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ti-soil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zb9233 本人从事土肥领域的研究、服务、推广工作。

博文

感悟于娟

已有 4900 次阅读 2011-10-25 10:2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感悟于娟

                

感悟于娟

我真是孤陋寡闻,平常忙于写材料、申请课题、撰写文章、申报专利、课题验收和鉴定,几乎没有时间看新闻、读报纸。前天(1022日)和北京的一位老师邮件交流,她告诉我于娟的故事,让我上网搜索,这位老师还提醒我要注意身体。我今天查阅了“于娟”的事迹,让我思绪万千。

于娟,女,32岁,山东济宁人,海归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老师,一个大学副教授的妻子,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20091227,于娟被确诊患上了乳腺癌;2011419日凌晨三时,于娟辞世。短短的几行字,是于娟的个人简介。

再读于娟的生前博客——活着就是王道,里面写下了70多篇日记,回忆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奋斗过程,记述了在人生最后阶段对于生活的感悟她的博客点击率极高我一口气读完了20多篇博文,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吸引我的是“山东济宁人,女博士,年轻,课题,论文,熬夜”等等这些仿佛与我有些类似经历的字眼。这个勤奋努力、执着追求、争强好胜、聪明开朗、有着国外留学经历的女博士,刚毕业就拿到了国际国家省市级全部课题,应该说有着飞黄腾达的前途,于娟自己也信心百倍,在其文字语录中说:“我原本想尽快获得副教授职称、换一个大房子、买一辆好车、给孩子和父母好一点的生活....”。可惜的是于娟在弥留之际,才略懂了尘世,其博文中说;“如若病好了,将不再忘乎所以的争取课题,发表论文,哪些所谓的职称,权钱名利死后一样也带不走滴。如若活着,将再也不比较谁的经费多,谁的论文水平高,谁比谁强.....”。也许只有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人,对活着才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在博文中,于娟把“情”这个字表述的催人泪下:她虽然是个内心强大的人,最柔弱的依然是割舍不下的亲情、爱情、友情。锥心的骨髓穿刺、可怕的化疗、痛到晕厥的治疗都没有让她崩溃,唯独面对难以割舍的亲情时,这个坚强女子的内心却碎成一地,面对仅有19个月大的儿子,听着他仿佛预感到什么一样反复念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儿子稚嫩的歌声让她心如刀割,对于一个已经无法选择生死的人来说,死对于于娟来说或许是最好的解脱,但是她所肩负的责任,她所承担的角色都让死成为最艰难做的抉择。死,要让这个世界上那些最最爱她的人承受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女之痛,所以在于娟看来能不能活下来已经由不得她选择了,为了爱,再痛也得活下来啊!看到这里我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悲伤,不禁泪流满面,初为人母的我能体会到于娟那种对年幼孩子的深深眷恋,想到她可怜的儿子很可能随时就由“有妈妈的宝”变成“没有妈妈”的草时我的心就隐隐作痛,心里一遍遍祈祷,多么期望无情的病魔能成就伟大的母爱,让这位可怜的母亲能实现再活30年的愿望,守护她的孩子成家立业!

在她的博文中,印象最深的也是被网民转载率最高的几段话之一,那就是“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这一段话,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其中,首先是在任何时候健康总是最宝贵的,健康是生活的根基所在,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没有健康一切将都是虚幻的;其次是不要过于强求物质财富,也不必过于看重名利,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还是亲情关系;再次是幸福是一种感觉,决定幸福程度的并非物质财富,而应更多地在亲情关系中体验幸福感觉。

读完于娟的故事后,我的心里久久难以平静,人生苦短,生命有限,千万不要在到了绝望地时候,才领悟于娟上述这些生活哲理,而应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体会这些生活哲理。这两日来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她来,她虽然脱离了病痛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她留给世人的拿本《此生未完成》的遗著,告诫那些为工作劳累的人们:物欲世界,珍爱生命,关爱家人;生活应该怎样过,活着才是王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0418-500753.html

上一篇:女性科研人员劣势分析
下一篇:难忘那场篮球赛
收藏 IP: 218.95.4.*| 热度|

4 李学宽 刘洋 禹荣明 彭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