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互联网时代的科学传播--兼喝(彩)/和吕秀齐老师

已有 2395 次阅读 2014-11-4 08:4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11月1日,参加了201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全天下来,有一些收获,本来想衬垫一下在写博客,因为亮点有但不多,并且原计划博文的内容和标题都不打算涉及太多该论坛方面的内容,反而更想从分论坛上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闯老师的报告说开去,谈谈会上窃取到的地理方面的知识。但是看到吕秀齐老师已经发表了有关论坛的一些感受,于是也以此作为一个引子,兼谈一下会上窃取的成果。

关于上午的大会报告,吕老师博文中已经有一些介绍,我个人的总体感觉是大会报告嘉宾有应付会议之嫌,一是准备不足,往往是占本宣科,当然可能这些“大腕”很忙,哪有闲暇时间来关照这个论坛?另外作为主政一方的一些官员或者前官员,似乎也和学术研究不太融合!这有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会议的定位,是学术会议还是工作交流呢?如果是学术会议,那么是否应该有学者作大会报告,该论坛也进行了论文征集和评选,并且评选了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当然本人的论文由于粗制滥造荣获了二等奖(论文内容已经发表在了以前的博客上,题目是《关于实现科研论文与科学新闻衔接的思考》),但是大会报告和分论坛交流中都没有论文作者代表发言,此乃学术交流的一种遗憾吧。当然在分论坛交流中也有学术研究的内容,比如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赵立新的报告,这是后话。还继续说大会报告,第二个问题就是似乎大会报告的嘉宾并不了解新媒体和互联网,除了央视的副总编李挺谈到了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当然作为中国电视的龙头老大,CCTV在促进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方面是要当仁不让的。他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对科学传播的重视不足,并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与刘闯老师在分论坛互动交流环节的回答有一些共鸣,当然这还是后话),比如科学类电视节目并没有国家项目;我们的科学节目生产、销售和消费并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以及要用公信力来营造网上科普的风尚等等。

当然,全天的会议参加下来,个人感受是分论坛交流要比大会报告精彩,论文作者没有在会议上交流自己的观点。

而分论坛上则出现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和交流,但是由于是并行的三个分论坛,因而只能选择自己的兴趣,于是我游走在一二分论坛之间。杨再石老师谈到了融媒体、大数据分析和分布式案例,以前也听过老先生的一些报告,于是并没有认真地听完。而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刘闯老师在其报告《地理学遇到互联网》中探讨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思考,同时也谈到了地理学的一些发展史。

**************************************************

这里作为号外摘抄一下,小标题可以叫做你可以了解一些地理学:

地理科学是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在历史上地理学是跑马圈地式的。1731年德国地理学会成立,1821年法国地理学会成立,1828年柏林地理学会,1830年伦敦地理学会,1833年墨西哥地理学会,1845年墨西哥地理学会……1871年国际地理学大会召开,可以说19世纪是地理世纪。而中国地学会(地理学会的前生)于1909年(宣统元年)在天津成立。

但是地理学也遇到了一些危机,比如大学地理系的改革运动,地理学相关的一些分支学科分别成立各自的学系;地理学学生毕业工作去向与就业机会等。

地理学也可以从数字化进行表达,从描述地理学走向可以用计算机表达的数字化地理学,这里她分享了两个案例,其中一个是全社会的地理学—林超地理博物馆的建设。说到林超地理博物馆,刘老师谈到了用林超这个名字命名的由来,同时也谈到了地理学上的命名问题,也就是很多地方,甚至某些物种都是由其发现者的名字进行命名的,比如阿德利企鹅这个名字就是在1840年由探险家迪·迪尔维尔以其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以迪·迪尔维尔的名字命名的地方太多了,所以他把自己老婆的名字“送给”了这类可爱的企鹅。

*****************************************************

作为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理论专委会的专家,《上海科坛》的李乔老师报告题目是《我们为什么做科学传播》,乍看起来,题目老好了,但是似乎只是题目老好了,因为从我个人而言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我们为什么做科学传播呢?那是否要谈一下什么是科学传播,有什么好处,谁来做,怎么做,以及为什么做,不做会怎样等问题呢?

当然,来自百度的实战者则更切合实际,谈到了《互联网思维下科技信息传播创新的思考》,期间结合百度的相关工作和产品进行了一些分析,反而有些研究的味道。比如从精英到众包,传统媒体到公知或者自媒体(Who),既要有内容,也有合适的形式和展示方式(What),电视广播到视频网站,技术变化带来的渠道特征变化(Which),千篇一律到以兴趣划分(Whom)等。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的詹新惠副教授也做了十分有益的分享,比如未来的科学新闻应该是要向“互联网+”的模式进行转型,包括+服务、+产品等。她在报告中结合了一些案例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科学新闻可以采用标题+图片+摘要的导读模式,用可视化的信息图,突出写作者,突出互动性,方便实时交流等。由于新闻的易碎性,非参与性以及同质化难以让新闻获得众多用户,而连接一切的互联网借助于服务则可以将新闻与用户联系起来,而获得相关的服务应该是浏览的自然延伸等,虽然语言平实,但是其中包含着他们的研究发现和思考。

中国科普研究所在此次分论坛上贡献了两个报告,一个是纯学术性的(赵立新:科学传播中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及规范),另外一个是工作加研究的(胡俊平:科普信息化思考),并且都在各自的分论坛上引发了一些讨论和交流,具体内容本人没有“窃取”到,但是特别是前一个报告更加偏重学术性,反而有些融不入分论坛或者说整个大会,原因前文已经有所涉及。

因为这个会议会继续开下去,因而提一些建议也好。学术会议应该在大会报告阶段有科研人员做报告,因为参会者更希望的是听到新的观点,看法,哪怕是不成熟的;其次就是应该给论文作者提供发言的时段,哪怕是分论坛阶段的自由交流;第三就是推陈出新,不能总是老面孔,当然这个圈子比较小,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

第二分论坛全部发言结束后还进行了简短的交流(paneldiscussion),刘闯老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慷慨激昂,谈到了科普和科学传播目前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大大地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升,甚至是国际形象。同时作为一种软实力也将会影响到硬实力的发挥。另外科普目前并没有纳入学术考评的范畴,对此笔者深有同感,会后也和刘老师做了深入的交流,同时卖个关子,“第十四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11月8日-9日在成都召开,本人投了一篇题目为《把科学传播纳入科研评价的相关问题研究》的文章并将在会上做口头报告。虽然APEC在京召开带来的意外小长假使得本月7号北京前往任何地方的机票都紧张甚至售罄,我想我还是会前往参会,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与研究人员交流有关科学传播评价的看法,虽然人微言轻。另外科学传播的评价还不是主流,因而借用一部电影的名字,我的这个口头报告题目就叫做“少数派报告”(参会详情待APEC结束后加以介绍并请各位批判)。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8002-840913.html

上一篇:王晋康与科幻
下一篇:(负能量博文一篇,慎入)第十四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
收藏 IP: 106.37.8.*| 热度|

8 蔡小宁 苗元华 曹聪 吕秀齐 李亚平 刘立 李颖业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