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jian12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jian123

博文

玉树地震伤亡众多因防御体系崩溃所致

已有 4022 次阅读 2010-4-22 10:3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汶川地震阴影未散,玉树悲剧再次袭来。痛定思痛,除了哀悼、捐助,我们更应该从根本上入手,探讨防患于未然的震前的防范体系。

众所周知,我们一直热衷于“蚁居”文化,城市化、新农村、牧民定居等工程都是其产物。无可否认,我们在高楼林立和砖混结构整体的房舍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交通、通讯、教育、医疗、食物、娱乐等产业的蒸蒸日上和无孔不入更使“蚁居”文化加以发扬广大。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牧区也不甘寂寞,在示范和诱迫或胁迫中躁动起来,最终加入到这股洪流当中。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逐水草而居”是牧区的典型写照。但现在很多人只从生态学角度来理解这种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对其中包含的应对自然灾害哲理且视而不见。为了“逐水草”,牧民只能居住简易的帐篷,以保持高度的移动性。除非发生天翻地覆的地震,否则帐篷的倒塌不会危及到生命安全。

然而,这一切在“保护江河源头生态环境”的口号和“蚁居”文化的影响下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逐水草而居”已成为历史,“逐集中而居”成了潮流,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人口集中的地方居住。我记得生态学中有个什么密度依赖效应,能不能用这个理论来解释“蚁居”文化的实践根源呢?当然,我是外行,需业内人士指点迷津。最近几年紧锣密鼓的定居、移民工程,一下子把分散在帐篷里的牧民集中在砖混房舍中,结果就出现了“玉树”现象。按常理,牧区灾情应该不会像农区那样严重。时至今日,我好像没听说牧区曾经有过如此严重的灾情,即使如此严重的地震强度曾经发生过。

因此,从根本上看,“玉树”现象是牧区传统应对自然灾害机制破坏、防御体系崩溃的产物。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几年是我国地震高发年份,我们必须理智地面对“蚁居”文化,尤其对位于地震带上的牧民,定居工程更是要三思而后行。

                                                                                                                        一点感想,愿与诸位探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6916-314847.html


下一篇:为什么罪恶之手伸向了孩子?
收藏 IP: .*| 热度|

6 王号 曹聪 化柏林 吕喆 曲津华 李毅伟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