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jianguo531 聊聊感触、搞点学术、发发牢骚

博文

中国需要文化创新

已有 2520 次阅读 2015-4-26 09:43 |个人分类:观点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 style, 民族, 文化创新

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思路创新,创新发展等等在中国早已都被大家所熟知。记得当年考研政治里有这么一句话,“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当时记忆犹新。这些词汇早在很多年前就被提出。甚至有的关于创新的词汇都已经让人感觉毫无新意,甚至有点烂的感觉。创新概念及其重要性的提出使中国近20年来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是,我细细数来,我们的创新的是否还有不足的地方。在近十几年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中,我们对于科技创新的理解和实践较多,但是对于文化创新的行动却乏善可陈。

近些年来,我国在众多科技领域都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比如大推力火箭的新型液氧煤油发动机,蛟龙入海,大飞机,薛其坤的反常霍尔定律,潘建伟的量子传输等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进行项目申请和奖励评审的时候也都主要侧重于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从政策引导和考核等多方面都极大的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当然,由于我们前面挖的坑太大,所以现在还在处于追赶的过程中,与最顶尖的创新国家还有一些差距。但是,与技术创新日渐盛隆相比,中国的文化创新做的很不够。现在我们提起美国就知道迪斯尼乐园,好莱坞,《猫和老鼠》等。提起日本就知道,日本的动画片,生鱼片,清酒,榻榻米等。提到中国我们想到的是熊猫,功夫,长城,姚明,孔子学院。

记得两三年前,美国人出了个电影叫《功夫熊猫》,这个电影在美国的票房很一般,但却在中国火的不行。为什么?因为那是典型美国文化的熊猫,虽然他将中国最亮的两个文化标志组合到了一起。但是也脱离不了山姆大叔的身影。我看了这部电影。很幽默,但是回头细细想来,《功夫熊猫》不应该是中国人制作的电影才对嘛。一个美国人用中国文化标志创作的电影,却在中国很流行,很不可思议,但是细细想来从根本上看,这部电影仍然是一部向我们宣传美国文化理念的影片。都说我们有5000年的文化传承历史,但是我们缺乏创新的宣传手段和思维。我们想象中的文化强势与现实中的创新弱势直接导致了这一结果,这一点很让我辛酸。美国的动画片让我们知道了美利坚民族的幽默,大片让我们知道了美国的发达的科学技术。日本的动画片让我们了解了日本民族的危机感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呢?熊猫代表什么?功夫代表什么?姚明代表什么?孔子学院又代表什么?如果熊猫代表了友善与包容,那么功夫是不是代表了暴力?

我们需要用一些创新的东西去阐释一下这些文化符号背后的内涵,这些内涵才是真正的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国内还好,这些年我们逐渐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记录科教类的节目:《再说长江》,《沿海行》,《舌尖上的中国》,《第三极》等等。这些优秀的文化宣传类的节目应该最终要走向海外,让国外的人知道这些,这样才会真的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9327-885252.html

上一篇:中国幼儿教育与西方的差别
下一篇:研讨会的报告越多越好?
收藏 IP: 114.212.124.*| 热度|

2 刘丽丽 徐向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8: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