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lang 群处守口,独处守心。lilang911@126.com

博文

做事做人与做学问

已有 4717 次阅读 2013-12-30 18:1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做事做人与做学问

                           ----------致实验室我的学生们

   人类始终充满竞争,有人的地方就有残酷的竞争,适者生存,谁早理解这话的真正意义,并付诸于行动,谁就越有可能成功越早。

我们做一件事,参加一次比赛,都是要用作品说话,具体到实验室来说,就是要用论文、专利、好的项目申请书、软件作品等来表现。一等奖获得者在领奖台上的瞬间笑容,那是台下长时间努力的结果。

我们现在做的密码算法,如果想做得比别人更好,我们就需要了解全世界在这个方向的顶级研究专家与研究机构,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公平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了解到顶级团队所做的工作,并且我们要时刻追踪自己研究方向这个小领域内顶级学者的研究工作。只有充分了解别人做到了什么水平,我们才有可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所以,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是同学们入门时必须写的文章,通过综述可以让自己研究的思路清晰,找到别人的缺点或别人还没做的研究点,然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做的研究工作。

一个小方向往往有很多文献,我们要善于找出一些优秀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只有找出几篇真正好的顶级文献,并重现他的工作,我们才能发现科学问题,也就是说,这是选方向,开始的时候,如果方向选择是错的,或是选择的方向目标就不高,很难做出高水平的成果,自然也就无法获奖或发表。

人有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就是人都喜欢轻松舒适的生活,天天不做事就有钱最好。社会属性就是生活是竞争的,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就得时刻努力,并且是一种残酷的努力。一个人只有不断克服自己的自然属性,才能更好地获得社会属性。你比别人付出得多,一般来说,你成功的概率就要多得多。

人是社会人,就得会做人,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得到别人帮助和指点,而有些人在各种环境下就得不到别人愿意帮助,这就是会不会做人了。学会换位思考,我是别人,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帮助,就是我们同学们要思考的。

老师交给你一个任务做,有的同学会想到又给这么多事给我做,而有的同学会想到,这又给了我一次机会,这就是差别。把交待好的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做完、做好,把握不住的事,要主动同老师沟通,只有你善于做事,老师才敢把更多更重要的事交给你做,当你做的事越来越重要,你就离成功越来越近。失败或做错一次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吸取教训,第二次又犯相同的错误,这样的低级错误犯多了,任何人都会对你失去信心,想重建是非常困难的。只有你能做事、善于做事,让老师放心的时候,老师才敢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完成。

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叠加,没有大量的艰苦努力,是无法获得成功,成功的背后都是泪水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当你达到一定高度时,你就会不再有泪水了,你有的是自觉地投入时间去努力,有的是一览群山小的气概,并且会把沉下心来学习当成乐趣,把浪费时间当成可耻。而且,这个时候,你与别人的差距已经拉开很远,你处在一个领跑者的位置,甚至,你会发现你做的一些研究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你会觉得自己对这个社会是有价值的。

在年轻的时候耽误一到二年,三十岁以后用十到二十年都补不回来。

以此段文字记录我的一些真实想法,也是自己这些年来的教训和经验,我是农村孩子,从小家里贫穷,7岁多开始就要干农活赚钱了,没有任何社会背景关系,一步一步都是自己的汗水走出来的,在年少绝望的时候,仍然没有人能真正地帮助我,只有擦干泪水,摸索方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但我始终记住,那怕别人给过我微小的帮助,我都记得感恩,这也是自己慢慢走向成功的关键,因为身边的人越来越愿意帮助我,给我机会。同时自己经常能反思自己做的事,这个事我做到这个地步,还可以做得更好不?

心存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路,我们终会走出来。任何时候,别放弃自己,当事情很糟糕时,要想想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而不是绝望与放弃,因为,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别人更不可能救你于水火之中。成功时,不要骄傲自满,把一次成功当成一步台阶,努力向上攀登。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9074-754266.html

上一篇:很高兴因为自己的课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做老师,我无悔!
下一篇:由倒车撞树想到人生无后悔
收藏 IP: 59.51.24.*| 热度|

6 文双春 胡锐锋 文玉林 李明 刘全生 樊建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