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阅读的中国人”
(王德华)
题目是借用的。
中国人不喜欢(爱)读书吗?如果是,是一直不喜欢,还是现代不喜欢?
中国人应该是喜欢读书的,鼓励读书的。知书达理。老家旧时称有学问的人为“先生”。
学而优则仕,曾是影响至深的传统观念。所以就有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诱惑,也就有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看古人读书,自是羡慕和向往那种“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时光。
古人留下了很多鼓励读书的美丽的诗句。既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神童诗》,也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警言名句,可以回看“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的场景,也可体味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的经历,更有“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体验,以及那“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的沉迷。更有韵味的当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读书感悟。
记得有人讨论过是“昨日黄花”还是“明日黄花”。如果读过苏轼的“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的句子,明白今日是九月九重阳节,赏菊的好日子,自然就不会纠结是“昨日黄花”还是“明日黄花”了。
所以,“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这个提醒很好。快餐文化,有时代性。“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是应该注意的一种现象。码字时代,大家一定经历过提笔写字,很熟悉的字却突然忘记了笔画,甚至是在签名时也有不会写自己名字的尴尬吧。
用进废退。熟能生巧。真不是假话。
好记性不如烂笔熟(头)。也是一种经验。
心静读书,是很难得的了,也是很需要的了。
怎么做到心静呢?
*************************************
不阅读的中国人
孟莎美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 ── 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 ── 大部分人或者在穿梭购物,或者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中国是一个有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却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
我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电话上(大声谈话),不打电话就低头写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 ── 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惟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快,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是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吵到了身边乘客宁静的阅读。
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 ── 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
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 ── 自己的灵魂 ── 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或许我们对于一个经济还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分苛责 ── 过于忙碌是压力所迫,并不是一种过错。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宁可慢一点,松一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0 1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