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网络时代的科学新闻与科学传播

已有 4134 次阅读 2014-11-28 09: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网络时代的科学新闻与科学传播

概述

从科学史的角度来说,广义上的科学是指“任何经过系统研究而得到的确定而可靠的知识,”1而知识只有经过传播才会发挥其最大功用,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就是力量”。同时在科学知识传播过程中必然与媒介发生接触,通过媒介将各种科学知识传播给广大公众。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公民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明显攀升。2大众媒体在公众科学素质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大众媒体也是科学传播的重要通道,科学需要传播,传播必依赖一定的渠道,因而科学传播必然和媒体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科学新闻简史及其报道原则

科学新闻出现在大众媒体中的历史和这些媒体渠道存在的历史一样悠久,3不过有关科学新闻发展史的论述大多是从19世纪晚期开始的。19世纪末期,(加拿大的)经济开始繁荣,媒体开始逐渐地对科技进步感兴趣;日报和期刊开始发布近期的科学突破、新知、工业上的技术进步以及日常生活的改善等。同时科学机构的发展以及交通和通讯手段的改善都促进了媒体对科学兴趣的提升。同一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科研人员意识到他们需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播给广大公众,同时也需要获得广大公众的支持,4因而这一时期的科学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与科学新闻是一致的,比如到19世纪晚期,美国已经出现了几本科普杂志—其中比较优秀的包括《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和《大众科学月刊》(PopularScience Monthly)。3

但是,随着科学的专业化和科学家的职业化,科学发展出了自己的学术规范,语言,科学家也走进实验室开展非“兴趣”之外的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在科学家的“核心业务”中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一些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把向“外行”普及科学知识看作是“不务正业”。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出现弥补了科学家无暇开展科学传播的情况,他们成为了衔接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成为科学传播的“二传手”。正如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指出: “媒体作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界面, 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无论从有效传播的角度看, 还是从促进互动的角度看, 媒体都是中心和枢纽。5

作为记者这个职业的一个子类型,科学新闻记者除了遵循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外,还要有新闻报道的一些原则和规范。在这方面,科学界达成的共识是:科学共同体没有达成共识的话题是暂时不宜拿来传播的,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在主流科学期刊上以论文形式发表的成果,才会拿来与媒体交流,6这也成为西方科学新闻界遵循的科学新闻传播的基本理念,一是“没有论文, 就没有新闻”( No paper, no news) ,二是限时禁发(embargo)。7同时,科学新闻记者在报道科学话题的时候也尽力确保客观性和平衡性,并作为正确性的一种替代性补偿。因为如果科学新闻记者无法确定某一争议性领域(如转基因话题)谁说的是真想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保证其平衡性。8 “在一个科学新闻记者无法决定什么是真实的世界里,客观性就要求这个记者进入“中立的传播者”模式,并且不仅聚焦于正确性,而且要关注精确性。也就是说,不是判断一个真实的主张的正确性,科学记者应该专注于在她的报道中精确地呈现这种主张。”4

科学新闻的发展状况

虽然科学新闻/科学报道是连接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的纽带,它弥合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代沟,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科学新闻在大众媒体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

科学新闻在大众媒体中的总体比重方面并没有一些数据得以支撑,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科学新闻记者的数量变化以及不同媒体中科学版面的增减的情况对上述论点提供一些佐证。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利益的压力,一些新闻媒体开始压缩科学报道的数量和板块,压缩了科学新闻报道的空间。比如1989 年美国每周有科学报道的媒体达到95家,但是仅仅3 年之后,这个数量下降到了44 家,随着出现的是科学板块的减少和压缩,这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篇幅上,特别是那些小报,到了2005 年,仅存24 家。2009年CNN更是解散了其整个科学和环境报道团队。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1993年创刊的《大众科技报》在并入《科技日报》后也逐步取消了名称。有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新闻业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大众刊物中发表的科学报道数量一直减少,很多科学媒体发行数量锐减,新闻单位内部致力于科学新闻事业的部门不断缩减,很多科技专栏也被取消。9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我国的科技新闻的特点是“无人管、无源头、无出口”,情况不容乐观,10同时从电视中的科学新闻来看,也有学者认为科学新闻出现了被”边缘化”的趋势。11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科学论文与新闻报道的衔接仍然是科学新闻的主要来源,虽然有些学者研究表明,本国的科学新闻很大程度上是援引自欧美等国家的科学报道,但是即使是这些援引的报道也大多是科学论文转化的科学报道。同时在科学新闻的生产方面,国外具有一定成熟的经验,比如美国有一套EurekAlert!系统, 每天都会向免费注册的记者们提供30 一40 篇各种科技期刊即将发表的重要论文的新闻稿, 欧洲则有类似的Alpha 一Galileo系统, 主要刊载欧洲科学家科研论文的新闻稿。12于此同时,与近年来兴起的科学媒介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也在推动媒体对科研成果的报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采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加工编辑成媒体记者可用的素材,进而推动了科研论文同新闻报道的衔接。

在促进科研论文与新闻报道的衔接方面,中国科协也曾开展过类似的实践。2007年1月29日,中国科协发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建立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制度的通知》,开设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制度。13该活动将发表于学术期刊中的原创学术论文所反映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和医学以及其它学科的科学发现、最新研究成果,改写成科技新闻和科普文章,经过专家评审后,以科技期刊与媒体记者见面会的形式,推介给大众媒体刊载。“学术期刊从专业的角度推荐最新、优秀的论文材料,媒体运用平民化的语言将这些新成果介绍给大众,让科技成果真正惠泽于民。”4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在“见面会”的讲话中这样来形容学术期刊和新闻媒体“联姻”的好处。“ 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通过建立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互动的机制,促进了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传播,提高了广大公众的科学素质。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底,见面会共收到入选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科技期刊的248篇来稿,经专家评审后重点推荐112篇,书面推荐56篇,总计推荐168篇。14参与活动的媒体近30家,并积极报道活动中发布的科学新闻,有利地促进了科研论文向新闻报道的转化。

新媒体时代给科学新闻带来的挑战

文献显示,大多数欧洲人通过媒体学习科学方面的知识,65%通过电视,35%利用网络来搜索科技方面的信息,33%的公众把报纸看做是科技信息的一个来源。15《第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6月,手机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达到39087万人,16这也为科学新闻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面对“带着体温”的媒体,科学新闻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科学新闻的生产在某种程度上难以满足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可以让公众随时随地地获取科技方面的信息,而这在传统媒体时代是难以想象的,读者或者用户只能根据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并且在议程设置理论的引导下去思考和付诸行动。而在新媒体时代,公众可以将个人兴趣,价值,情感等结合起来,批判地获取和理解相关的科技事件。因而科学新闻的生产就会滞后于用户的需求,甚至是出现了逆向的发展近路,一些科学话题往往是网络上热议之后才获得了媒体更多的关注,并进而生产出一系列相关的科技报道。

其次,公民科学和公民新闻的兴起也冲击着科学新闻。公民新闻是公民个体或群体(主要是非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过专门化的网站、非制度化的自媒体、小众媒体等传播渠道,积极主动地参与事件报道与时事评论的一种社会活动。17在新媒体时代,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科学新闻的生产和报道,科学网博客上每日都不断更新着各种科学相关的资讯和新闻,果壳网的日均浏览量400多万次,微信订阅人数高达40万……这些即时性的渠道都给传统的科学新闻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同时一些自媒体上不断得到关注和转发的“类科学”新闻也让传统媒体应接不暇,这一方面不利于科学传播的发展,另外一方面也促使科学新闻生发出更宽广的视野。

第三,新媒体的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复制粘贴(chrunalism)的做法。“在网络上时代,科学记者在新的传播景观中必须重新界定自己的角色。”(新闻、科学与社会)在新媒体时代,科学新闻的生产可以通过搜索的方式来完成,这使得一些科学新闻记者不再与新闻渠道发生直接的关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复制粘贴的做法。另外一方面,复制粘贴完成的新闻报道一旦出现纰漏便会遭到公众的口诛笔伐,这既反映了网络时代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同时也要求科学新闻记者练好内功,更多地“接地气”。

结语

从科学新闻的发展来看,它承接了在科学和社会之间架设起沟通渠道的职能,虽然科学家和新闻记者之间由于实践准则的不同而经常出现“文化冲突”。但是随着新媒体形态的日益多元,科学新闻的生产和扩散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公众会根据个人的兴趣、价值等多种因素来选择性地获取科技信息,而科学新闻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调整自己的方向,一篇报道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不再满足当前公众的消费品位了。科学新闻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有针对性地为公众提供符合其需求的“科学新闻”大餐。

 

参考文献

  1. 石云里.科学简史.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

  2. 中国科协网.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发布 .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73/n35518/12451858.html

  3. Massimiano Bucchi, Brian Trench,Handbook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utledge, 2008:16.

  4. 王大鹏,钟琦. 科学新闻的新挑战.《科技传播》2014.1()

  5. 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科学中国人2004 年第1 ,10- 11页。

  6. 贾鹤鹏,赵彦. 沟通科技期刊与大众传媒: 意义、方法与挑战.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 19(4):641-644

  7. Jennifer T. The Ingelfinger ru le: FranzIngelf inger at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67 - 1977. Sci Editor,2002, 25( 6 ): 195- 198

  8. Dunwoody, S. Scientists, Journalist andthe Meaning of Uncertainty, in Friedman, S.M., Dunwoody, S. and Rogers, C.L.edsCommunication Uncertainty:Media Coverage of New and Controversial Science,Mahwah, NJ: Erlbaum, 59-79

  9. 贾鹤鹏,刘振华. 科研宣传与大众传媒的脱节——对中国科研机构传播体制的定量和定性分析.科普研究. 4 总第(018

  10. 姜岩. 大力加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16-22

  11. 姜照君.科学传播的边缘化”.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904-908

  12. 贾鹤鹏等. 沟通科技期刊与大众传媒:意义、方法与挑战.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8194

  1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建立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制度的通知. 2007,01,09

  14. 苏青,高健等. 构建最新科研成果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机制——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实施情况评述. 科技导报, 2008, 26(21):21-25

  15. E. Weitkamp, “Onthe roles of scientists, press officers and journalists”, JCOM 13(03)(2014)E.

  16.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7

  17. 申金霞.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2013


本小文投递给将于12月5-7日召开的2014年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8002-846893.html

上一篇:科学与民谣
下一篇:科学媒介中心是什么
收藏 IP: 223.72.177.*| 热度|

7 刘立 彭真明 孙学军 黄永义 曹聪 李轻舟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