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迷图

彭真明
访问数:9929224
工作情况: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信息科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
加为好友
发送消息

全部博文

找个“好”工作的逻辑

前段时间,邀请了两位在华为海思工作了15年以上的大师兄,给实验室在读同学开通线上交流与分享,两位都是实验室最早毕业的学生。分享预设了问题,提前收集在读学生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包括:哪个行业属于上升期;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研究生阶段的课题及知识如何与未来工作接轨;走入社会与在校读研有什么差异;作为 ...
2023-5-22 12:33

回顾2022

这一年,出差很少,算起来全年三次。最后一次是长沙出差,经历了三年里唯一一次三天集中隔离,回来就全面放开了。经历也是人生阅历,没有后悔。 不管如何,这一年值得回顾,值得记录。 团队顺利送走了20名毕业生,博士生1人,硕士生19人,1名博士后期满出站。毕业 博士 进入中科院继续博士后研究工作。硕士生除1人 ...
2022-12-30 13:16

哪些人想读博?

首先申明,这个问题与“哪些人适合读博”并非同一层次的话题。如果读博的动机是为了科学研究,则可能需要讨论的是“是否适合读博”这个话题。可以肯定的是,读博的动机,是想获得“博士”学位,而与未来是否真正从事科学研究,并无直接联系。 为什么想谈“哪些人想读博?”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太多的学生发来邮件,想 ...
2022-12-14 22:35

开题:创新点如何凝练

开题环节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学位论文的创新点提炼了。由于创新点概念的模糊性,因此科研人员或研究生在提炼创新点时,要么发挥空间太大,要么不知有何要求。 首先,研究工作本身有创新,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如何提炼创新点,即创新点是论文工作创新的一种归纳,而不是编造的虚无缥缈的东西。提炼创新点时,除了要求强调 ...
2022-12-2 10:36

开题:研究内容与拟采取的研究方案

近期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正进行学位论文的开题工作。因为研究生都是第一次进行相对正式的开题报告,存在的问题可能比较多。当然,大部分同学会自然而然地参考上一届方向相近的学长的开题报告,也会把学长的报告当成模板,至于模板是否合理,缺乏基本判断力,如果上一届的存在问题,接下来的开题依然会存在,而且还可能延续 ...
2022-12-1 19:32

君子乐学,高筑梦想

本次推出本年度实验室第二位研究生国奖获得者,看看她又是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 本科:基础为本,全面发展 高祝君2021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后以推免生身份进入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IDIP实验室,目前为研究生二年级学生。 刚进大学,高祝君对于一切充满了好奇,在大一时就 ...
2022-10-31 11:41

不给自己设限,拥抱无限可能

六年前,韩雅琪来到成电,展开人生新一页,对大学的一切充满好奇。六年后,她以信通学院图像组排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给即将画上句点的篇章再填一抹靓色。“我什么都想试试,并且忍不住想要做到最好。”正是这样的想法激励着她在学术、学业、竞赛、学生工作等多个方面全面开花。 闲不住的好奇青年 ...
2022-10-30 17:24

真正的研究,不是玩搭积木游戏

每年本科生或研一学生刚进入实验室,我都发愁。一是不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在哪里,二是他们到底擅长做什么? 任凭他们的想法,那80%以上都是要选人工智能(AI)和深度学习(DL)的。因为,这个方向很宽泛,也很热,特别是未来“好”就业。 如果这样的话,那信息技术(IT)领域培养的学生就变成了千遍一律,大部分毕业 ...
2022-7-27 14:06

2022最新影响因子公布!(EXCELL完整版下载)

2021最新影响因子公布,提供完整版下载。 【全名单】-2022 JCR期刊影响因子.xlsx
2022-7-2 16:55

认识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又到一年毕业季! 本届毕业生属于2019级入学,实验室共招收了20名硕士,18人为推免生(本校9人,外校9人,各占50%),2人通过招考进入实验室。除2人进入博士阶段继续深造外,其余18人顺利完成论文答辩,以硕士毕业生身份进入工作岗位。4人去了国内军工企业,华为2人,中兴通讯2人,海康威视2人,其他8人分别去了蚂蚁、 ...
2022-6-17 15:56
全部博文
教坛论剑
问道研途
科海拾零
师生杂谈
人生百味
探地寻油
岁末集思
闻图思学
网事如烟
人物纪事
团队建设
基金小议
论文投稿
桃李春风
合作交流
学子之声
毕业箴言
不明觉厉
所闻所见
大咖寄语
经典收藏
母校记忆
校园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