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59.75.247.*   [125]刘隋赟昊   2013-1-25 22:27
如果是您译的书,那真的给我太大的指点了。   不像一些翻译过来的书中句子总是长句不符合汉语的表达。让人理解要费些功夫。   谢谢老师。           我刚看完。  所以心中一团热火。
我的回复(2013-1-25 23:45):喜欢就好。
IP: 59.75.247.*   [124]刘隋赟昊   2013-1-25 17:16
生态学名著译丛



How to Do Ecology (A Concise Handbook)
如何做生态学
(简明手册)


Richard Karban  Mikaela Huntzinger 著

王德华   译
老师  是您译的么?
我的回复(2013-1-25 23:45):是我翻译的啊。
IP: 192.168.0.*   [123]李竞   2013-1-24 08:37
请您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25582&do=blog&id=655957
IP: 124.225.110.*   [122]hainanchen   2013-1-23 23:02
王老师“非常感谢你的回信!
IP: 115.155.116.*   [121]王静   2013-1-11 15:50
好的,谢谢老师。
IP: 159.226.67.*   [120]aike   2013-1-10 08:11
如何减少年轻人的压力?年轻人如此努力投入,研究组不缺少经费,为何还不出高影响的论文呢?
导师和PI 怎么没有压力?否则不会经常开会,出国,吃饭,--,业余时间炒股票,写那么多博客,简直众多--
PI 和导师没有进到,或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的责任,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年轻人---
我的回复(2013-1-11 12:18):参加学术会议是当教授的一个特权啊。
时间是自己安排的,生活是自己过的,过好自己的就是了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推是推不掉的。
想办法做个PI吧。
祝福。
IP: 115.155.116.*   [119]王静   2013-1-7 13:31
王老师您好!我是兰大生态学研究所的研一学生。现在在做土壤线虫的群落研究,苦于资料掌握的少,不知从哪里先着手,希望能够得到你的指点。谢谢!
IP: 219.143.13.*   [118]牛伟博   2013-1-6 15:33
王老师,谢谢您在“师生夜话”里面的指导。谢谢!
IP: 108.241.62.*   [117]王芷   2013-1-4 00:35
王老师,愿意将您的“当今中国学术界的一些严重问题”在《科技导报》“科技工作大家谈”栏目转载吗?我是该栏目责编王芷,联系方式:wangzhi@cast.org.cn.谢谢!
我的回复(2013-1-4 08:35):好啊。
给您回邮件了。
谢谢。
王德华
IP: 61.134.220.*   [116]陈克鑫   2012-12-11 13:15
王老师,谢谢您的鼓励和祝福。
IP: 222.173.104.*   [115]姜春燕   2012-12-11 10:50
恩呢,明白了,谢谢您王老师~~
IP: 222.173.104.*   [114]姜春燕   2012-12-10 17:22
这样子啊……谢谢王老师~还想问一下,中科院动物所联合培养的学生多吗?一般要什么条件啊,只要过了国家线、跟导师联系好就可以吗?
我的回复(2012-12-10 22:52):据我所知,不少。
一般程序是:你被所在学校录取,完成基础课后,由于导师的经费和条件等原因,可以申请外出做学位论文。1)导师要同意;2)联系想去的实验室的导师,3)双方签订相关协议。就可以了。
IP: 222.173.104.*   [113]姜春燕   2012-12-9 11:53
王老师,我想咨询一下您,就是那个“联合培养”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有什么利弊啊?
IP: 61.190.42.*   [112]hushizhi025   2012-12-7 21:37
王老师,你好,很高心有机会和你交谈,今年暑假在内蒙古考察时,大概八月份在呼伦贝尔鄂温克某处,看到一些鼠洞丘上有些被老鼠采来的草,在那晒着,据说是晒干后拖回洞里,当时我大致看了一下,那些植物的种类貌似比较单一,好像是柳叶风毛菊。我想问一下 这种鼠类 在冬天是否是单一的以这种植物为食而过冬,还是以这种植物为其它作用。如果这个有必然的联系的话,可否通过控制这种植物的生长来控制鼠害,
我的回复(2012-12-9 23:50):回答过了。
IP: 222.128.144.*   [111]aike   2012-11-30 22:29
你怎么知道是私家车?你见过三公车什么样? 他们让救火车,警车,救护车?  路太挤,没办法。要么减少车辆总数。你们家别买了,就是贡献
我的回复(2012-11-30 22:31):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播的,有录像。别动气,网上容易上火。谢谢你啊。
IP: 14.146.34.*   [110]李东风   2012-11-29 12:24
读文献的不如读文件的;坐实验室的不如搞公关的;当老师的不如当官的;自己写文章的不如挂名买文章的;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你说这是否乾坤颠倒了?睁开眼看看周围的教授们吧?还有几个在做科研(还能做科研)?难怪博士生毕业去中学当老师,其实年轻人看的比你透!教学科研两条腿。我们的教授很多只有一条腿。教学腿短,科研腿也长不到哪去?或只是一条细长腿。
我的回复(2012-12-9 23:52):很精辟。谢谢。
IP: 86.50.95.*   [109]李文华   2012-10-9 23:14
我到感觉,餐桌上确实是可以看出人的品位的。招研究生去餐馆面试是一个好办法。餐桌上,学问大。

王老师,您这个主意好,能专门写篇博客谈谈餐桌上面试的事情吗,挺有意思的。
我的回复(2012-12-9 23:53):不好写。我的“应酬”不多。
IP: 183.246.24.*   [108]倪升华   2012-9-18 22:42
王老师好!不知道您认识和您一样好的信息学院的老师么,我正在自学算法,有一点东西弄不明白···
http://bbs.sciencenet.cn/blog-785542-614165.html
我的回复(2012-9-18 22:43):我在科学院工作,周围没有你这个专业的老师。
问问大学工作的老师们吧。
IP: 218.81.144.*   [107]loujinshan   2012-9-17 20:31
王老师,我想补充一句: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因而,自然规律也是不断发展的,即不同的物质层次,必然有其特殊的运动规律。您说是吗?                                  2012.9.17
我的回复(2012-12-9 23:54):我同意您这个说法。
IP: 222.219.184.*   [106]fansg   2012-9-17 14:38
王老师,前几天和一个文科的老师聊天,他问我:生物研究领域是否有“内耗”的说法?

他在做“组织内耗”研究,需要了解全面点。他说物理与社会、组织管理等领域讲的内耗倒是了解了,但对生物等其他是不太了解。

王老师能否给解答一下,谢谢!
我的回复(2012-12-9 23:53):我不懂啊,抱歉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6 1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