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下午本科毕设答辩,直到天黑才全部答辩完,每个学生用了大概40多分钟。
答辩反映出来的东西很有趣:
1、自始至终都能保持积极态度的同学,答辩非常顺利。
2、今年学校和学院都组织了盲审,之前态度消极的同学在盲审中没有逃过专家的火眼金睛。
3、现原形的学生态度转变很大,几天之内从消极陡转为积极,毕设工作的速度出人意料地实现了“5s内从0加速到100”。
4、躲过盲审的态度消极同学,“在答辩中的表现”远远落后于“被盲审抽到的同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答辩当天,全部学生都能够“积极正面”地回答评审老师提出的全部问题。
毕设指导期间,学生极少回应毕设指导,主动拒绝线上答疑(比如离线,挂电话,拒接电话,不在服务区,手机损坏无法修理,每天下雨没有信号……),无故缺席组会,不交作业或者不按时交作业。
6、开题到答辩前两周是一个阶段,答辩前两周到答辩前是一个阶段,答辩当天是一个阶段,学生在这三个阶段的表现天差地别,令人震惊。
7、“参加预答辩的同学”表现明显好于“没有参加预答辩的同学”。
1、能力是个发动机,态度才是油门,自己的油门只有自己能踩到:
- 学生不踩自己的油门,发动机不会输出任何动力,学生的毕业设计就只能原地不动;
- 导师猛踩自己的油门,学生不踩自己的油门,学生的毕业设计只能原地不动;
- 导师督促学生积极,学生不睬,学生不踩自己的油门,学生的毕业设计只能是原地不动。
- 答辩前1天,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踩导师的油门、猛踩,而不是踩自己的油门;答辩结果出来了,学生首先想到的还是踩导师的油门、猛踩,而不是踩自己的油门。
2、盲审提振“学生态度的效果”莫名其妙的好——得到其它导师的认同。
3、今年是部分抽审,没有被抽到的学生无法享受到盲审的便利,对他们来说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应该利益均沾。
闭卷考试,考完之后,学生通常不仅知道自己不行、还知道自己哪里不行,只是没有修改的机会了;
对于毕设,答辩之后,学生可能知道自己不行、但是往往不知道自己哪里不行。明明可以看录像回放找到问题,修改自己的不足之处、修改论文,却仍然“坚定、坚持不懈”地猛踩导师的油门。
一个负责的人,它应该是对自己的任务负责,而不是对任务的重要性负责。
企业可以使用“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表现” 来弥补“招聘时间短、任务重、无法全面了解求职者”的缺憾。毕业生进公司报道的第一天,不妨用“一场不到30分钟的毕业设计答辩”来确定一下品位。线上教育已经铺开,我院的毕业设计答辩都是用腾讯会议完成的,从此天涯若比邻。如果你邀请我参加你司组织的毕业设计答辩,我肯定是积极配合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3 2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