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聊:学术界的两大悲哀
(王德华)
有些日子没有坐下来写点文字了。知道为什么,也说不清为什么。生活就是这样子过的。写了,也就写了。没写,日子也就过去了。写了,看后也许觉得全是废话,没什么意思。没写,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有些自觉很不错的想法和感悟也忘记了,好像越想越亏似的。每个人内心都会有这样的纠结,不纠结这事,就会纠结那事。好事,纠结,倒霉事,更纠结。
前些日子聊天的时候,说了两个悲哀。今日写下来。
悲哀之一:研究生盼着毕业
研究生培养训练本是按照培养计划和课题要求进行的。
与研究生闲聊,研究生们感到压力最大的就是毕业,白天想的是毕业,做梦都想如何毕业,日常聊的也是毕业。问的多的、聊的多的是谁谁谁的文章发到什么刊物上去了,点数是多少。但很少关注谁谁谁做了什么研究,科学问题是什么?是如何提出来的?如何发现的?有哪些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多么有趣,实验设计多么精巧,思路多么巧妙。
我从事研究生教育和管理这么多年,我知道这种现象和心理当今很普遍。普遍的现象,不见得是正常的。如果不正常的现象变成普遍现象,是需要关注的。
我们都说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原创的动力之一,是兴趣。我们也提倡兴趣驱动的科学研究。但实践起来,不是很容易。
如果只是关注论文是否能够发表,科学研究很自然就少了很多有意义的成分。如果只是机械操作,不去体验科研过程的每个细节,自然就没有了趣味。如果实验不顺利,结果不理想,一定会很沮丧。实际上做过实验的人都知道,实验很少一次就完美的,结果符合预期。反过来说,如果结果符合预期的结果,一定不是创新的结果。大自然的规律,简单又复杂。按照科学规律,意想不到,出乎意外,违背常规,等等这样的发现,可能会是新的发现。问题一个一个解决,疑问一个一个解除,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趣味。这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这个过程才不会去想发个什么点数的文章。
科学就是这么不科学。
做科研的人,不去享受探索过程的乐趣,不是很遗憾的事情吗?
所以,我说读研究生读到这个份上,或者说我们的研究生如果多是这个心理,那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悲哀之二:研究员盼着退休
这个话题也是上了年纪的研究员们经常谈及的。经常听到同事们很自豪地说再过几年我就退休了,也就是说熬到头了。也听到年轻学者说,我现在都盼着退休了,意思是这日子真难过。本来做研究是越做越有趣,越做问题越多,越做路越宽,可做研究到了盼着退休的份,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大家都很清楚,各种因素混合起来,科研没有了乐趣,失去了往日的追求和乐趣。每天思考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科学问题。做学问不思考科学问题,思考什么呢?研究生要毕业,每年都要算公分,房费、电费等等什么都要付费,每天都被这些问题困扰着。没有经费,事事愁。有了经费,研究生的整体状态,也是愁。更要命的是文章比点数,发表点数低的论文渐渐变成一种耻辱了。学者要有耻辱感不是,那就想办法提高文章的点数。细细嚼味,五味杂陈,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无语。也许会有不少经费砸出来的CNS论文,真不敢期望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这样的文化,会有多少学者安心思考、孜孜追求那些所谓的原创性的问题。要说提出一个理论(假说)、发展一个学科(领域),挑战一个传统理论或假说,那是何其难。如果真有这样的,那定是真学者。
一个学者努力了几十年,似乎没有一天安全感,这日子是不是过得够悲哀的?
学生学得厌恶,教授教得厌烦。大学学习没有快乐感,大学教育没有成就感。研究生的追求与导师期望越来越不协调。国家财政对科研、教育投资越来越多,科学家队伍,教授队伍,大学生队伍,研究生队伍,越来越大。但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所期望的,则是完全不同的一面。
也许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时代。
一个时代,写就一代人的创造和文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0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