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留言板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IP: 202.113.11.*   [149]杨正瓴   2025-1-21 17:30
1         黄安年的博客        黄安年         102512501
  
超过 一亿了!
IP: 223.102.87.*   [148]史永文   2024-11-27 10:00
祝贺黄教授博客浏览量过亿!
IP: 120.253.220.*   [147]伍赛特   2021-9-18 16:10
伍赛特预祝您和家人2021中秋快乐!阖家美满,幸福团圆!
IP: 61.148.243.*   [146]崔耀华   2021-7-27 08:26
黄教授您好!看了您在网上发的吕启祥的博文,北大没有红学家,没有必要大肆宣传。宝玉是什么人?贾宝玉  甄宝玉 通灵宝玉 补天宝玉 济世利物宝玉 孽根祸胎宝玉 混世大魔王宝玉  知祸福 疗家疾 除邪祟 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宝玉 盖天大王宝玉 长安公子宝玉 怡红公子宝玉 臭皮囊宝玉 富贵闲人宝玉 无事忙宝玉 绛洞花主宝玉 紫云轩主人宝玉 专治人口不利家宅不安宝玉 专治邪思妄动宝玉,等等还有很多,能为黛玉找这么个情人吗?比算命先生还厉害。宝玉和钗黛宝玉三人一体,宝玉和自己搞爱吗?宝玉和秦钟二一体,黛玉和秦钟搞爱吗?笑话!我们对此有几十万字论述。爱情说是最大的猜谜派!
IP: 111.193.221.*   [145]李沣   2021-3-7 19:01
向学长黄安年教授致敬!
今年已经85岁的学长黄安年教授,十四年如一日,一天一篇博客文章,这种坚持,这种求真精神,无比珍贵,令人起敬。体现着学人的天赋、本能和人生价值。在权力至上,金钱万能的当下,这种金不换胸怀,尤其显得很零类、奇特,但这正是他的本质体现,价值所在。我在学长的带动下,也在科学网安家,但我缺乏韧性,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实在做不到黄教授那种坚持。学长多保重。李沣
我的回复(2021-3-9 20:16):过奖过奖,只是现在不便公开表明我德学术见解。
IP: 112.20.41.*   [144]陈满荣   2021-2-27 17:08
黄先生您好!
我曾经对日本侵华时期的碉堡据点分布感兴趣,苦于没有条件研究,只是从各种文献只言片语中搜集。
希望您给与指点。 资料哪里找?或者有关的数据有人研究过?
谢谢
祝黄先生牛年吉祥。
扬州大学 陈满荣
2021.02.27
IP: 120.253.220.*   [143]伍赛特   2021-2-10 13:32
伍赛特预祝您和家人2021新春快乐,阖家美满,幸福团圆,happy牛year!
IP: 120.253.220.*   [142]伍赛特   2020-12-30 09:12
伍赛特在此预祝您和家人2021元旦佳节快乐!
IP: 120.253.220.*   [141]伍赛特   2020-9-28 10:40
伍赛特预祝您和家人中秋、国庆双节快乐!
IP: 175.102.15.*   [140]伍赛特   2019-12-31 13:27
黄老师好,时值2020年来临,伍赛特预祝您和家人元旦快乐!
IP: 218.199.207.*   [139]王一君   2019-12-21 16:33
黄老师,您好!本人是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在读硕士,目前正在进行虚拟学术社区系统有序度方面的研究,故发此问卷,恳请您拨冗填写以下问卷。本问卷实行匿名制,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放心填写。
链接如下:https://www.wjx.cn/hj/bi2jnusxz0e6lq1vdku84g.aspx
如果您对相关研究感兴趣,可以给我留言或者邮箱:1083634082@qq.com
再次感谢您的填写和支持!
IP: 116.1.7.*   [138]卢文全   2019-3-8 13:30
关于创立一个新型国际大奖给知名人士的信
黃安年先生:您好!
“诺贝尔奖”是国人,尤其是科工作者十分关心的亊。
我是一位一生从事科研工作,退休多年的老者。在了解一些年度诺贝尔奖的相关信息后,感觉将近120年来,“诺奖”在做岀其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开始岀现某些工具性特征,话语权似乎对提名与评审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设想可否再设立一个新型国际性大奖,使其与“诺奖”相互促进,各自都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同时,现代工程技术对社会发展已经显现出强大的推动作用,让新设立的国际大奖既包括“诺奖”內容,又扩展到“数,理,化,天,地,生,医,信” 八方面自然科学和“陆地,海洋,空天” 三大领域的工程技术,似乎也是可以而必要的。

伴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我还设想新大奖可否就叫做中国“祖冲之奖”, 简称“祖奖”, 意即纪念先人开拓未来。考虑到这是一件涉及国家的大亊, 注意到您是知名人士,在科技界很有影响力,所以写信给您, 希望获取你的看法和参与推动,以便进一步思考与推进这件事情。显然,为什么要再创立一个比“诺奖”更全面的“祖奖 ”?等等,涉及这个综合性国际大奖的许多问题,还有待相关方面与人士组织起来加以深入研究, 以便向国家提岀正式报告予以推进。

我也还有一些关于“祖奖”的更具体想法,  假如你有兴趣,希望能与你在邮箱里进行进一步交流,一起来鼓动此亊。盼见回复。打挠了, 请见谅!
    致礼!
写信人:
卢文全,教授级高工,广西桂林市七星区六合路98号20栋1-102;  
电话:13657732488;  E-mail: 13657732488@163.com
IP: 111.85.66.*   [137]郭征帆   2019-1-1 10:32
祝二老新年快乐,吉祥安康!
IP: 202.113.11.*   [136]杨正瓴   2018-12-31 01:00
祝 2019 新年快乐!
IP: 111.85.76.*   [135]郭征帆   2018-3-21 09:21
爷爷、奶奶早,来看看二老
IP: 159.226.163.*   [134]倪乐意   2017-9-14 15:32
您可能感兴趣的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475614-1075683.html
IP: 76.19.21.*   [133]柳青青   2017-6-21 06:3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6/379951.shtm 这篇令我想起,社会风气已经到了为了自己评职称,随手拿来别人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连个道谢都不说就成了他们自己的成果!这种做法屡屡得手,拿什么去教育下一代?
IP: 1.202.240.*   [132]李沣   2017-6-18 11:45
对“世界史”不是“历史学”该说几句话。
IP: 1.195.108.*   [131]hnjz   2017-3-25 08:25
黄老师好。我看到您在李兆良先生博文后的留言,不知您可曾看到我的留言。
我觉得,若利玛窦教士地下有知,中国人竟然有如此的中文理解能力,大约有要气死的。

[2]hnjz  2017-3-24 07:22
又,下列博文也给出利玛窦的序言全文及上述解读,还请大家都考考自己的中文水平啊。
《坤輿万国全图》为什么不是利玛窦所作?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873546.html

[1]hnjz  2017-3-24 07:19
因阅读李先生您刊发于《测绘科学》2016年7期大作,3月7日献疑四条,承蒙赐教“不要从字面看,要从字里行间看”而再说两句。

原文V:2)利玛窦在序言中特别提到,“乃取敝邑原图及通志诸书,重为考定,订其旧译之谬,与其度数之失,兼增国名数百”。此段暗示数据采自中国的文献。“通志诸书”,指中国地理方志。假如《坤舆万国全图》是从欧洲地图翻译,中国从来没有的话,不会知道什么是正谬。“旧译之谬”、“度数之失”两者应指西洋地图翻译自中国地图的地名与经纬地望错误。……“兼增国名数百”,唯一可能是来自从中国实地测绘命名的地名。

疑问V:所引文字之前,利玛窦叙说了在广东、南京各印一次地图,后者带至北京得获赞扬;不过“缮部我存李先生,……歉前刻之隘狭,未尽西来原图十一,谋更恢广之”,因而对南京所印地图即“旧译”修订、补充而制作《坤舆万国全图》,并说“虽未能大备,比旧亦稍赡云”。而您“从字里行间”竟看出“旧译”为“翻译自中国地图的西洋地图”。此外,序文前面说了“敝国虽徧,……又有天下列国通志”,因而修订所用“通志诸书”未必全是中国的。序文相关文字似乎没有难解之处。

敝国虽徧,而恒重信史,喜闻各方之风俗与其名胜;故非惟本国详载,又有天下列国通志,以至九重天、万国全图,无不备者。
窦也跧伏海邦,窃慕中华大统万里声教之盛,浮槎西来。壬午解缆东粤。粤人士请图所过诸国,以垂不朽。彼时窦未熟汉语,虽出所携图册,与其积岁扎记,䌷绎刻梓。然司宾所译,奚免无误。庚子至白下,蒙左海吴先生之教,再为修订。辛丑来京,诸大先生曾见是图者,多不鄙弃,羁旅而辱厚待焉。
缮部我存李先生,夙志舆地之学,自为诸生,编辑有书;深赏兹图,以为地度之上应天躔,乃万世不可易之法,又且穷理极数,孜孜尽年不舍;歉前刻之隘狭,未尽西来原图十一,谋更恢广之。余曰:“此乃数邦之幸,因先生得有闻于诸夏矣;敢不廑意,再加校阅”。乃取敝邑原图及通志诸书,重为考定。订其旧译之谬与其度数之失,兼增国名数百,随其楮幅之空载厥国俗土产;虽未能大备,比旧亦稍赡云。
IP: 1.202.240.*   [130]李沣   2017-3-4 09:37
黄教授:转载了你的博文,前面加了几句话,但微信上转不过去,放在留言里啦.
感谢学长对我的鼓励,转载黄安年博客

    我北师大的学者黄安年教授,退休后退而不休,继续而且更为勤奋地在美国史这块土地上耕耘,学术专著接连不断地问世,刚纪论修建横亘美国东西太平洋铁路华工伟绩的《道钉》之书,就出版了三部四个版本。这种剧烈的研究冲动和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完全出自智者的良心和学者的天性。黄教授已81岁高龄,但几乎每天都写博客,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风去变换和人类发展的未来。截止今日,在科学网上已发表博文 17530 篇,有37541586人次关浏览。这就是一个学者的退休生活、一个智者的晚年。

    感谢学长对我的鼓励,我将以黄教授为榜样,活到老学到老,在博客这快土地上辛勤耕耘到老。
我的回复(2017-3-4 09:43):过奖过奖,共勉共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0 2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