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男性健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杜江平 讨论男性健康问题

博文

新生儿睾丸扭转

已有 651 次阅读 2023-12-12 10:50 |个人分类:泌尿男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生儿睾丸扭转

        新生儿睾丸扭转(neonatal testicular torsion,NTT)又称围生期睾丸扭转,大多发生于宫内,可能存在胎位不正、多胎分娩、产伤、产程延长等诱发因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家长很难早期发现,容易误诊、漏诊,睾丸坏死率极高。因此,NTT应当引起临床医生及家长的重视,及时诊断并干预,以挽救睾丸、避免发生睾丸萎缩。

        NTT的病因尚不明确。复杂妊娠、出生体重大、臀位产及提睾反射过度活跃可能与睾丸扭转有关。同剖宫产相比,顺产新生儿睾丸扭转占比高达91.7%。NTT也有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此外,新生儿易发生鞘膜外扭转,原因在于睾丸鞘膜呈钟锤样畸形,使得睾丸连同附睾在鞘膜内活动度增大,外加提睾肌过度收缩,使整个睾丸、附睾及狭小的鞘膜囊一起扭转。

        根据发生时间,NTT可分为产前扭转和产后扭转,发生率1/7500,约72%发生在产前。国外有学者根据NTT的临床特征判断睾丸扭转的发生时间,并将NTT分为5种类型,第1类睾丸扭转发生在产前数月,患侧隐睾或小瘤样睾丸;第2类发生在产前数周,阴囊内可及无痛性质硬肿块,较对侧睾丸偏小,阴囊无红肿表现;第3类发生在产前数天,阴囊内可及无痛性质硬肿块,大小同对侧睾丸类似,阴囊无红肿表现;第4类发生在产前数小时,可有阴囊急症表现,如阴囊红肿、疼痛等;第5类发生在出生后。NTT患儿睾丸丢失风险极高,严重者可能发生内分泌功能不全,其中产前睾丸扭转约有95.7%失睾率,产后睾丸扭转失睾率约92%,即使选择保留患睾,术后晚期萎缩的风险仍较大。目前对于产前睾丸扭转少有成功救治报道。

        睾丸对缺血的耐受性极差,是否成功保留睾丸取决于扭转时间长短和程度,时间越短、程度越轻,睾丸保留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关键。超声在NTT的诊断中意义重大,有研究认为新生儿期超声检查的敏感度可高达100%。急症型NTT的超声表现可与年长儿睾丸扭转一致,影像学显示睾丸增大,回声纹理混杂,并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中显示睾丸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此外,超声也可以评估睾丸扭转后坏死程度,即从扭转睾丸实质中观察液化坏死区域来判断坏死程度,如剪切波弹性成像可从硬度方面与正常睾丸比较,判断坏死程度。需要与NTT鉴别的疾病有睾丸肿瘤、睾丸附睾炎、睾丸附件扭转、嵌顿疝、阴囊血肿等。因此,对于非急症型NTT,尤其患睾质硬有小瘤样改变时,需要与睾丸肿瘤鉴别;急症型NTT需与炎症性病变鉴别。

        目前国内外对于NTT的治疗策略仍存在诸多争议。由于新生儿麻醉风险高,产前睾丸扭转几乎无成功救治的案例,反而可能增加阴囊切口感染风险,部分学者反对急诊手术探查;也有学者认为NTT应急诊手术,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睾丸存活率,同时可以探查对侧睾丸,减少双侧睾丸扭转的可能,避免发生双侧睾丸坏死、导致无睾症。国内有学者推荐早期急诊手术探查,同时行对侧睾丸固定;此外,随着麻醉技术的进步,新生儿急诊手术并不会明显增加风险和难度。因坏死睾丸于阴囊内有感染、恶变等风险,建议单侧NTT切除坏死睾丸,但不论单侧还是双侧NTT,都需结合家长意见决定是否切除,避免产生医疗纠纷。双侧新生儿NTT临床罕见,多为个例报道,目前较一致的意见为需急诊手术探查,对于双侧坏死的睾丸建议保留,以保存睾丸的部分内分泌功能。目前已有将茶多酚、己酮可可、维拉帕米等药物用于减少睾丸扭转对侧睾丸损害的报道,但尚未用于人体,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手法复位,因具有不确定性,是否可用于NTT患儿目前尚不明确。

        综上,NTT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异性表现,失睾率极高。NTT多发生在产前,生后可无明显症状,即使有阴囊急症表现,因新生儿对疼痛的敏感性差且不能明确表达,很难早期发现,患儿家长及产科、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应当重视新生儿阴囊及睾丸情况,当发现阴囊颜色异常改变、肿大或局部有触痛时,需考虑睾丸扭转可能,及早发现、及早手术,以挽救睾丸、避免晚期萎缩。

        本文节选于网络公众号文献,如有侵权,请告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404-1413502.html

上一篇:[转载]性早熟的诊治
下一篇:曾经的“韵目代日”
收藏 IP: 183.197.7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1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