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赏春随记
(王德华)
读那些优美的描写春天的文字,心里暖暖的。
走进大自然,静观大自然的悄无声息地变迁,很容易有一些感慨,尤其是事务缠身、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拖下来的时候,被催的时候。
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经历了严冬的苍凉和静默,春的气息是很有诱惑力的。可等坐下来,想记录一下看到的美景的时候,霎时就变得悲哀起来,一种茶壶里煮饺子满肚子的话就是写不出一句自己满意的。也就想起读过的那些优美的文字,羡慕那些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夫。
流水帐式的记录是容易的。想做一件事情,没有好点子的时候,没有能力的时候,最喜欢选择的就是容易的方法。容易的,往往是没有特色的,也就是普通的。大家都会的,少了些个性,只有熟练程度的不同。没有个性的文字,也就是仅仅记录一个事实了。
很早就想记录一下院里的各种植物开花的时间和次序,看似容易的事情,至今也没有写过一篇像样的,尽管每年也会拍几张照片,至多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春天里,人们赏花是接近自然的一种方式。除了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也会搅动人们心底里的某种东西,也会有些对生命的思考。
迎春花
我们的小区院里里,最早开放的是迎春花。今年的迎春花二月就开了,天气还是很冷的。有时候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有时候还飘下雪花。二月底还下了一场小雪,黄黄的迎春花上盖着白雪。路边上的那一大丛,这几年已经长得很有规模了,也很有型。枝条细长,拱形下垂,匍匐,纷披状。绿绿的枝条柔软,有些棱角,开始不断有红色的骨朵,慢慢枝条上就布满了小黄花。小黄花是5-6瓣的。由于开得早,悄无声息的,过路的人一旦发现,会有些惊奇,也会走向前驻足,惊叹这些在寒冷的天气里早早报出春的气息的春的使者。
周围还是苍凉的季节里,突然冒出了娟秀的小黄花,迎着寒风在欣赏这些看似很柔弱的小花的时候,就会惊叹生命的顽强。在路边上的开满了黄花的迎春花丛,是很显眼的。迎春的名字,贴切。迎春花来得早,不张扬,总是静悄悄地。如果不留意,也会错过的。由于来得早,即使静悄悄,也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迎春,第一个走来告诉人们,严冬过去了,春来了。
山桃
第二个报春的当是那棵山桃了。本来院子里有两棵山桃,有一棵粗大的,一棵细小的。粗大的开得很茂盛,前两年园丁把枝条都砍掉之后,光秃秃的树干上就再也没有长出新的枝条来,现在树干也被挖走了,就只剩下了那棵小的山桃了。知道山桃花,应该就是从院子里这棵山桃开始的。迎春花后,就是那一树的粉白的花。由于是乔木,桃花盛开的时候,是院子里的一景,一树独放。山桃的花期很短,没多少天就见地上凋落的花瓣了。我单位的园区里,也有一棵山桃,也是在很显眼的地方。那棵山桃开放的时候,每当早上去食堂吃饭,都会看两眼,也会走向前,静静看一会儿。上周午饭后在院里溜达,发现地理所老楼前也有一棵山桃,树冠低矮宽阔,正是花开盛期。奇怪的是我今年才发现这棵山桃,看来是有些年头了。园区里其他地方也有几棵山桃,很细小,应该是刚移栽不久的。在北京最著名的赏山桃花的地方应该是颐和园的西堤了。去年春天是第一次去,那天天也好,印象很深。看到院里的山桃开了,上个周末去了西堤,可惜都还没有开放。昨天朋友去了西堤,告诉我山桃都开了。
玉兰
山桃之后再接着开放的就是玉兰和连翘了。玉兰属于木兰属,落叶乔木。玉兰的花被认为是变态的短枝,茎变态为柱状花托,叶变态为花被片、雄蕊和雌蕊群。小区院子里有不少玉兰,有白玉兰,紫玉兰和黄玉兰。白玉兰是最早开的。玉兰花,感觉有点张扬了。周围的树都还是光秃秃的,它那一树的纯白,在蓝天下,确是好看,让人嫉妒。开得最早的那一棵白玉兰,花瓣的下端是紫红的,白白的花瓣,伴着那一抹紫红,别有风韵。紫玉兰开得晚一些,开起来是浓浓的、火辣辣的,一袭富贵和庄重,花瓣看来有些厚实。紫玉兰也叫辛夷,原产湖北。花蕾似笔头,又被称为木笔。黄玉兰是最晚的,由于树小,白黄的花开在众花怒放的时候,就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了。院子里还有七八棵貌似特别保护的玉兰,花型不好看,开得有些凌乱,花朵有些歪,有点小,颜色比紫玉兰浅,粉紫色。
连翘
连翘也是枝条上开满小黄花。不少人容易把连翘和迎春混淆,尤其是同时盛开的时候。如果早注意到迎春花开,就不难认识连翘了。连翘开花的时候,迎春也依然开放着,花型相似,容易混淆。连翘属于木樨科连翘属,落叶小灌木,枝条有些乱,灌木状,枝条颜色较深,不下垂。连翘花一般有4个花瓣。迎春是丛生的落叶灌木,枝条绿色,下垂,丛生,花有5-6个花瓣。由于连翘的枝条生长有些凌乱,开花后也显得凌乱。刚开的连翘花,皱皱巴巴的,不水灵,没有清秀感,这一点不如迎春花。
都说红花还需绿叶扶。黄花、白花,也需要绿叶。可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这些植物都是先叶开花的。从生物学上说起来,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就这么不爱惜吗?
眼看着贴梗海棠的花蕾已经满枝条了。
迎春花
山桃花
连翘
玉兰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