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byang 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供职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博文

解读大象的“语言”

已有 8453 次阅读 2012-3-6 09:2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大象, 信息传递

 
    在热带草原上,旅游者或探险家有时能看见一群大象在一起奔跑,顿时响起阵阵奔跑的轰鸣声,还夹杂着大象的尖叫声和喇叭声。

    对于旅游者来说,这种情景如同大象上演的一出精彩剧目,同时也是非洲野生生物令人震撼的证据。但是,美国生物学家乔伊斯·普尔知道,有比震耳欲聋的声音更精彩的事情发生了。普尔是在肯尼亚长大的美国人,后来她去美国上学。1975年,普尔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回到肯尼亚国家公园做课题,从此就再没有回到美国,已经进行了28年的大象研究,她的主要课题是研究大象的行为和通信方法。

    迄今为止,普尔发现了大象用于日常交流的70多种声音和160种触觉信号。大象的这些不同的通信方法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大象的“语言”, 普尔就是解读大象“语言”的专家。普尔通过研究发现,大象具有像很多的哺乳动物那样广泛的音域,并且能通过叫喊表达不同的意思,发表他们的需求和愿望,比如,保护防卫,危险警告,调整内部运动模式,吸引异性,增援亲属等。普尔发现大象不仅能发出类似吹喇叭的叫声,还能长声尖叫、呼喊、大吼,甚至还能通过让鼻子发出轰鸣或呻吟的声音。大象甚至能发出一些低沉的声音,这些声音大象能听到,而人是听不到的,研究者通过仪器接收到这些声音。

    “大象是有极端茂盛地精力,而且富于表达的动物”普尔说,“在它们被分开而再次聚集的时候,感情和蕴藏在其中的活力会难以置信地强大。”如今,普尔正在领导一个研究小组进行“热带大象发声法工程”的研究,他们准备在3年内将他们的研究成果编纂一部解释大象“语言”的词典。普尔的大象“语言”研究是热带大象调查工程的一部分,这项工程是著名的大象研究人员辛西娅·摩斯和哈里·克娄兹在1972年提出来的。在肯尼亚国家公园内,有1000多头大象供研究人员进行观察,有几十个研究人员在这里进行大象行为的研究,这个庞大的研究小组是世界上研究野生大象时间最长的研究小组。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普尔和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学家凯蒂·佩恩就发现了大象的部分信息是通过次声波进行交流的,这种声音可以使得大象能在1.5公里之外进行交流。普尔认为,大象有精巧的通信系统,以便他们能够维持建立在亲缘关系基础上的复杂社会。凯蒂·佩恩还观察到成年大象能像人类那样有感情地和它的家庭成员进行交流。这些成年大象还能通过不同的叫声来识别它们在象群中的不同地位。除使用声音信号之外,大象也通过触觉、视觉和化学信号进行交流。

    但是,研究人员还观察到一些大象甚至能在10多公里之外进行相互交流,显然,声音和化学信号都不能传递到这么远的。这个现象一直迷惑了生物学家很长时间。直到近几年,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奥康内尔·罗德威尔才注意到大象爱用脚蹬地的行为,当初,他对大象的这种异常的行为他最初比较迷惑。后来他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才发现大象是通过蹬地发出的地震波进行远距离交流,不同情况下蹬地的轻重和节奏的差异代表了传递的不同信号之间的内容差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850-544579.html

上一篇:世界人口困境
下一篇:放大罪证
收藏 IP: 116.228.137.*| 热度|

2 李璐 蒋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