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议一议科学精神 精选

已有 5099 次阅读 2014-3-13 11: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就是求真、求实。就科学本身来说,它是一个不断趋近于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具有理性的怀疑态度和精神。对于普通公众来说,科学这种“高大上”的状态可能是难以企及的,因为公众更加关心的可能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这也就是“民生科普”所孜孜以求的,同时科学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公众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以便在日常生活的决策中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指导个人的行为,科学地生活。

所谓的科学素养,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四科两能力”。而在这其中,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可能要比科学知识更重要一些,因为知识是在不断地更新的,今天的知识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过时”,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才能确保普通公众在知识爆炸和信息过剩时代中,不断地去伪存真,获取自己需要的科学知识。

近年来,有关科学精神的探讨成为科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一方面,科学共同体在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促进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建设,“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以及“百余院士签名“抵制迷信”公开信”都是在促进全社会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另外一方面,广大公众的科学精神似乎并没有期望的那么好,一些所谓的“大师”在公众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打着科学的旗号在行伪科学之实,谋求个人的私利。虽然对这种行为应该一以贯之地抵制和打击,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之所以这些“大师”能够大行其道,这也说明了公众和市场存在着某些方面的需求,暴露了我们工作中科普的不足,甚至是科普中科学精神培养的欠缺。因而我们应该深思科学精神如何养成,如何在科普中更加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如何让公众具备更高的科学素养。让社会回归理性单纯地依靠科学共同体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全社会都崇尚科学,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非理性和非科学的东西也就不会甚嚣尘上了,社会也会逐步地回顾理性了。

在新媒体时代,公众身处信息的蓝海之中。“媒介即信息”,掌握了一定的媒介就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信息的冗余和过剩也使得公众无处藏身,这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公众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但是也会让公众在信息的海洋中感到迷惑;同样的话题,不同的媒体或者不同的渠道会传达出不同的信息,面对这种情况该何去何从呢?这个时候对于公众来说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去分辨这些信息的真伪,做出自己理性的判断。一说到科普,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普及科学知识,其实相较于科学知识来说,科学方法、精神和思想更加需要进行普及和传播,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异常多元,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科学精神也变得异常重要。比如2013年的微信朋友圈中就曾广泛传播过有关牙膏尾部标识代表牙膏不同成分的信息,顿时很多公众开始抛弃了尾部为黑色标识的牙膏,而很少有人去问为什么,殊不知公众的一个小小举动可能就会给整个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蝴蝶效应”就这样产生了。回顾整个事件,这也是公众缺乏批判的质疑,科学精神不足导致的。

科学精神应该如何而来呢?所谓“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科学精神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培养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过程。科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而科学精神更不可能“揠苗助长”。在科普工作中,我们需要一点一滴地传播科学精神和理性,这可能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从公众的角度来说,凡事都问个为什么?不盲从,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分辨。对于一个话题和问题,尽可能多地寻找相关的信息和材料,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可能会得出较为准确的信息。有人认为微信科普不容忽视,就是因为微信的科普对象都是朋友圈中的朋友,这有可能会出现无心之过的“杀熟”现象,因而更需要广大公众更理性地对待,在采取行动之前停下来问几个为什么。这种习惯的养成会让个人更理性,这也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吧。

从科学共同体来说,应该加强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培养和传播,改变重知识,轻理性、精神、态度和方法的模式。在一次科普活动中,演示完某个展品后,讲解员问小朋友,“好玩吗,知道是为什么吗?”小朋友也想知道为什么,但是讲解员却说“等你们长大了就知道了。”也许孩子们长大了也不会知道为什么。同时还应该注重科学研究过程的传播,科研成果的传播固然重要,但是更要引导公众了解科研过程,认识到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更加理性地看待科研。不科学精神、态度和方法的传播贯穿到科普活动中。

最后,作为科普的重要载体和重要途径,媒体也应该发挥响应的作用。媒体记者应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为公众传播更加及时准确的科学信息,引导公众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另外一方面,也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避免为打着科学幌子的“伪科学”进行报道,否则就会与培养科学精神的信念背道而驰,越走越远。除了呼吁和号召树立科学精神之外,还应该通过扎实的科学报道,更加“接地气”,切实地让公众体会到科学精神融入到了科学报道中,同时也体现在了科学记者身体力行的实践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8002-775551.html

上一篇:公民新闻与公民科学
下一篇:信息与知识
收藏 IP: 223.72.177.*| 热度|

20 曹聪 王军礼 李红莉 赵美娣 周健 文克玲 史晓雷 张鹏举 丁邦平 蔡小宁 孙学军 郑小康 文双春 肖振亚 张能立 ch555 wangqinling ybtr3929 yunmu wuji201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