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project 简单精致

博文

二月二,你吃豆子没~~

已有 6738 次阅读 2011-3-6 20:35 |个人分类:民风民俗|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传说, 起源, 二月二, 龙抬头, 豆子

   文/王钰洋 
   今年的农历“二月二”巧逢惊蛰节气,这种情况每隔19年才会遇到一次。上一次惊蛰巧逢“二月二”出现在1992年3月5日,今年出现在3月6日,下一次出现就是2030年3月5日。
   一、“二月二”的由来~
  “二月二”又称花朝节、踏青节、挑莱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民俗里要煎焖子、烙春饼,还得扫地、剃头……,当然,妇女们不可以做针线活,据说是怕刺坏了“龙”的眼睛。正月不剃头,终于可以在这天剃头啦,鸿运当头~~
   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二、关于“二月二”吃豆子、炒虫子、爆米花的传说~~

   传说一,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钻进河里不再出来。有个小伙子,到悬崖上采来了“降龙水”,搅浑河水。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被击败,只好播雨。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

   传说二,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黄豆的。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传说三,炒了豆虫子,庄稼无虫害。还有传说二月二小媳妇要回娘家,不然会对小姑子不利,所以小媳妇在这一天都会回娘家。

  三、关于“二月二”的诗词

二月二日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月二日游洛源

韩琮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二月二日梦中作

陆游

零落蔷薇委道傍,更堪微雨渍残香!

象床玉尺人何在?肠断新裁锦一方。

二月二日即事
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
黄滔
帝尧城里日衔杯,每倚嵇康到玉颓。
桂苑五更听榜后,蓬山二月看花开。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同戴大恩何处报,永言交道契陈雷。
七绝
全唐诗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来个歇后语,热窝炒豆子~哈哈,熟一个,蹦一个~~
   暂不管传说的真假,大家在二月二这天看到金灿灿、脆生生、香喷喷的豆子,是不是口水都流下来了呢?

   温馨提示:炒豆子容易产气,引发胃涨。所以美食也要适量,不可过贪啦~  

相关资料均来源于网络(论坛、网页、电子期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0261-419463.html

上一篇:这就是生命,如此这般~(续二)
下一篇:生命之谜,love it for ever
收藏 IP: 202.103.243.*| 热度|

7 武京治 侯成亚 黄锦芳 孙永昌 王春艳 齐霁 王修慧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2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