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lling Slowly(风之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engzhigu123

博文

《北爱》,在音乐中还我一片晶莹如泪

已有 3592 次阅读 2012-2-25 14:40 |个人分类:散文天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音乐

     两年前某个夏日的晚上,在北京,在中科院研究生院6号楼的某间教室里面,负责的学长在开完会之后要给我们放电影,他说这部电影是他最近才买到的一部大陆的禁片,这部电影的名字英文叫做《Beijing Rocks》,中文叫做《北京乐与路》。讲的是一群在北京追逐音乐梦想的孩子所经历的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冲突的故事,里面夹杂了许多汪峰和子曰乐队的摇滚音乐,记忆犹深的是汪峰的《晚安,北京》、《回忆之前忘记之后》和子曰乐队的《磁器》、《你也来了》以及《光的深处》。
   在钢琴力度厚重,略带滞凝的钢琴旋律创造出的压抑氛围中,鼓声和沉重而奔放的男声节奏强烈而缓慢的展开:“我将在今夜的雨中睡去,伴着国产压路机的呻吟,在今夜的雨中睡去”,带着一种决绝和难掩的留恋,当男主角的尸体躺在太阳初升、机车轰鸣的北京街头的时候,撕碎每一个含苞待放的梦。
  一种强烈的视觉迷局和听觉败局袭扰我们的心头,“晚安,北京,晚安,所有未眠的人们”,仿佛是在说:祝福你们所有未眠的人们,然而,我已疲倦,就在今夜是我睡去的时间,就在这国产压路机的轰鸣声中,让我睡去,我祝福你们,未眠的人们。
  这种撕裂胸腔的震撼击碎我们所有年少的梦想,当主人公们穿着花花绿绿,扭动身躯撕心裂肺的抽喊着子曰乐队的摇滚乐,就是这种画面的辛酸和惨痛感让我们瞬间失去知觉。不知道究竟应该为这样奔放不羁的音乐欢喜,还是该为追逐梦想的人们快乐,抑或是为他们所处的境遇感伤,或许这一切都有了,然后我们才丢失了自己,陷入了一种茫然不知的感触,在这种感触之中更加不知所措,抑或者,我们是在想我们自己究竟该何去何从。
  不知是我心境的问题,总是能从这些摇滚音乐中听出一种不羁背后的隐伤。
  再后来便一直听子曰乐队的歌曲,听苏打绿的歌,听GALA的歌,听枪花玫瑰(gun's rose)的歌,在一种强烈节奏的打击声中寻找和我灵魂中某个节奏的契合点,被这种节奏所透漏出的情愫震颤到灵魂激荡,感受其中的快感。
  前两天,忽然突发奇想,我想我应该买两本书来研究一下摇滚乐的历史。再后来就听黑豹乐队的《无所适从》。
  再后来,具体的是前天和昨天,我用两天时间看完了《北京爱情故事》,看完后我以一种难以言语的状态回味其中每个角色的原型,发现这样的故事其实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我们以为电视总是很狗血,却难以明了其实我们自己的生活才真正的狗血着。
  《北爱》较之于《北京乐于路》,由于一个是电视剧,一个是电影,所以差别还是很大的。整体而言《北爱》给人的是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的启示,也即我们必须坚强的活下去,而《北京乐于路》则倾向于还原一种理想和现实躁动不安之下的挫败感,由于要将这种表达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其故事的悲情色彩似乎更加浓烈一些。
  所幸的是故事都发生在北京,北京是一座满怀梦想的城市,也是一个灵与肉撞击最为猛烈的地方。
  闭卷沉思,《北爱》给人一种很酸、很苦的感觉,因为真实而酸楚,因为希望而温馨,因为放荡不羁而青春可爱,因为现实残酷而云淡风轻,但这种云淡风轻背后却是我们流逝过去的年华和擦肩而过的爱人和朋友。
  滴答滴答滴答的节奏响起在后海灯红酒绿的夜空,曲折悠扬。我们都有疲惫想要找寻依靠的时间,听起这首侃侃的《滴答》,总有种需要聆听倾诉或者需要向人倾诉的触动。当滴答滴答的歌声响起在和顺古镇的上空,却给我一种美妙的遐想,或许人生最安适的状态真的就是和一个爱的人隐居于此,聆听着这样纯真美好,却又直击魂灵的旋律。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输给理想和输给现实的人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对于坚定信念的秉持,对于所求的减少。平淡的美好其实应该是最可贵的美好。
  另一首《北爱》中的音乐是汪峰的《地心》,这首音乐比起《晚安,北京》来绝望的情绪舒缓了不少,因为《地心》中至少有一个爱着的试图向她对话的人,而《晚安,北京》却是望着天际漫无目标的呼啸,或许这就是有对象的悲伤并不是最大的悲伤,不懂为何悲伤的悲伤才是绝望。
  是时侯听这首民谣风格的《滴答滴答》了,听着它的时间,或许正是我们可以反刍开始疗伤的时间。

注:由于链接的视频不能打开,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在这里提供侃侃《滴答》的链接:《滴答》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9051-541227.html

上一篇:国家公职人员的外交素养
下一篇:春天来了,发于感触
收藏 IP: 58.215.4.*| 热度|

5 武夷山 曹聪 黄晓磊 罗帆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