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兴趣
彭真明 2023-8-21 12:49
作为一名本科生,不太可能确切地知道自己所关注的领域。很可能,你仍在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没有一点想法,那么,在发现兴趣和寻找机会的过程中,可能会让你感到无从下手。 以下是一些相对中肯的建议,也许对低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有用。 尝试规划你的兴趣! 要想弄 ...
个人分类: 问道研途|4914 次阅读|没有评论
廖志敏:西南石油学院忆旧诗词十一首
热度 1 彭真明 2023-8-5 08:56
西南石油学院忆旧诗词十一首 作者:廖志敏 游杜甫草堂 才去峨眉岭上霜,又来昭烈谒侯堂。 濛濛烟雨隐楼阙,盛夏谁知天也凉。 八面旅人蜂聚此,庙游祠赏不匆忙。 源源鼎沸嘈声里,各讲聪明诉肚肠。 雨中登峨眉山 雷洞坪前尽解颜,雨中攀上倍辛艰。 晚餐磨芋佐黄酒,佳友倾谈 ...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120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老马迷图”博客访问量突破1000万啦
热度 9 彭真明 2023-8-4 15:00
这个推文其实是自己迫不及待的一次“骚”操作。 “老马迷图”已走过13个年头,原创博文超300篇,其中近200篇被科学网精选,多篇置顶,国内多家主流媒体转载;受邀为多个高校、院所做有关研究生导学、网文撰写培训和专题讲座。2018年入围“第三届全国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评选,网络育人个人事迹被中国科学报 ...
个人分类: 网事如烟|9706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度 9
推免生联系导师,为什么没收到邮件回复?
热度 2 彭真明 2023-7-31 15:27
全国各大高校夏令营差不多已经结束,但“九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推免生联系导师,没有得到回复,这个原因其实是多方面存在的,而且每个学生、导师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每个学生可以联系N个学校,N个导师。达成意向后,学生可以在教育部研招网选定3个志愿,选定的学生最后是否确定所选学校,看教育部研招网 ...
个人分类: 问道研途|699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陈章:不负韶华,逐梦报国
热度 1 彭真明 2023-7-23 12:02
——实验室2012届毕业生陈章荣获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7月20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工局等6部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电子科技大学成像探测与智能感知实验室2012届毕业生、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陈章 ...
个人分类: 问道研途|206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研究生阶段是否做得好,关键在研一
热度 7 彭真明 2023-6-22 16:03
导师普遍认为,现今硕士研究生科研训练时间十分有限,研究生阶段做的好不好,关键在研二,理由是研一全程上课,研三找工作和撰写毕业论文。因此,研二才是做事的黄金时段和关键阶段。在以前,我也认为是这样子的。经过近5年的双校区学生培养实践经历,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和认知。 研究生阶段做的好,能出好成果的,并 ...
个人分类: 问道研途|7907 次阅读|18 个评论 热度 7
找个“好”工作的逻辑
热度 1 彭真明 2023-5-22 12:33
前段时间,邀请了两位在华为海思工作了15年以上的大师兄,给实验室在读同学开通线上交流与分享,两位都是实验室最早毕业的学生。分享预设了问题,提前收集在读学生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包括:哪个行业属于上升期;如何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研究生阶段的课题及知识如何与未来工作接轨;走入社会与在校读研有什么差异;作为 ...
个人分类: 问道研途|6590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回顾2022
热度 1 彭真明 2022-12-30 13:16
这一年,出差很少,算起来全年三次。最后一次是长沙出差,经历了三年里唯一一次三天集中隔离,回来就全面放开了。经历也是人生阅历,没有后悔。 不管如何,这一年值得回顾,值得记录。 团队顺利送走了20名毕业生,博士生1人,硕士生19人,1名博士后期满出站。毕业 博士 进入中科院继续博士后研究工作。硕士生除1人 ...
个人分类: 岁末集思|272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哪些人想读博?
热度 3 彭真明 2022-12-14 22:35
首先申明,这个问题与“哪些人适合读博”并非同一层次的话题。如果读博的动机是为了科学研究,则可能需要讨论的是“是否适合读博”这个话题。可以肯定的是,读博的动机,是想获得“博士”学位,而与未来是否真正从事科学研究,并无直接联系。 为什么想谈“哪些人想读博?”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太多的学生发来邮件,想 ...
个人分类: 师生杂谈|6358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3
开题:创新点如何凝练
热度 1 彭真明 2022-12-2 10:36
开题环节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学位论文的创新点提炼了。由于创新点概念的模糊性,因此科研人员或研究生在提炼创新点时,要么发挥空间太大,要么不知有何要求。 首先,研究工作本身有创新,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如何提炼创新点,即创新点是论文工作创新的一种归纳,而不是编造的虚无缥缈的东西。提炼创新点时,除了要求强调 ...
个人分类: 问道研途|913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9-22 1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