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聚焦老年保障, 众说纷纭

已有 2225 次阅读 2015-12-24 07:13 |个人分类:社会保障研究(07-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聚焦老年保障, 众说纷纭

聚焦老年保障, 众说纷纭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5年12月24日发布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保障已经成了众目睽睽、众说纷纭的话题。下面被称为网上疯传的网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在我国这个未富先退的社会里,养老话题或者小康养老话题是个在全面奔小康新五年中在所难免的议论话题,我们固然需要精准发力的脱贫攻坚战,但是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成亿上千万的银发老年族,他(她)们如何全面小康养老?

需要说明下面的文章,作为资源共享,并不意味着我赞同或不认同文章的见解。

还在17年前的1998年,我著的《当代美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一书中已经提出:“到了90年代,美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普遍存在面临三大危机,既社会福利保障赤字和财政危机、老年危机和家庭危机,这三大危机有涉及到人们对美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信任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一个先富后退有了半个世纪以上的社会保障机制模式的美国尚且如何,在我国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一胎时代的中年人将承受着教育和养老大双重压力山大!

   17年前,我在那本书的结束语中谈及中国时写到:“从立足21世纪,走向世界的发展角度看, 在建立和完善我们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 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笔者认为需要十分重视注意的十个问题

 

     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没有效率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是不可能持久,也没有生命力的, 采取违背生产力发展的超前“平等”方法来建立的社会福利保障建筑在损害部分居民利益集团基础上的,也是不能持久的。没有相对的公平原则就不可能有安定的现代化环境, 更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特色。

   ②适应生产力发展近期和中期水平原则。不注意这一点, 就可能说大话兑不了现,或者“寅吃卯粮”,最后造成及其被动的局面, 出现象西方国家那样的福利危机。这对于处于现代化水平很低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尤为重要, 搞超出生产力水平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计划是要吃大亏的。在这个问题上的历史教训是极其深刻的。事实上, 再分配问题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不能以感情代政策, 以设想代实践。这里我们尤其要注意到从本世纪90年代到下世纪的30-40年代是我国劳动力最丰富的时期, 自下世纪30-40年代开始又是我国银色浪潮冲击的高潮时期和劳动力相对短缺的时期, 因而,注视“文革”前后婴儿高峰年龄段的成长中引起的对社会福利保障的影响是特别需要超前研究和思考的。

   ③工作福利开发脱贫救助赤贫原则。除了不可抗拒的意外灾害需要政府和全民动员实行救济外, 单纯性救济弊多利少, 提倡为工作创造条件的福利措施。单纯救济性扶贫应尽可能地向开发性脱贫转化。赤贫、温饱、小康、富裕的概念不能带有随意性, 需要科学的量化, 没有这样的科学量化, 也就很难真正解决贫困问题。相对贫困问题是在现代化经济发展中难以避免的, 但是应当防止贫富差距的扩大,并采取切实措施,逐步把这个差距缩小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我们要解决脱贫,还要注意新贫困和返贫现象。

   ④政府、企业、社区、团体、私人和家庭并举的多元原则。我们的社会主义是主体, 但是这个主体并不排斥多元, 尤其在社会保障事业上, 政府和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事事都包起来和管起来。没有多元原则就不可能有持久而切实可行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社会福利保障事业。

   ⑤资金来源多渠道原则。这和上面说的多元原则是一个道理。广开财源, 包括各级政府的, 企事业的, 社会团体的, 私人的, 慈善团体和基金会的, 民间自助的, 家庭的, 也不排除国外捐赠的, 只要符合三个有利的总方针何乐而不为之?

   ⑥福利保障科学管理多层次和精兵简政原则。社会福利保障没有科学管理不行,一家独管不行, 机构太多不行。防止管理机构臃肿, 占了纳税人和捐赠人为福利事业的大量的钱财, 甚至可能出现的各种腐败和丑恶现象。

   ⑦政府宏观控制和管理原则。从宏观控制和管理的角度来说, 我们要“大政府”, 从社会福利保障的具体操作来说我们要“小政府”, 要中央政府和各省、市地方政府各有其权,各守其职。

   ⑧既积极又稳妥的逐步推广原则。个别父母官爱搞“短平快”“立杆见影”,往往积极有余,稳妥不足, 好大喜功,一步到位, 社会福利保障上去容易下来难, 切忌未加逐步试点,全面铺开, 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⑨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原则。不唯书, 不唯上, 只唯实,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然而有的人只是唯命是从, 根本不顾实情,违背了因地制宜原则, 而对于社会福利保障来说,情况千变万化, 必须对实情有确切的把握并能跟踪情况的变化, 否则, 用意不错, 效果不佳。

⑩关注特殊利益集团和兼顾各个利益集团原则。这是一个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相互关系问题。无疑对于特殊的群体必需实施优惠的倾斜政策, 然而这种政策是以财富再分配为条件的, 它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 而不能习惯于旧有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方式。

 

   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福利保障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实行起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 愿它能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我们自己的路, 建立我们自己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 建设我们自己的社会福利保障学说, 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四化大业管好安全阀门。”

 

***************************

养老奴,弹尽粮绝的付出

2013-11-23 兆林分享

 

养老奴,弹尽粮绝的付出  (网上疯转,看后发呆)

 

   小时候唱国歌,唱到“不愿意做奴隶的人们”就觉得很老土,那是万恶旧社会的产物嘛。可长大以后,小心翼翼不当奴隶,还是当了房奴,更多的人同时在当车奴,孩奴。现在,我国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劫难逃的“养老奴”身份又要附体了。

 

   我意识到这点,是母亲和我同住的日子,稍有矛盾,她就说:老了病了不用你管,我会住养老院。”开始时,她是理直气壮的,我也以为那是最省力的选择。

   然而,当我开始在网上查找养老院的资料,发现在一线城市,公立的床位有限,排队几年都未必排上,私立的收费昂贵,床位费+餐费+护理费,6000元起步,医疗费另计。有国际合作背景的养老公寓,则高达万元以上。

 

   我对母亲说:对不起,如果你住养老院,我就没法给自己养老了。”

   离我家最近的一个宾馆式养老中心,有中式、美式、欧式、韩式、日式、东南亚式多种风格房间选择,配备了国际医院,但入住36平米的标准间,半自理的每月5800,非自理的每月8600,不包餐费,如果需要特护,有一房一厅和两房一厅包房两种选择,最高达15000以上。这是我母亲退休金的10倍.

 

   母亲沉默片刻,说,老家那边有条件比较差的养老院,每月只要1500,是旧仓库改的。要么,去更偏僻的有教会背景的养老院。她的支支吾吾里已经没有底气,因为她知道那种环境和生活质量,是不会舒服的。

 

   然后我给她计算居家养老,如果她不能自理,那么请护工的费用,也将在5000以上,护工会陪伴老人,按摩喂药喂食,协助大小便,推轮椅出去散步,而如果你要忙工作,再请个保姆买菜做饭洗衣拖地,至少要3000元。这样不比住养老院便宜,还要为护工和保姆提供食宿。

 

   令人悲观的是,当房奴或者孩奴,你感觉再苦再累,是个升值投资,而当养老奴,是个弹尽粮绝的付出。他们说,中国正在建养老社区,你可以等等,我满怀欢喜地去看那些项目,然后傻眼了,那完全就是保险公司开发房地产赚钱嘛。

 

  哪里是养老服务,比如把购买保险年金和入住养老社区挂钩,10年间缴纳30-50万,到70岁才有资格入住,前期投入和累积生存金已超百万,不购买保险的,则要预先缴纳20-75万不等的入门费,再缴纳租金和养老服务费。这些社区建成了,也是给所谓以房养老的政策服务的。

 

   为什么不换种方式,比如年满55周岁的老人,有资格购买一套50平米以内的养老社区房,他们居住在这里,享受养老服务,就如我们现在的普通小区,在物业管理的基础上,转自公共微信a99801增加家庭护理服务,上门的护理员提供餐饮、娱乐、保洁、维修、应急、短途交通、体检等基础服务,付费则可以得到更多生活辅助。如果养老社区的业主,还不打算自住,则可以交给物业代为出租给需要的老人,收取租金。

 

   中国人的养老概念和产权概念其实很难分离。他们需要的不过是住在自己家的房子里,又得到相应的照顾。转自公共微信a99801在美国的社区,有免费上门的家庭护理员,英国的社区服务可以上门照顾老人,或者提供日间照料中心给老人休息娱乐。如果说,我们福利没那么好,也没有充足的志愿者可以提供服务,那么低收费的基础服务也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一个80岁的空巢老人,腿脚不是很方便,但尚能自理,她入住养老院需要每月支付6000元,其中4500元是床位费,1000元是餐费,500元是服务费,她实际需要的只是500元服务,就是有人送饭,洗衣,拖地,维修,应急。如果社区卫生所再提供一个家庭医生和家庭病床服务,老人基本没有太多担忧的。因为子女陪伴也不过是解决这些问题。

   有资料说,2013年,中国老年人达到了2亿多。我认为这个数字已经不是扩建养老院和加床位能容纳的了,而且昂贵的收费使中高档养老院成了老干部和归侨活动中心。

 

   实际上,必要的存在是护理型养老院,尤其是长期卧床的失能老人,他们需要专人陪护和康复治疗,而自理型的老人更适合居家养老,或者在提供日间照料和生活协助的社区生活。

 

   所以,政府扶持养老项目,不应是帮助保险公司或者民营企业搞养老地产,而是减少养老奴的负担。比如增加公立养老院,并以护理型为主,只收不能自理的老人,免床位费,餐费和护理费,不得高于本市平均退休金;加大社区养老服务,多设站点,转自公共微信a99801为需要的老人提供免费或者低收费服务。

 

   我们没有奢望免费养老免费医疗,只是如果要防止“养老奴”成为“弃老族”,人性化的政策非常重要。你逐年提高养老金,却远不够老人独立养老,你提倡居家养老,却依赖家庭养老,那么中国式的家庭温情最后会毁在缺钱上。

---------------------------------------------------------------------------------------------

 

议者:

1992年初年我在利物浦遇到了上海市民政部门官员七八人的一个访问参观团。他们到一间英国政府的老人公寓(shelteredhouse)松鹤楼视察,这里住的是一些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的普通老人。我的儿媳正好担任这所以收养华人为主的老人公寓主管(warden),这所老年公寓收住额50户,有40多户是华人。参观团知道了我是一个来自大陆探亲的老教授后,偷偷的问我:“这个养老院是真的吗?”。我回答:“当然是真的,这里没有必要像我们大陆那样,为外国人来参观而特作安排”。

参观团员们为英国给养老人员的待遇大吃一惊。住房宽松高级,照顾周到。一个人住房面积约60平米,有一间卧室、厕所和洗浴间、一间厨房,一间餐厅,一间客厅,两个储藏间,冬天暖气很足温暖如春;有专人打扫卫生,房间的玻璃窗非常明亮清洁。公寓主任,每早都有电话问询,是否健康,有何需要。免费医疗,医护人员上门看病,有叫必到,重病送去医院住院;走廊墙上有扶手,有红外线监护,倒地时久发出警报,有人来救。设有探亲者住处,收费极低廉。有专人打扫室内外卫生,不能自炊时,免费派人来给做饭(老人是华人就派华人来)。住户华人大多是在英开饭馆的老人,每月领取250英镑左右的养老金(他们开饭馆时都纳过税。那时我国留学生每月公费才发175英镑,包括食宿等一切开销)。一些社会组织,如社区管理机构,教会,宗教社团,慈善团体,警察局……..经常在周末招待老人外出活动、旅游等….。老年公民(senior cityzen)有老人免票(pass),可在不小的范围内免费乘火车、长途车,公交车。

 

上文中说:“比如一个80岁的空巢老人,腿脚不是很方便,但尚能自理,她入住养老院需要每月支付6000元,其中4500元是床位费,1000元是餐费,500元是服务费,她实际需要的只是500元服务,就是有人送饭,洗衣,拖地,维修,应急。如果社区卫生所再提供一个家庭医生和家庭病床服务,老人基本没有太多担忧的。因为子女陪伴也不过是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党和政府为什么不大力组织非营利性的家庭服务业,上门服务。让老人们得到应有的晚年照应。把一切花费都推给老百姓自己负担?他们过去对国家社会的付出和交的税,都那儿去了

 

中国的钱应当用到老人身上一些,就算不肯出英国那么多的钱。也可以多为老百姓想想。当官的大权在握,别一个心想发财只顾自己,只想和奸商合伙骗钱,依附权贵升官发财,捞够了就外逃。你不是要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吗,不应该搞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吧!

 

这个政府为什么说的是实行为民谋福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却老是为了当权权贵和商人剥削老百姓卖力。民政官员们不是不了解普世情况,可实际上他们是不想真的为老百姓谋福利,为老百姓做实事。竟耍“花架子”骗人。近日官媒又在大力提倡,抵押住房养老,防老。官儿们、你们又在搞什么诡计? 是不是以为人民看不出你们这些吸血鬼的本来面目,扮成美女骗人。你们怎么不搞平价家庭养老服务?为什么不搞不盈利的老年公寓?为什么不给纳税人、老百姓幹点实事。屁股坐在刮民的权贵奸商一边,猛刮百姓。你们到底是些什么人?幹什么的,正牌共产党吗?

 

一个老人点评:说得太好了,揭露了在养老问题上“光伪证”的不作为和虚伪!

http://email.bnu.edu.cn/coremail/s/%EF%BC%BB%E6%8E%A8%E8%8D%90%EF%BC%BD%E5%85%BB%E8%80%81%E5%A5%B4%2C%E5%BC%B9%E5%B0%BD%E7%B2%AE%E7%BB%9D%E7%9A%84%E4%BB%98%E5%87%BA%28%E7%BD%91%E4%B8%8A%E7%96%AF%E8%BD%AC%EF%BC%8C%E7%9C%8B%E5%90%8E%E5%8F%91%E5%91%86%EF%BC%89.doc?sid=BAIHPVmmAypLpghORXmmAlBFtbPvqehC&func=mbox%3agetMessageData&mode=&mid=1%3a1tbiAQa%2bIlVlhNY0mgAAmX&part=3&mboxa=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945497.html

上一篇:泰康之家称“这里没有雾霾”,与天通苑无异
下一篇:雾里探询泰康之家燕园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