界,科学研究离不开政治制度的支撑。2019年中美贸易战中,IEEE禁止华为员工及华为资助的个人作为旗下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虽然后来又修正错误,解除限制,但此事件引起了科学界的热议和反思。我国十大学会联合回应IEEE事件,称对学术交流政治化的逆流坚决反对,对挑战自由平等学术交流准则的企图坚决反对,对破坏公平公正学术环境的行径坚决反对。

与自科相比,人文社科虽然可以自由平等交流,但更具意识形态性。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人文社科课题,在其申报公告第一和第二段,也特别强调申报的指导思路和贯彻的精神。在当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占主流的国际社会中,我国的人文社科成果要得到国际认可、取得国际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有系列政治制度、文化形态等问题的制约。

  (三)传统计量评价的缺陷

传统的被引率、转摘率、影响因子等文献计量指标具有一定合理性和适应性,在自科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由于人文社科的特性,通过传统计量指标来评价人文社科成果影响力存在更多问题;人文社科评价应跳出“影响因子崇拜”的泥淖,把国外自然科学评价方式硬套到国内人文社科科学上危害极大。此外,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影响,往往不是发生在突破性重大事件之中,这些影响通常是组织或个人之间日常正常交互的结果,这些组织或个人需要创建、交流和利用新知识来实现其目标,这些影响更难以通过计量指标来反映。同时,相关指标在计量学术成果影响力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一般情况下人文社科成果的生命周期和半衰期更长,缺乏合理有效的计量指标和工具,传统的计量指标也不能全面衡量和操作人文社科成果的多种影响力。

  (四)国际文献数据库的不足

数字化网络环境下,科研成果往往以数据库形式存在。数据库的功能和组织、收录和质量等方面显著地影响人文社科成果影响力的评价。目前国际文献数据库存在系列不足,WoS是国际公认的重要数据库。但是根据著名的莱顿宣言十大原则之三,WoS主要是以美国和英文期刊为主,这一数据库覆盖期刊的偏差对于社会和人文学科造成了尤为严重的后果。例如在WoS中被引率较高的西班牙社会学家往往从事抽象模型或者分析美国数据,西班牙语期刊的论文则通常更为关注本地课题:本地劳动法、老年人家庭医疗、外来劳工等等。

人文社科成果结构和内容的特殊性、载体和受众的多样性,使得利用传统文献计量方法和引文数据库对其评价存在缺陷。根据Sivertsen G的研究,WoS中挪威期刊论文的覆盖率,医学健康领域超过80%,自科和工程也占到了70%多,但社科不到40%,而人文学科则只有20%多一点。而根据舒非等人的调查,在人文社科中,中国国内发文和国际发文高产作者重合率非常低,分别为2.55%6.1%;国内99%的人文社科论文都是发表在国内期刊上。可见国际文献数据库的代表性存在不足,尤其对中国而言更成问题。

  (五)相关政策与伦理问题

人文社科成果要产生国际影响力需要人文社科国际化发展。根据我国历史和国情,必然存在英文主导到中英文并行中文主导阶段过渡,也是落后、改进到领先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由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SCI引入和流行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积极意义。相应地国内相关评价和奖励政策也加强了国内人文社科的国际化。此外,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的执行,大大促进了人文社科国际化进程。但是,科学研究的本土化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把人文社科论文写在世界科学的高峰上,还是写在祖国建设的大地上,引起了学界重新思考。2015年,科协等五部门联合发文:鼓励重要科研成果在我国科技期刊发表,而2019年七部委发布了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拟入选项目,则是进一步的落实。2019年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个博士点立新规:发篇中文文章才能毕业;更有学者提议:国家进步奖科研成果应首发国内期刊。也有学者已注意到科学成果中的多种语言平衡,例如提倡中文和英文的双语出版,但这样存在一稿多投与一稿多发等学术论理问题。总之,既要国际化,又要本土化中如何平衡协调,存在系列挑战。

三、新时期我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趋势

社交媒体环境下,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数字出版的流行、开放获取的普及,学术交流和知识创新的诸多方面深受影响,人文社科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更具复杂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对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需要系统把握,首先从文献考察和实践调研两方面全面了解;然后,微观、中观和宏观分析,评价理论、方法和应用三方面结合;其次从历史现状、前沿趋势、社会环境和内部问题四方面剖析,例如重点分析开放科学与社交环境、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云计算与物联网等背景,还有我国社会经济所处的阶段。对于未来发展趋势,从总体上论述综合全面评价、智能精准评价两方面关键内容(见图1)。

图1.png

1 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趋势

  (一)横向广度发展——综合全面评价

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的评价不能仅依赖于发表量和被引量,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多源、多维计量指标的综合评价是大势所趋。目前研究主要利用被引量等传统指标,社交媒体环境下的相关研究多停留于理论探索阶段,且多集中于学术生产与利用过程单一视角下的比较与融合,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深入的应用实践。另外,已有研究主要通过传统文献计量指标和针对少量数据源的分析,集中在基于结果的单维度静态评价分析,缺乏更为全面系统的综合研究。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把握:

1)人文社科成果的利用动机与影响因素。

①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包括:国际影响力内涵与构成、本质特征及问题审视,学术成果利用、国际影响力、计量分析之间的内在关系等。②基于心理视角的学术成果利用动机分析,分析不同类型学术成果的国际用户浏览、下载、收藏、转发、链接、评论、引用等利用行为的动机及其相互关系。③结合认知视角和结果视角考察国际利用的影响因素:通过用户感知调查,完成成果利用的影响因素路径分析;通过内容分析和文献计量识别成果利用的关键影响因素。

2)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形成过程与机制。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考察其形成过程。一方面基于成果自身生命周期的生产利用过程,考察各利用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基于知识演化生命周期过程分析成果的影响网络和路径,识别和确认面向利用行为和传播网络的国际影响力形成过程。②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考察其形成机制。研究形成过程中各利用方式随时间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具体从特定利用方式、成果被利用过程、整个知识网络等层面分析累积增长、协同演化、优先利用、回溯老化等机制。

3)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

①多维评价指标。将国际影响力、计量学方法与定量评价指标之间形成映射,全面阐释和比较分析成果利用过程与知识演化持续发展的双重生命周期视角下多维评价指标体系。②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外缘和内核影响力,分析成果评价框架与价值标准、评价环境与活动、评价规范与要素、评价指标与方法,构建时空二维综合评价模型。③应用机制。从背景、需求、环境等方面综合考量,结合基于元评价的评价进程与评价结果分析,研究决策支持和使能驱动双重导向、外在环境与内在个体需求协同驱动下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机制。

(4)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综合评价实践应用。

多维度分类应用:对象维度(特定期刊、机构、区域和国家层面),载体维度(传统、网络等),学科维度(人文社科各分支学科),评价不同类型成果国际影响力。

  (二)纵向深度发展——智能精准评价

新的背景对学术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受到更多的重视,有更多的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从深度方面,简单的频次统计也将由结合语义的内生性指标所取代,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将向自动化、综合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和客体、数据来源、方法指标、环境制度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在前期的探索中,主要有基于内容分析的下一代评价。在引文分析方面,引文计数-引用次数-引用位置研究策略演化,例如,对引用的位置、强度和语境进行分析;从内容上改进传统的单纯频次统计。国外有学者提出“宏观-中观-微观实体的发展,深入到成果全文中的知识单元和知识实体进行评价,例如,全文中的方法、数据、具体实体(特定基因、药物、疾病)等。

对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的历时考察,大致可分为以下阶段:

1)在2000年前的1.0时代,主要以引文指标为主。因为引文数据库的存在,基于引文分析衍生出系列的影响力测度指标。

22010年前2.0时代,主要结合网络计量学指标,特别是以链接分析类指标为主要特色。这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科学研究和交流模式变革的必然结果。

32020年前的3.0结合Altmetric指标的更全面的影响力评价。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媒体,成为势不可挡的热潮,彻底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相互沟通和互动的方式、加快世界的脚步,Altmetrics正是为弥补传统计量学缺陷,基于在线工具和环境,对科研成果影响力全面测度的研究与使用。

42020年以后的4.0时代,结合认知计算人工智能指标,向智能计量、智慧计量化发展。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向粒度更加细化的微观层面和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精准评价转变,这也是一种纵横结合的趋势,实现专家评议与文献计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主观分析与客观统计、外在指标与内在指标、间接测度与直接测度相结合的智能化评价。

未来的发展,需要充分抽取和挖掘各类人文社科大数据,识别和确认面向利用行为和传播网络的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形成过程。借助机器学习、模式分类等智能信息处理算法,分析评价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法、指标、技术、平台和工具等,构建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方法体系。利用人工智能、认知计算、数据挖掘、语义网等新技术,分析、设计和实现智能评价系统;通过有代表性的数据样本验证系统的效果和效率。智能评价系统主要包括智能人机接口、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知识库及推理机等关键部分;通过科学大数据的挖掘、计算机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构建等途径,目标是实现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过程自动化、结果精准化、服务智能化。



注:本文由金红梅摘自论文(杨思洛.新时期我国人文社科成果国际影响力评价:问题与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20,41(03):20-25.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QBZL202003007&DbName=CJFQ2020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4432-1360224.html

上一篇:结合全文本分析的论文影响力评价
收藏 IP: 223.104.122.*|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