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byang 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供职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博文

三种历史观

已有 3636 次阅读 2009-6-20 15:5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历史观, 黄向坚

 

  今天下午两点,苏州博物馆,听了美国某大学艺术历史部金旖妮博士(白人)的讲座:苏州孝子黄向坚。
  听了这个讲座,知晓了清朝康熙年间苏州孝子万里寻亲,然后自己出传记《寻亲纪程》和寻亲画册的故事。黄向坚,画家,江苏苏州人,出生于明末,活跃与清初。是中国15世纪著名的忠臣黃鉞的后代,其父黃孔昭,是16世纪苏州的一名备选官员,后被任命为云南省大姚知县,其母携其弟同往赴任。但是,数年间明朝即便倾覆。公元1645年,苏州城已被满清统治。此后8年间,黄向坚未获得其父母的片字音信。他甚至不知道父母是否尚在人间。公元1652年,黄向坚启程寻访父母。黄向坚的行程历时558天,行走2800里。路上他遇到过凶恶的强盗,残暴的少数民族部落,食人的老虎。途径瘟疫肆虐和地震频频的地区。最终他创造了奇迹,在辽阔和群山耸立的云南大地上成功的找到了他的父母,并将他们带回了故乡。
  我之前也不了解黄向坚此人,由于晚到了几分钟,没有听到黄向坚的生平介绍,上述介绍引自网络:http://www.douban.com/event/10814154/
  听这个讲座,见识了三种历史观的碰撞。
  讲座完后提问阶段,一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地发表意见,说是黄向坚万里寻亲的历程是炒作自己的历程。如果不是炒作,他没有必要万里寻亲并迎亲归苏州,因为他父亲死得比他还晚,说明他父亲身体比他好,完全可以自己回来;如果不是炒作,他迎亲完后没有必要四处宣扬,出传记、画册,甚至到寺庙和学堂中去做演讲。
  我认为这位年轻人代表的就是目前流行的历史观,一种以古装戏和百家讲坛传播出来的历史观,也就是以现代语言、现代思维进行调侃和揣测的戏说性历史观。现代好多年轻人并不了解真正的历史,他们也不愿意去阅读原本的历史著作,而是从武侠小说、百家讲坛、古装戏、中学时的相关课程获得了一些历史知识,偏偏这些途径介绍的历史并非真正的历史,而是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演绎过的历史。尽管历史典籍也是粉饰过的历史,不能揭示历史的原貌,但是它至少比演绎和戏说的历史更接近历史原貌。
  金博士对小伙子提问的回答是:黄向坚早死可能是因为他迎亲太累了,根据他自己的画,他迎亲的过程是父母坐轿、自己步行。此外,黄向坚可能有所夸张,但是金博士自己的研究是根据黄向坚自己的传记和画所做的研究。言外之意,她自己不敢妄下论断,只是根据现有的资料进行推论。当有人问到金博士,为什么要研究苏州那么多有名的画家,偏偏要研究一个苏州人自己都不知道的黄向坚?金博士回答说:她自己看过许多吴门名家的画,后来看到名不见经传的黄向坚,一下就喜欢上了。她认为黄向坚的画不同于吴门画派其他画家的画,具有原创性,非常有意思。
  这就是我在这次讲座上听到的第二种历史观,一种我所认可的历史观。历史其实就是摆事实的学问,而不是讲道理的学问;而我们所学的历史往往太重视讲道理了,太重视从历史中推演出一些历史意义来,往往忽略了历史本身。我非常赞同金博士的观点,其实研究历史是非常有意思、有趣的事情,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而不是打破脑袋去追问其历史意义的过程。
  当小伙子提问和金博士回答完毕之后,一位激动的老者以铿锵有力的语言反驳了小伙子的观点。老者的主要意思是,他认为黄向坚的孝行是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过去许多人并不像现代人这么功利。苏州人不知道自己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大孝子,而一个外国人居然知道得这么清楚,是政府的失职;这么好的讲座,苏州博物馆没有进行好的宣传,没有让更多的人来听,也是一种失职。
  这就是第三种历史观,一种正义凛然、黑白分明的历史观。这些人认为,历史是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历史上的人非好即坏、非黑即白,对好的要大加宣传,对坏的要大加鞭笞。
  听了一次不到一小时的讲座,见识了三种历史观的碰撞,这是我这次听讲座的最大收获。这次讲座,也让我稍稍有些明白为何中国和外国在学术研究上有那么大的差距。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850-239294.html

上一篇:神秘的麦田怪圈
下一篇:房价涨了,物业税销声匿迹了
收藏 IP: .*| 热度|

3 武夷山 杨秀海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5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