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景嵩文库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swen

博文

美国“领导”世界问题——读书偶录(17)

已有 2727 次阅读 2014-5-5 10:40 |个人分类:温景嵩文库|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美国, 问题, 读书, 世界, “领导”

 

 

美国“领导”世界问题

——读书偶录(17

 

温景嵩

2014年4月30日—5月1日写于南开园

 

        本文的标题 ——美国“领导”世界——这是资中筠在《美国十讲》中的原话。然而在一般老百姓眼里,美国与世界的关系却是另一种说法——美国称霸世界。我们且先介绍一下资中筠的原意,然后再来讲与此相异的一般老百姓的意思。

        资中筠女士在《美国十讲》第九讲中的最后一节即第四节《对外关系》里,其中的第二段她给的小标题就是:“二是美国“领导意味着什么?”在这一段里资中筠开宗明义地说道:      

       “美国最喜欢说它领导世界。“领导”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令性的,我是你的领导,你得听我的,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另一种是在客观上引导世界新潮流,就是在很多问题上它走在前面,别人不知不觉就跟着它跑了。我称前者为“恶性领导”后者为“良性领导”。”(以上引自资中筠《美国十讲》第九讲。)

        原来资中筠之所以采用了与一般老百姓相异的说法——领导,而不说称霸,其原因是她顺着美国人自己的说法。不过她在这个领导二字上加了引号。她为什么要加上这个引号? 紧接着她就做了一些解释。她认为领导有两种:一种是良性领导,一种是恶性领导。而美国的领导则两种皆备,好坏都有。对于美国的良性领导,资中筠说道:

         “关于引导世界新潮流,应该说从19世纪的后半叶到整个20世纪,绝大多数人类划时代的新发明、高科技都是从美国来的,包括电力、电话、电报通信、汽车、飞机、核能的利用以及数字经济,等等。”“另外,在二战打败法西斯的过程中,它做出了贡献。在战后有些国家的恢复和建设,它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没有任何其他国家有这个能力和眼光。”(引自资中筠《美国十讲》第九讲。)

         资中筠的这段话很正确,没有问题。我们也曾一再强调了,美国人在这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创新能力。问题是出在她所说的“恶性领导”。虽然她讲的是美国人在世界上的恶劣行径,但仍然与一般老百姓所说的美国人称霸世界有很大不同。且先看看资中筠是如何描述美国人的“恶性领导”:

         “另一方面,美国在两方面可称为“恶性领导”:一是它用武力干涉别国内政(若不用武力去干涉别国内政,是否就不是“恶性领导”了?——温问),不论其推行民主的说法是真是假,民主的本质应是自愿的,而不是外力强加的。思想文化影响,促进“和平演变”,都无可厚非,但是直接出兵进行武装干涉,客观上给有关国家的人民带来的灾难多于福利。具体例子前面已经提过。二是它带头搞军备竞赛。现在各个国家的武器库,那么多的先进武器,如果真的用于战争,足以毁灭地球不知多少次。放在那里不用,不久就是废铜烂铁,浪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美国在这方面的“领导”作用难辞其咎。”“所以我认为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对于世界所带来的最负面的影响,是带头搞军备竞赛。这个动力扎根于它的体制之中。就是当年艾森豪威尔指出的“军工复合体”,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利益集团,想减也减不下来了。这个利益集团总是要制造外部对美国威胁之说。这是美国对世界最大的负面效应。”(以上均引自资中筠《美国十讲》第九讲。)

         看来,资中筠所说的美国的“恶性领导”和老百姓所讲的美国称霸世界还是不一样。资中筠所讲的恶性领导无非是两个问题,一是用武力干涉别国内政;再是带头搞军备竞赛。仅此而已。然则老百姓所说的“美国称霸世界”就是另一回事了。

         首先,什么是霸权主义?从老百姓的观点看一般认为,若一个国家总是把自己国家的利益凌驾于别国利益之上,对别的国家实行控制、干涉、乃至武装侵略的野蛮政策,以使别的国家成为自己的附庸,这个国家实行的就是霸权主义。很明显,美国就是实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参见附录1:关于霸权主义的实质。)

         二次大战以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的总目标就是称霸世界,在全世界实行它的霸权主义。这又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二战后的杜鲁门主义为代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则是其跟随者。这个杜鲁门主义有着强烈的进攻性和侵略性,朝鲜战争以及其随后的越南战争就是它的“代表作”。然而越南战争前后一共打了十二年,最后却打不下去了,于是第一阶段不得不宣告结束。

         第二阶段,是以尼克松主义为代表。其特点是对杜鲁门主义的“反动”,这就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收缩阶段。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二,一是从越南完全撤军,侵越战争宣告失败;二是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从而扭转了自二战以来对华的遏制政策,实行了一次大转变,变成为和我国接触的政策。

         第三阶段,是以里根主义为代表。他又否定了以收缩战线为代表的尼克松主义,针对当时的苏联在第三世界的扩张,他打出了“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旗号,与当时的苏联争夺第三世界。里根主义的最后结果却是正面的,在其跟随者老布什当政时期,这个由里根开始的抗击苏联的政策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史无前例的庞然大物苏联终于解体。

         第四阶段,是以小布什的“单边主义”为代表。其“代表作”是由于美国本土遭受到了空前严重的9.11恐怖袭击,从而进行了一场侵略阿富汗的战争,和尔后侵略伊拉克的战争。这两场侵略战争中美国虽然能轻易地取得胜利,但是随后就都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

(以上美国实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的前四个阶段的论述,请参看附录2:二战后的美国全球战略。)

         第五阶段则是奥巴马的新现实主义外交和亚太的再平衡。其“代表作”有二:一是类似于当年的尼克松收拾肯尼迪—约翰逊的残局——从越南撤军;现在奥巴马也来收拾小布什的残局,他宣布要从阿富汗以及伊拉克两国撤军。这些撤军,尤其在阿富汗的撤军虽然至今还未能实现,却已使奥巴马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看来诺贝尔和平奖评议委员会的老爷们,性子是急了些。人家奥巴马还没有来得及兑现他的承诺,这些老爷们就迫不及待地送给奥巴马一顶诺贝尔桂冠。这些老爷们拍奥巴马的马屁,拍得实在是太令人恶心了。(以上请参看附录3:奥巴马的新现实主义外交。)

         奥巴马主义的第二个“代表作”,就是其最得意的亚太再平衡政策。尽管白宫的发言人和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一再声称这个亚太再平衡的政策,完全不是为了围堵和遏制中国的和平崛起,甚至奥巴马本人也亲自上阵来说明他这个政策与中国无关。然而这却正合了我国的那些老话:此地无银三百两,以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从美国在我国周边部署的军事基地网就可看出美国对中国的真实态度。更有甚者,这个军事基地网暂时在我国的北方还有个缺口——蒙古国在目前还没有美国的军事基地。然而现在奥巴马却要来封闭此缺口了。就在去年的10月,奥巴马派他的国防部长哈格尔到访蒙古国,目的是设法使蒙古国同意在其境内部署美国军事基地。幸亏蒙古国的国防部长头脑很清醒,他对哈格尔说道,虽然我们很愿意做美国的朋友,然而我们却不愿意做中国的敌人。因为很明显,一旦在蒙古国真的部署了美国的军事基地;我国的首都北京,马上就会暴露在美国的炸弹和炮弹的威胁之下,那还有什么和平与合作可言。那位蒙古国的国防部长说得好,他不愿意做我国的敌人,他这句话一个合理的推论就是,奥巴马及其国防部长哈格尔倒是很愿意做我国的敌人——仅就此事而言,奥巴马敌视我国,妄图围堵、遏制乃至扼杀我国的狼子野心已暴露无遗。因此,对于以奥巴马为首的这帮危险的竞争对手,我们可千万要提高警惕,一定要小心应对,万万不可丧失警惕性,更不可麻痹大意,以致可能会导致“大意失荆州”之类的惨剧啊!

         (有关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政策等问题,请朋友们参看附录4:奥巴马的四国之行与亚太再平衡政策。

         此外,有关奥巴马和包围我国的美国的军事基地网请参看拙著《美国对外政策的最可怕之处——读书偶录(12)》)

 

 

附录1

 

霸权主义

2014年4月28日引自《360问答》网站

 

当代霸权主义的新表现。

检举|2013-06-04 13:19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是要把本国的利益凌驾于其他各国家利益至上,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成为威胁世界与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第二,利用“民主”、“人权”甚至“价值观”等问题,任意干涉别国内政;第三,凭借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到处侵略。它们置联合国安理会于不顾,违背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的神圣原则,公然践踏国际关系的普遍原则,其目的是要用武力手段建立一个符合他们自己利益的国际新秩序,确立其主宰世界的地位。

 

附录 2          

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

2014年4月28日引自《百度文库》网站

 

                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美国的全球战略构成了西方国家集团对外战略的基础。

        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首要目标是称霸世界。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实力的变化,美国各届政府的对外战略常有变化,但称霸世界的目标始终没有变。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的全球战略扩张阶段。在这一阶段,美国以强大的军事、经济力量为后盾,大力扶植、援助西方的亲美政府,向第三世界渗透,在全世界范围内反对共产主义、对社会主义进行遏制,妄图称霸世界。其外交战略具有鲜明的进攻性、侵略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杜鲁门主义。杜鲁门时期(19451953年)。杜鲁门上台后,视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重大障碍,终止了罗斯福的大国合作战略,制定以反苏反共为中心的遏制战略。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基本没有离开这一基调和框架。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61年)。根据朝鲜战争后世界的形势,美国在坚持冷战与遏制战略的同时,对其全球战略进行了一些调整。肯尼迪、约翰逊时期(

19611969年)。进入60年代,肯尼迪上台,提出一手拿箭、

一手拿橄榄枝的更为灵活的和平战略,试图通过和平与战争的两手策略,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以上三个时期虽然美国实行的基本上都是扩张性的政策,但其总的趋势是扩张的势头逐渐递减,越来越力不从心。

         第二阶段,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全球战略调整阶段。由于越南战争的失败和国内的经济危机,此时美国可谓内外交困,其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因此,尽管总的目标没变,但美国不得不对实施战略目标的手段和方法做出必要的调整,采取了缓和和维持均势的策略。尼克松——福特时期(19691977年)。1969

7月,尼克松上台不久,正式提出尼克松主义,表示美国要从亚洲实行战略收缩。19702月,在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尼克松正式提出了尼克松主义作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实力后盾、谈判手段19748月,尼克松因水门事件下台,福特继任总统,他在对外政策上延续了尼克松主义。卡特时期(19771981年)。卡特政府上台后,在延续尼克松主义的基础上加强美国意识对世界的影响,将恢复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作为对外战略的突破口,提出世界秩序战略。卡特政府最明确、最直接宣布人权是美国对外政策的核心原则。卡特的战略基本上继承了尼克松主义,目标仍然是继续维护美国正在衰落中的霸权。

         第三阶段,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战略推进阶段。里根时期(19811989年)。里根上台后,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放弃了前任的缓和与利用均势的战略,打出了扩军抗苏、重振国威的旗号,制定了以实力求和平遏制战略布什时期(1989

1993年)。布什的总统任期跨越了冷战前后两个时期,根据国际形

势的巨大变化,美国的全球战略也发生了很大的调整。针对80年代末苏联、东欧的新情况,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即在不放弃对苏联的军事遏制的前提下,抓住苏联、东欧改革的时机,以经济为诱饵,采取多种手段,促使这些国家改变政策和体制,并逐步融入西方的政治经济体系。较之以前的遏制战略超越遏制战略的目标更高不光是遏制而且是改变和战胜社会主义,空间更广不光是针对苏联东欧的周围和第三世界,而且要深入到其内部,手段更多强调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和军事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将和平演变提高到首要战略地位。正是在这一时期,苏联经历了社会动荡和全面危机,最终解体。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战略扩展和单边主义阶段。19931月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的摸索,

19931月,克林顿比较清晰地描述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

一个目标、三大支柱一个目标是坚持美国的领导地位,把它定位为美国外交战略的首要目标。三大支柱是维护经济安全、军事安全和推进民主。19939月,克林顿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向全世界推出了

扩展战略。在此基础上,19947月,美国政府正式提出国家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它的核心是确保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使21世纪仍然是美国世纪。2001年小布什新政府上台,组成了一个有军工集团背景、保守色彩浓厚的执政班子。9·11事件后,美国将打击恐怖主义作为主要的战略任务。20026月在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布什明确提出了先发制人

的原则。他说:反恐战争靠防守是不能获胜的。我们必须向敌人发起进攻,打乱敌人的计划,在恐怖威胁形成之前就对付它。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安全途径是行动。美国将采取行动。在同年9月向国会提出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小布什政府又以官方文件的形式肯定了先发制人的原则,要求加快向全世界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的外交明显趋向强硬。在政治上,美国的单边主义恶性膨胀,在国际舞台上我行我素、为所欲为。先是拒绝签署得到绝大多数国家支持的保护大气环境的京都议定书;接着又不顾世界和俄罗斯的反对,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军军上,提倡和奉行先发制人

的战略,打着保卫美国安全的旗号,对其他国家率先使用武力,给自己的军事侵略披上合理外衣,具有极强的进攻性和冒险性。在这一旗号下,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接连用兵。尤其是不顾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2003320日展开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战略地位重要而美国以往的势力又没有染指的地区,显示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和行动在膨胀和加剧。小布什政府穷兵黩武的外交政策的形成,是有其原因的。其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其他国家的实力与美国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距,无法对美国形成有效的制约,使美国能够为所欲为。其二,小布什本人是石油家族的成员,

其内阁的主要成员都有军工集团的背景,阶级的利益驱使其必须进行对外扩张;此外,经过连续10年的经济增长后,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也需要用对外战争来加以启动和刺激。其三,9·11事件改变了美国民众的思想状态,使他们有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在这种状态下,只要打着反对恐怖主义、保护美国安全的口号,不管干什么事情,都比较容易得到民意的支持。

 

 

附录 3

 

        奥巴马的新现实主义外交

2014年4月28日引自《新浪博客》网站

 

 

奥巴马的新现实主义外交

(2010-02-02 15:35:18)

转载

 

 

        新年伊始,中美两国关系“如期”般地出现种种异动;一改去年“高开高走”的走势,转而急速下挫。中美关系的这种快速的变化,除了与美国民主党接连在州长、参议员选举中接连失利,中期选举压力陡增,与奥巴马政府在内政问题上,如就业、经济、教育、医疗等问题有关外,更大的影响因素是美国的对亚

 

 

洲区域政策变化;更进一步讲,是奥巴马政府的亚洲新现实主义外交的体现。

      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初,便对亚洲展开积极的外交攻势。除了加强并提升中美关系外,美国的亚洲外交可谓是遍地开花;如加强与日本、韩国的同盟关系,在首脑会晤中,不断重申双边关系的重要性;在亚洲首次出访行程中,便访问印尼,改善与穆斯林国家的关系;提升与印度的民用核合作,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反恐行动;对朝鲜、缅甸展开积极的对话,试图改善双边关系;与东盟国家(亚细安)进行“10+1”对话,改变美国缺席东盟峰会的传统。除此之外,加强与日本、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亚等“传统盟友”关系,特别是军事联盟关系,也是美国对亚洲政策中的重中之重。如此这般,不难看出美国在亚洲区域政策上的改观,也体现了美国要重返亚洲的高调姿态。

          作为美国亚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中美关系的发展,与美国对亚洲的区域政策不无关系。中美关系地去年得到快速的提升与加强,与美国重返亚洲,重视亚洲,对亚洲展开积极的外交攻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性。

        而奥巴马政府的这种亚洲区域新政策,显然是奥巴马总统推行新现实主义外交的重要体现,也是其改变布什政府时期的亚洲政策的一种途径与方法。

          考虑到此前,奥巴马政府对日本鸠山首相所倡导的“东亚共同体”概念所表现出的强烈敏感性,以及重返亚洲的高调性,不难得出,奥巴马政府的亚洲新现实主义外交,是为继续维持美国在亚洲的存在,维护其亚洲的利益,防止并遏制对其形成挑战的国家的出现而进行的。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相对其前任布什总统而言,显得更为务实与理性;在外交上更奉行多边合作主义而非单边霸权主义。但显然,其外交手段与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的亚洲战略。事实上,面对复杂的亚洲地缘政治格局,以及亚洲国家整体力量的上升与变化,奥巴马政府加强美国在亚洲的存在以及维护其核心利益,事实上变得更为坚定,只是在策略上更为务实与理性而已。

          正如1月12日,国务卿希拉里在夏威夷东西方研究中心杰克逊纪念厅发表题为《亚洲的地区性架构:原则与重点》一文中所强调的一样:美国在亚洲的战略目标上,就是要确保不会出现排斥美国的对亚洲未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区域机制,确保美国在对亚洲的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有效的影响力甚至是主导性作用,防止美国在亚洲新区域主义的进程中被边缘化并在亚洲安全事务上的主导性原则;同时还要求建立起的区域性机制要与美国的利益目标相一致。可以说,这就是奥巴马政府在过去一年里积极重返亚洲而进行种种外交攻势的根本出发点。因而,也是其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将中国纳入现有国际体系,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全球责任的原因所在。

          因此,进入2010年以来,中美关系出现的种种异动,只是奥巴马政府强化其亚洲欧洲政策的一种必然选择。奥巴马总统承诺不会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但显然其前提是中国对美国作出“战略再保证”;同时,这也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坐视中国在在经济、海洋战略和军事等方面,在亚洲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而不管。美国对台军售案的出台,白宫借“谷歌事件”挑起中美争端,其用意显然在于此。

        如果再考虑到,尽管日美同盟关系不断得到深化,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得到巩固与提升,但日本、印度两国在加强与美国关系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与中国的关系,进而以加强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东盟国家在中美日等大国外交上,其在外交上更愿意奉行多边大国平衡外交,以及亚洲整体力量的提升时,那么,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在亚洲的区域政策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的调整;而中美关系,作为美国对亚洲区域政策的一个重要核心组成部分,其政策的多变性也必然会不断出现。

          因此,此时此刻,中美关系的异动,归根结底,是美国亚洲新区域现实主义外交的体现,是美国为加强其亚洲存在感与维护其亚洲利益的一种必然结果。

        对中国而言,在面对美国不断调整的亚洲政策时,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同时,也要制定出更为时宜的应对策略;中国传统的外交政策,是否能够应对新形式下,美国对中国所实行的“软遏制”措施(即美国在亚洲全面加强与“传统盟友”的关系,特别是与日本的关系,以平衡中国的崛起)呢?在美国展开“网络外交”,试图从网络等软实力方面对中国的崛起进行新形式的遏制时,中国是否能够及时地应对,而不是以传统的外交辞令应对呢。这些都是中国需要积极进行思考的。

          总之,中美关系作为美国对亚洲区域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美国亚洲政策的变化,其出现变动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应对之策,中国如何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关系,进行“亚洲-周边外交”,以巩固和加强亚洲的整体实力,显然是中国应对美国亚洲新现实主义外交的一个重要举措和基本出发点。中印关系、中日关系、中国-东盟关系,作为中国“亚洲-周边外交”的三个支点,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当前这种“互信不足,猜忌有余”的情况,显然是应对美国区域政策的关键所在。

 

 

 

附录 4

奥巴马亚洲四国之行与其亚太再平衡政策

2014年4月28日引自《大公网》网站

 

德媒:奥巴马访问亚洲四国 勒紧对中国遏制锁链

2014-04-17 08:44:53|来源:大公网|我要分享

 

正值乌克兰冲突发酵之际,西方国家忙于斡旋乌克兰危机,但美国总统奥巴马仍拨出一周的时间访问亚洲。随着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奥巴马此行将推进“亚太再平衡”,制衡崛起的中国。

 

 

字体

 

正值乌克兰冲突发酵之际,西方国家忙于斡旋乌克兰危机,但美国总统奥巴马仍拨出一周的时间访问亚洲。随着中国在亚洲的影响

美国总统奥巴马423日将展开亚洲访问之行。

  大公网417日讯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423日将展开亚洲访问之行。近年来,亚洲区域局势因主权纠纷持续紧张,中国主张与菲律宾等国发生纠纷,在东海更与日本就钓鱼岛主权归属相持不下。在上述背景下,奥巴马此行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以下是文章摘编。

  美国白宫最近公布了奥巴马总统的亚洲行程,此行他将依序造访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日本官员表示,奥巴马423日至25日的日本之行将是继比尔·克林顿1996年访日以来,美国总统首次访日。结束日本访问后,奥巴马将于425日至26日造访韩国,26日起在马来西亚停留两日,428日至29日前往亚洲访问的最后一站菲律宾。

  奥巴马过去宣布重返亚洲的“再平衡”策略,将战略重心转移至亚洲,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与经济活动以制衡崛起的中国。奥巴马此行与日本和韩国的主要议事日程很可能包括说服朝鲜放弃核项目。另一个重要议事项目则是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参与该协定谈判的国家共有12国,其中包括马来西亚和日本。

  奥巴马原定在去年秋天访问亚洲,但由于美国政府关门难以成行。当他去年取消访问计划时,北京或许还曾暗自窃喜。奥巴马此番前往亚洲四国,很可能意在抗衡中国日渐强大的影响力。以下是奥巴马亚洲之行的主要议题整理:

  日本:关注所谓的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以及朝鲜的导弹及核项目所构成的威胁,或将是奥巴马与日本领导人会谈的重点。针对日中的岛屿主权纠纷,日本国际战略研究所负责人田中均认为:“日本和美国应发表一份明确声明,阐明我们不愿见到中国意图改变现状的暴力或单方面行为。”东京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态度与中国在东海的行为存在相似之处。日本在安全上依赖美国,因此东京政府希望华盛顿能强硬面对中国诉求。

  韩国:朝鲜备受争议的核项目以及平壤军队的导弹测试将是双方探讨的主要议题。奥巴马此行正值朝韩关系的敏感时刻,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不断升温。联合国安理会已谴责朝鲜3月底的两次中程导弹试射。在美国政府看来,朝鲜在新领导人金正恩的领导下已成为亚洲更大的安全隐患。对首尔至关重要的是,让奥巴马重新强调两国的安全联盟关系。韩国担忧,军事上的些许擦枪走火便可能使局势失去控制。

  马来西亚: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认为,除了泰国和新加坡外,美国在东南亚还需要其它能制衡中国的伙伴。奥巴马若够精明的话,应该在吉隆坡谨慎处理有争议性的议题——例如马来西亚国内反华裔和印度裔人民的尖锐辞令以及针对反对派的措施。反对派领导人安华(AnwarIbrahim)此前才因同性恋行为被判处监禁。同性恋在马来西亚受到禁止。而安华表示他并非同性恋。人权活动人士批评法院的判决具有政治动机。奥巴马会发表什么样的意见,值得拭目以待。

  菲律宾:此次造访这个曾经先后被西班牙和美国殖民的国家,主要的议题仍与中国有关。虽然菲律宾过去经常抗议美国在该国的军事存在,但自从该国与中国在南中国海发生主权纠纷后,马尼拉便向美国靠拢。菲律宾驻美大使奎西亚(Jose Cuisia)表示:“强调两国间强大的军事联盟非常重要。”专家预计,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签署一份美国扩大军事存在的协议。这也正符合奥巴马在亚洲加强军事部署的战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85-791471.html

上一篇:改良:自我纠错机制——读书偶录(15)
下一篇:朱珍华摄影选(二):南开风光: 1.跃向新高度;2.一日之计在于晨
收藏 IP: 117.131.219.*| 热度|

5 肖建华 钟炳 尤明庆 周少祥 张忆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