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蒋迅
华裔宇航员焦立中 (Leroy Chiao)
说起焦立中,这是一位在载人航天业内无人不晓的人物。在他15年的宇航员生涯中,四度升空、六次太空漫步,是迄今为止惟一一名担任国际太空站站长的华裔宇航员,第一位为总统选举从太空投票的宇航员,也是在太空一次性停留时间最长的美国宇航员之一。还有,他是第一位访问中国航天员中心( Astronaut Center of China )并与杨立伟见面的美国航天人。
焦立中的父母和他的童年
童年时的焦立中
1960年8月28日,焦立中(Leroy Chiao)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Milwaukee, Wisconsin)。不过他们一家早就搬到了堪萨斯州威奇托市,然后在1967年又搬到了加州。所以,他是在硅谷的丹维尔市(Danville, California)长大的。为了让孩子能尽快融入主流社会,他的父母决定把家安在美国当地人聚集的地区居住。至今那里仍然是以白人居多(86%),亚裔只有9%。又由於他的生日在8月,所以他总是在班里最小的。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小时候受到的不公对待比较多,到了高中他才渐渐摆脱掉当地孩子不断来挑衅找茬的苦恼。而且他在成长中学会了对他人的宽容。他特别能在这样的环境里自我调节。他喜欢和小朋友一起去湖边去放小船、抓蝌蚪,也会跟父母去爬山,附近有硅谷的最高峰大菠萝山(Mount Diablo)。他记得到金门公园参加长跑,著名漫画家盖锐·拉尔森也每年参加一年一度的长跑。他还记得在丹维尔第一次吃到了墨西哥饭,他总是在正餐开始前使劲地吃土豆片,结果到真开始吃得时候都已经饱了。
焦立中和他的父母及两个姐妹
请允许我在这里说一说焦立中的父母,因为我们可以从他父母,特别是母亲的身上看到他们对他的影响。焦立中的父亲焦祖韬(Tsu Tao Chiao)是山东东明县焦楼镇焦楼村人,母亲朱青筠(Cherry Chiao)则出生在青岛,在苏州长大。二战期间他们各自到了台湾,在那里相识,相爱并结婚。1950年代初,他们在台湾上完大学,申请到美国罗德岛大学留学。在罗德岛,他父亲一切顺利,拿到化工硕士学位后就在克利夫兰找到了工作。而他的母亲则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化工系系主任仅仅因为她是女性就拒绝给她助教奖学金。当时整个化工系都没有一名女生。她不得不进入化学系,攻读有机化学学位,同时选修化工系的课程。在一门化工自动控制的课程里,她的成绩甚至比同班化工专业的学生还高。就这样,她一年后就取得了有机化学的硕士学位。一位教授终於被她感动,主动给她提供奖金,希望她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是她还是决定跟随丈夫一起到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在克利夫兰,她仍然因为性别而无法找到研究性质的工作。有一家化工公司只让她当一个初级实验员。她一年后决定辞职,因为她渴望做一名研究工作者。她最终在堪萨斯州威奇托市找到了一份研究工作,不过她仍然因为性别而受到困扰。
焦祖韬的专业是纤维和纤维复合材料,他因此得到了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的一个职位。全家就是在这个时候搬到硅谷的。在那里,焦祖韬还担任过美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委员会研究员,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NASA和欧洲宇航中心的顾问。而母亲在抚养三个孩子的同时,继续工作。等孩子们都相对独立后,她又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去攻读材料科学和工程学博士学位及一个化工副科。这时候她已经离开学校14年了,而她又要求自己在同学中是最棒的。她学习非常刻苦,终於在1973年完成了全部课程,1976年5月取得了博士学位。这时候,焦立中已经16岁了。
小时候的焦立中并不显得特别聪明,不过他对机器有一种痴爱,特别善於摆弄和修理机器。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飞船11号”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站在了月球上。不到9岁的焦立中邀请了两个小夥伴鲁斯和迈克。那天很热,家里又没有冷气。他父亲把黑白电视放在后院。他通过电视看到了全过程,亲耳听到了阿姆斯特朗说“鹰号着陆成功”。那个景像他一辈子都忘不了。那天,他他知道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从此以后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所以他开始产生了当宇航员的梦想,而且这个梦想从此深藏在他的脑海里。“既然别人可以这样做,我也可以这样做。”父母看出他喜欢飞机火箭,就为他买了许多飞机、汽艇模型和模型火箭。他和小朋友一起在车库里动手组装这些模型。有一个模型是一个指令舱,还有一个悬挂式滑翔翼几乎就真的能用了。万圣节的时候,他穿的是用硬纸箱自制的宇航服,还在胸前装上了控制模块,唯一缺的是一个宇航员的头盔。他的父母以为他只是玩玩,并没有意识到儿子已经有了飞天的梦想,因为他从来是一个务实的人,这些举动不像他。他们认为念书最重要,小孩一定要念好书,要上大学。在让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的同时又鼓励他们要像美国孩子那样有远大理想。有一段时间里,焦立中的数学成绩不好,因为那时候学校搞了一个“开放学校”(open school)计划,学生们可以自由选科目。他喜欢科学课,还得到了学校的科学褒奖,但是他忽略了不用动手的数学课。他的父母看到这一情况后非常焦急。强迫他完成数学课的所有要求。在一个亚裔家庭,不好好学习是行不通的。从此以后,他一直是一名好学生,抱定了目标要上好的大学。父母还教育他要走出独立的人生道路。所以他在16岁的时候就到麦当劳打工。即使是在麦当劳打工,他也不放弃学习。他特别注意到麦当劳店是如何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事物安排得井井有条。到他后来成为工程师时回忆起来还是这段经历觉得非常有益。
上学和NASA之前的经历
1978年,焦立中高中毕业,他进了加大柏克莱学习化工。1983年获得化工学士学位。同年他转到加大圣巴巴拉分校攻读化工研究生课程,1985年获得硕士学位。虽然学的是化工专业,他仍然怀着宇航员的梦想。在美国,宇航员分两类:一类是军队培养出来的,他们一般是大学毕业;另一类是学化工或医生等专业的。如果不是军队培养出来的,那申请人的学历就显得很重要,能够念到硕士和博士就显得很重要。1986年,已经获得了硕士学位的他就大胆地向NASA递交了宇航员申请书。但因未完成博士学业及没有工作经验遭到拒绝。当时申请的有2500多人,最后录用的只有23人。1987年焦立中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后,焦立中并没有像第一次那样急冲冲地再次申请,他决定先为自己积累一些经验。他先回到硅谷,进入美国赫克赛尔公司(Hexcel Corporation),参与研制太空复合材料、治愈模型和有限元分析。 他还参与了赫克赛尔公司与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一个合作项目:完全用先进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实用的光学修正精密区段反射器,为未来太空望远镜的改进提供技术。
1989年,焦立中转到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工作。参与纤维缠绕和厚截面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的加工制造的研究。他开发了一项用于石墨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机械治愈模型。1990年,他已被列入世界科学工程名人录。他还学习了飞机驾驶技术,积累了2600多小时的飞行经验。
1990年,已经取得学位和工作经验的焦立中决定再次冲击他的宇航员梦想。七个月后,他被通知去休斯顿面试,又过了四个月,他最终脱颖而出,他成为了美国宇航局23 名新太空人之一。
焦立中回忆了他当年的考试。他认为,一个人首先必须非常健康,因为大多数申请者最后由於身体因素被筛下来都是由於心脏或视力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心脏方面,即使你只有那么一丁点问题都不可能成为宇航员。此外,NASA 还会要求你做一系列的测试来评估你的心理素质是否符合上太空,其中包括笔试和面试。宇航员不能有幽闭恐惧症,这也是NASA 在面试候选人时要求证的:通常面试的人将被关在一个大袋子里,拉上拉链,通过心电图监视候选人的心跳等状态,“我猜想他们只是想看看我们会不会疯掉”。焦立中对此适应良好,他几乎在大袋子里睡著了,“因为袋子里很好,又暗又静”。 现在视力方面的要求相对没那么严格了,他申请当宇航员那时,视力要求是裸视为20/100(相当于0.2),矫正视力为20/20(1.0),而现在他们已经放宽到20/150(0.125)。作为一名华裔,他丝毫没有感觉到这个身份会是一个障碍。那时候他甚至已经应第五工业部(即兵器工业部)的邀请在华讲学过了。NASA并没有介意。事实上,所有在美国长大的华裔都认为自己是美国人。“NASA 一定会选择最优秀的人,我只是担心自己的履历是否能足够优秀到令我在那么多申请人中脱颖而出。 ”
1991年7月焦立中在31岁的时候进入美国航空航天局接受训练,并于次年7月通过严格甄选与考核,如愿以偿成为一名正式宇航员。他回忆道:“我非常幸运,真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焦立中在NASA的十五年
焦立中成为一名正式宇航员
焦立中又经过了一年的飞行训练。然后顺利得到了执行任务的指派。那是一次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任务。为此他又经过了两年的针对性训练。
1994年7月8日,34岁的焦立中首次搭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执行STS-65任务。他因此成为NASA第196位获得“太空出差”机会的宇航员。那个时候还没有国际空间站。NASA把微重力实验室建立在航天飞机的有效载荷舱里。那次15天的太空之旅,他们轮班每天工作12小时,一共做了80多项有关材料和微重力下的生命科学实验。虽然是第一次上天,他没有想到害怕,因为是他想做的事情,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而且在针对性训练中,他在太空中要做的每一件事都一清二楚。要说他在航天飞机发射前一点也没有想到发射时会出现“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场面也不是事实。但他更担心的是发射以前会出的一些事情,比如交通事故,那他就不能去了。这样的事件确实发生过。所以真到发射的时候,他一下就如释重负了。在太空中他没有错过欣赏美景的机会:“太空非常好玩。…看地球的感觉非常好,地球是漂浮的。”如果让他把在太空中的种种经历排一个队的话,他首选太空漫步。
1995年,焦立中又被选为“奋进”号航天飞机的STS-72任务组。这一次他被选为太空漫步的宇航员,为次他又经历了一年训练。1996年1月11日,“奋进”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他身穿新改进的美国宇航服两度到舱外演示测试一些将用于组装国际空间站的技术并检查新宇航服的保暖性能。因为这个造价2500万美元的宇航服是新的,他还有点担心宇航服会不会出问题。他为自己成为第一位执行太空漫步任务的华裔而自豪。
即将在STS-72任务中执行太空行走的焦立中和丹尼尔·巴里(Daniel T. Barry)
对第一次太空漫步,焦立中最初的感触是:穿着宇航服,他觉得宇航服非常坚硬,使他的行动有点笨拙,动手指头、动手臂或抓什么东西都要用力气,必须慢慢来,做太快的话手就会不听使唤了。特别时当有很多小事情要做的时候。他说,在地面上练习的时候自己知道不是真的,但在太空中做事的时候自己知道做的事一定要做好,不能失败,所以有压力。在宇航服里,宇航员会听到有风的声音,这是设备不断将氧气打到你脸上的声音。当然最大的感触还是,当漂浮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四周的一切如梦似幻,就像是在梦里一样。在太空舱外看地球,地球好像一只球。他也会有一撒手就掉到地球上去的想发。在一次太空行走时,他走到了空间站的最后端,地球正好就在他的脚下,感觉好像是被吊在阳台上,然后你就会发觉你自己心里在说,“嘿,我要掉下去了,我要掉下去了”。这种情况回到地球后又会发生,不少宇航员开始很不习惯,总觉得随手扔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会漂浮在空中,而不是掉在地上,於是他们常常会砸了杯子或者是丢了笔什么的。但总的来说,他觉得漂浮是种很舒服的状态,“你会感觉非常自由。”这次任务中,他共绕地球142圈,飞行370万英里,并进行了两次6个半小时的太空行走。“我的第一次行走,是永远不会忘的,对我来说印象非常深刻,大概持续六个半小时,打开舱门、爬出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激动的时刻,在我的太空服里感觉自己开飞机一样,非常激动。 我第一次的时候,有这个感觉就是这个地球如此之小,如此特别的一个地方,从太空当中看地球是篮球的,看月球好像毫无生命的,我们在地球有生命的地方生存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那时觉得自己也像一颗太空里的卫星!”
第三次任务是2000年10月11日“发现者”号航天飞机的STS-92航班。这一次距离上一次有四年的时间,但焦立中为这次任务做了三年的准备。他还“忙里偷闲”,把婚礼办了。这是一次里程碑飞行,因为它是航天飞机的第100次飞行。刚刚结婚1年的焦立中戴著结婚戒指飞往太空。荷兰裔妻子卡伦把照片、私人卡片和准备在太空中开启的信件转交给焦立中,并且还准备了一个‘关怀礼包’,其中有他最喜欢吃的零食和照片等作为礼物。在为期十三天的任务当中,重头戏是装配“国际太空站”,七位宇航员从地球上搬来重达九吨的Z1支架,作为太空站八扇太阳能板的基石,Z1同时包括四个大型回转仪,当太空站绕著地球回转的时候,它可发挥控制太空站方位的重要功能。Z1一并含带两套通讯系统,一个向地球转播现场的录像画面,另一个可让地球上的科学家观察国际太空站所做的实验。在这次任务中的最后一项工作,是安装一具重两千磅的圆锥形舱门接合器,当航天飞机下次造访时,可做为两者接合的另一个舱口。美国宇航局还替这次飞行安排30小时的“太空漫步”(EVA),由两组人马到舱外进行国际太空站的装配工作。焦立中主要负责电子设备实验室的飞行软件校验工作、全体人员的装备、训练和飞行数据的文件汇总等。焦立中在这次任务当中一共出舱两回,共计十三小时又十六分钟。
焦立中和宇航员威廉·麦克阿瑟(William S. McArthur)在“发现者”号航天飞机上
从1990年开始,焦立中三次乘坐航天飞机升空,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因而得到了NASA的赏识。所以NASA再一次选他参加“远征”10号(Expedition 10)队伍,于2004年10月飞国际空间站。这个任务与前三次有很大不同:航天飞机因为“哥伦比亚”号的失事已经停飞,他必须改乘俄国的宇宙飞船;而且在空间站里跟俄国宇航员一起要驻扎半年多。为了这个任务,他几乎是在执行完STS-92任务之后立即开始训练。开始时学俄文,必须到流利的程度,因为他要做站长。他把自己学成俄语归功于自己的双语背景。俄语虽然很难,但学起来也很有意思。他先在俄罗斯待1个月,然后又来休斯敦待1个月,就这样在俄罗斯和休斯敦之间来回穿梭。后来证明学习俄文非常重要,因为虽然在空间站里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他发现他的俄罗斯同事们讲俄语更自在一点。 此外还需要学习国际空间站的操作系统和知识。
2004年10月13日是华裔征空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焦立中搭乘俄罗斯“联盟号”宇宙飞船从哈萨克贝康诺太空中心升空,进驻他参与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担任站长,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空间站站长,也是第一位亚裔站长。虽然焦立中是第三位进入太空的华裔宇航员,但他是国际空间站首位华裔站长。焦立中也为自己的这个特殊身份感到荣耀,在担任站长期间,他用“山东”作为自己的呼叫代号。 “当时每个人都要有一个呼号,想到父母出生、成长的地方都在山东,我便用了这个代号。”
焦立中在空间站的工作和生活紧凑而繁忙。他说每天大约要工作12个小时。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和地面控制中心开电话会议。实际上,整个工作计划是在升空前就详细制定好的,精确到秒,所以每天的工作内容很明确。晚上结束工作之后,他们向地面汇报。在他们睡觉的时候,地面控制中心依据具体情况作出及时调整,第二天早晨就有调整过的工作计划了。除了对空间站进行日常维护之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做科学试验。焦立中说:“在空间站最有收获的工作就是开展科学研究、做试验,因为这些试验是无法在其他地方完成的。”比如,有一个是给医院用的实验:他们互相做身体检查。这可以说是为将来火星之旅做准备的。万一宇航员在太空中生病,他们必须远程在医生的指导下做自我检查。
焦立中还有过两次出舱做太空漫步的修理和安装任务。与前几次不同的是,他是穿的俄国的宇航服“海鹰”(Orlan)。两次行走近10个小时。
焦立中在跑步机上锻炼
对一个长期在失重状态下生活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对骨骼的锻炼。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每天有两个小时做运动。空间站上有有很多锻炼器械:脚踏车,跑步机等。在太空跑步是他们那次任务的一个实验。NASA 为焦立中宇航员研究了一种新的太空跑步方法 ── 跑步机上附有松紧带,松紧带穿过宇航员的背使宇航员始终不脱离跑步机(TVIS),“这种方法好像让我扛著两个哑铃跑步”,焦立中这样形容。在肩膀上的带子会把他的皮肤磨破。即使这样等他回到地面后也还要调整一两个星期。其实焦立中根本就是一位体育爱好者,焦立中喜欢体育运动,如:开飞机、滑雪、打蓝篮球、踢球等。平时没有执行任务时也经常跑步,每周跑三四天,每次3-6公里。他常自嘲说由於腿短,所以跑得慢。后来结婚后他就和太太一起跑。但正是因为他平时跑步,所以他在空间站上跑步就是小菜一碟了。
2004年11月2日是美国总统大选的日子。焦立中又创造了一个新的航天记录:他在太空中完成了投票,成为在太空中完成总统选举的第一位美国选民。焦立中表示:“这对於我自己来说是一件小事,但是它却有著重要的象征意义,这表明每一张选票都是有价值的。”在投票前的那个周末正好是美国的万圣节。孩子们是不可能去他那里要糖了,他正好认真思考,做出选择。最后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然后通过计算机把加密了的的选票发到休斯顿宇航中心,然后再由宇航中心转送到选举办公室。不过,他不是第一位在太空中投票的美国人,因为1997年美国宇航员大卫·沃尔夫就曾经在太空中投过票,不过那次只是克萨斯州的一次选举。
焦立中拍摄的长城照片
虽然酷爱太空,但焦立中显然还是更热爱自己的家园。他说:“每当我俯视地球,它看起来是如此美丽和鲜亮,生气勃勃。我最爱欣赏晚上的地球,可以看到城市的灯光,还有风云雷电,如同一幅漂亮的图画。我有时候还会梦见自己回到了地球。”
他在国际空间站上拍了一万六千张照片(另有一说法是二万四千张)。焦立中在国际空间站里找到一处窗口,可以俯瞰太空,他的多数照片都是透过这处窗口拍摄的。在美国休斯敦约翰逊航天中心一个研究小组的帮助下,他根据国际空间站的位置、地球天气情况和阳光照射角度等因素,确定了拍摄的对象。拍摄时需要一手牢牢抓住一边墙壁上的扶手,一边设法将照相机的镜头紧紧贴近窗口,然后观察镜头内的影像,看到美丽的景色就迅速按下快门。他用的是数码相机是柯达760C,相机镜头焦距是800,又加了一个2倍增距镜,所以相机镜头焦距相当于1600。他说自己没有看到长城,有一些线条,但他不能确定是什么。其实他拍到了长城。武装了长焦的数码相机真是比肉眼强多了。焦立中在太空中拍摄过一幅埃及纳赛尔湖在阳光下闪烁的美景。在水面反射阳光的作用下,纳赛尔湖看上去散发著烁烁的光芒,焦立中说这种景象被宇航员称作是“太阳反辉区”,他回忆说,正当湖面反射出阳光的那一刹那他按下了快门,这时的纳赛尔湖看上去就像是液态金属。此外,焦立中拍摄的最多的就是月球,他最爱的作品就是一轮满月悬在地球大气层的边缘的景色。
在太空中生活与在地球上最大的不同是失重。除了锻炼身体时要有特殊设计外,还有很多不便。比如在空间里上无法洗澡,只好用毛巾和医院里给无法起床的病人使用的那种肥皂搓。所以他回到地面后最希望的就是痛快地洗一个热水澡。再有,在太空中睡觉是睡在睡袋里面。由於没有地球引力,人睡觉时都是处於最自然的姿势和状态。不过,由於没有枕头,刚开始时会不适应。吃的食物都是塑料包装,需要加水后才能吃。他风趣地说:“在空间站里各种食物都有,但是都没有中国菜好吃。”
在空间站上度过了三四个月后,焦立中开始想回到地球了。在漫漫的太空里,焦立中依然会产生强烈的思乡之情,“在太空里我最想念的就是家人和朋友,我想念地球上的树木、花草、动物,我想念树木的气味,想念土地的触觉,我把这种想念归结于人的本能”。妻子早就为他准备好了精神食粮。她准备了一个特别的太空“关怀礼包”,其中有他最喜欢的零食和照片等。 焦立中说他最想携带的是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包括电影、歌曲、戏剧以及相声。平时他可以通过有电话和电子邮件与家人保持联系。虽然见不到真人,但可以有视频和照片。NASA还给他们准备了电影,DVD,电子书,可以帮助他度过休息时光。
北京时间2005年4月25日早晨6时08分,一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降落在哈萨克斯坦阿尔卡雷克市,标志著首位华裔太空站站长焦立中长达六个半月的最后一次太空之旅的结束。
返回地球后,他被任命为休斯敦太空中心宇航员办公室“舱外漫步”主任。在这个岗位上他只工作了几个月后就决定退役,从此完全终止了他的宇航员生涯。
不过,焦立中一直以不同的方式保持着与NASA的合作关系。他担任位於休斯顿的国家空间生物医学研究所(National Space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用户组的主席,而这个机构就是NASA在1997年创立的。2012年,NASA决定在未来五年里继续与这个研究所合作。焦立中领导的用户组由现役和退役宇航员以及飞行外科医生组成,目的是监督其研究项目的重点放在宇航员的健康和安全上,特别是在长时间飞行中的需要。奥巴马进入白宫后,曾经成立了一个著名的“奥古斯坦委员会”(Augustine Commission),评估NASA的载人飞行的现状,未来和规划的可行性。焦立中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
焦立中多次受到NASA嘉奖,其中包括4次荣获太空飞行奖章(NASA Space Flight Medals,2005年,2000年,1996年和1994年),两次获得特别服务奖(NASA Exceptional Service Awards,2000年和1996年)4次获得个人成就奖(NASA Individual Achievement Awards,2004年,2003年,2002年和2001年),2005年杰出成就奖,2004年加倍努力奖(NASA Going the Extra Mile Award),两次NASA集体成就奖(NASA Group Achievement Awards,1997年和1995年)。他还获得了国际航空联合会的(Korolev Diploma,2002年),(Komarov Diploma,1996年)和(De La Vaulx Medal,1994年)。1995年,加大圣巴巴拉分校授予他杰出校友奖(Distinguished Alumni Award)。美国亚太裔传统协会授予他2005年科学与技术奖(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ian Pacific American Heritage Association Award)。美国泛亚美商会授予他2003年优秀科学与技术奖(Excellence Award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年,他入选《A杂志》的1990年代最有影响的亚裔一百名美国人。1996年,他被加大伯克利和圣巴巴拉两个分校邀请在工学院毕业典礼上做主题演讲。1990年,他的名字入选名人录(Who's Who)科技部分。1989年,他被邀请编写国际百科全书中复合材料部分。
创业的道路
2005年12月,焦立中从NASA退役。虽然他从小就有登月的愿望,但阿波罗计划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即使NASA将来又想实施登月计划,恐怕也难以轮到这时已经46岁的他了。对他来说,15年的NASA经历是他的一笔巨大财富,急流勇退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还有一条考虑是家庭的因素。他这时已经结婚多年,现在也到了该要孩子的时候了。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与妻子儿女在一起。这样的亲情人人有之。可喜的是,2006年12月,他太太一下生两个小孩,一对龙凤胎。
焦立中开始走上创业的道路在事业上,他做了不同的尝试。其中有一些是与私人公司进行合作,他希望与他人一起完成一个私人太空旅行的项目,为以后开发太空旅游业,或者是为私人的太空研究工作做准备,他们也希望通过对技术的更新来降低太空之行的费用,使得更多人可以体验这种奇妙的经历。2006年2月,焦立中加盟美国SpaceWorks Enterprises。他协助公司搞空间探索商业化。同年8月,他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任首席教授(两年)。
这年7月,航天法律专家亚塞·杜拉(Arthur M. Dula)博士找到他,使他接受了王剑钻石公司(Excalibur Almaz)执行副总裁的职务。这家公司在曼岛注册,集中了俄国、美国和欧洲等国人才,设计出自己的载人舱,也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他们希望竞争太空旅游的市场,让有兴趣的游客能花十几万美元即可使常人实现太空旅游梦想。但它不幸未被NASA载人航天计划选中,也未能实现2013年把人送入太空的目标。2012年1月,他离开了王剑钻石。从2006年12月到2011年12月,他在加拿大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InNexus Biotechnology任部们主任,这家公司的结果更不好。受到挫折的他没有退却,反而更加坚强了创业的道路。2012年7月开始,他又到一个新的创业生物技术公司Diomics Corporation担任CEO。他还在莱斯大学和贝勒医学院任兼职教授。
焦立中寄语青少年
对於少年儿童,焦立中想说,最重要不是做宇航员,最重要是你要想到自己做什么事情,然后要仔细去做,念书念的要好,然后必须要有一个梦想。他认为,凡事“最重要的是要有梦想,无论在学校读书还是走向社会,都要清楚自己想做什么,然后努力去做”。但他不认为成人应该替孩子制定这样一个目标。他对宇航事业确实有一种热情,但是他说会鼓励自己的一对龙凤胎寻找他们自己内心的激情所在,什么都好。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这里继续阅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0 0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