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京城秋景(三):运河文化广场
吕秀齐 2010-11-7 18:57
今天立冬了,不过挺知足的,老天给了我们这么长赏秋的时间,北京的秋天真的一年比一年美了。喜欢这色彩斑斓的秋。不过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记得去年这个时候,都拍了好几场雪了。 从京通高速至京哈高速耿庄出口,沿通湖大道就到了通州运河文化广场,原来与月亮河公园好像是一回事。公园很大,很干净,车子可以一直 ...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4819 次阅读|3 个评论
京城秋景(二):银杏
热度 1 吕秀齐 2010-11-7 00:19
小时候不晓得赏秋,只知道秋风扫落叶的秋天有些凄凉。小时候眼中没有色彩斑斓,只有日复一日色彩单调的生活。 小时候在京城很少见到银杏树。 不知从哪个秋天开始,从三里河钓鱼台国宾馆外经过,突然发现多了很多人,多了很多热闹,原来人们都在赏秋天的银杏,拍落叶后一地金黄的银杏大道。 从此,每年这个时候 ...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4129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京城秋景(一)
吕秀齐 2010-10-31 23:50
这个周未,京城难得的好天气,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气温宜人。尽管有一堆稿件要看,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事情要干,可实在不愿意让这大好的秋光从眼看溜掉,于是决定到户外去,随便哪里,反正认为都比呆在家里强,先玩够了再说吧。反正除了香山、八大岭,哪里都有迷人的秋景,多彩的秋天。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有树有水, ...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3821 次阅读|5 个评论
京城景色之二:紫竹院
吕秀齐 2010-10-3 15:52
紫竹院属于北京市园林局所属的市级公园,大概是不要门票的公园里面积最大的了。听名字就是个以竹见长,以竹取胜的公园。紫竹院园内也有很大的水面,约占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历史上记载这里是一片低洼湿地,皆因元代的郭守敬在高梁河上游开挖长河,形成蓄水湖。这儿也曾经是京城重要的水源地。过去有钱人就能霸占好景 ...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3924 次阅读|2 个评论
贵州美景之花溪大道和天河潭篇
吕秀齐 2010-8-2 11:04
贵州旅游休假胜利结束,贵州的山山水水远未看够。贵州,俺是一定要来的,但愿如这里的领导所说,我们不要黑色和灰色的GDP,我们要绿色的GDP,祝愿贵州打造生态旅游的行动更上一层楼,贵州的山更美、水更清,当然,百姓口袋里的钱能更多一起,物价能降一些。 此次贵州之行住在贵大花溪校区,这里山清水秀,空气质量不错, ...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5108 次阅读|4 个评论
贵州美景之龙宫篇
吕秀齐 2010-8-1 10:08
来贵州前,除了知道一个黄果树大瀑布之外,别的还真没太关注,只是上了火车,才跟周围的贵州当地人稍稍咨询了一下。知道了荔波,凯里苗寨等等。可惜这次休假时间太短,听说荔波那边又在发水,去不成了,只好在贵阳周边的景点转转,说是周边,实际看起来还是挺分散的,像龙宫,离贵阳好歹也有百多公里,不过离黄果树大 ...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4952 次阅读|5 个评论
贵州美景之黄果树大瀑布篇
吕秀齐 2010-7-30 10:57
贵州山好、水好,人也好。最重要的气候也不错。毕竟地处山区,尽管贵阳周边白天一直是艳阳高照,但湿度不大,早晚更凉快,怪不得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避暑在贵阳。 贵贵州最好玩的地方之一要数黄果树大瀑布了,去了才知道,真没骗人。很壮观,很有气势,关键是今年这个年景,这个季节,水特别大,看 ...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5523 次阅读|7 个评论
贵州美景之花溪篇
吕秀齐 2010-7-28 21:58
高温休假中。目的地:贵阳。大本营:贵大FAST公寓。旅游第一站:贵阳花溪区花溪公园。印象:不错,比北京的公园好看多了。 下一篇:黄果树大瀑布篇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5462 次阅读|4 个评论
原创摄影作品:玉渊潭春色
吕秀齐 2010-5-11 22:49
比起兀自伫立枝头、白润内敛的玉兰,玉渊潭的樱花一向开得绚丽无比,热热闹闹,尽管都可以用美到极至来形容,前者的确给人些许忧郁,而后者又让人想起繁花如梦缀浮生的诗句。心随花动,情随花变,也许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刻,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愿美丽的花朵带给人的都是好心情。 ...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3922 次阅读|4 个评论
原创摄影作品:大觉寺百年玉兰
吕秀齐 2010-5-10 22:18
北京的许多公园,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花,如玉渊潭的樱花、北海的菊花、植物园的郁金香、大觉寺的百年玉兰。。。每年到了花开的时候,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其中不乏大量的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随时可见,爱花者,爱生活者也。
个人分类: 原创摄影|551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7: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