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登团城

已有 4288 次阅读 2008-7-15 20:31 |个人分类:国内纪行见闻(08A)|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登团城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08715日发布

 

今天上午带哇哇来到北海团城参观,以往来北海公园游览一般都要登团城,团城位于古都北京的中心部位,是古都精华所在。在辽、金两朝是皇宫别苑;在明、清两朝是皇宫御苑的组成部分。今天的团城,基本上是200年前乾隆年间修建后的建筑群。团城南临中海,在玉带桥和北海相连,波光粼粼,与北海公园内的建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代建筑群。团城得以保存至今和周总理有关。我们在团城上可以清晰看到中海,团城里有许多历史价值的古树古物,参观这座带有园中园的团城,需要购买门票:一元。

 

下面是即时拍摄的照片23幅。

 

附网上两篇介绍:

***********************************

团城位于北海南门西侧。元代时为一小屿,明代重修时筑城墙,并将东南二处水面填为平地,基本上形成现在的规模和四周环境。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建承光殿,将原半圆殿改成十字形平面。乾隆年间进行较大的修建,增建了玉瓮亭。今天的团城,基本上就是乾隆年间修建后的建筑群。它的平面呈圆形,周砌城砖千仞壁立的小城。城台高出地平 4.6米,周长 276米,面积4553平方米。东、西两侧城墙下各有随墙门一座,上建门楼,东为昭景,西为衍祥,入门可沿蹬道登至城顶台面。蹬道处各设罩门,城台上建筑布局采取对称中兼以园林的布局手法。承光殿为全城台的中心,其南有玉瓮亭,其北为敬跻堂,组成了城台的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有古籁堂、余清斋东庑和西庑等。朵云亭、镜澜亭高踞假山上。整座城台黄瓦红墙。金碧辉煌的古建群间,遍植了数十株苍松翠柏。承光殿中间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四面各推出抱厦一间,整个平面呈十字形。南面有月台一座。正中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抱厦为单檐歇山卷棚式,覆以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顶,飞檐翘角。上檐重昂七斗,下檐及抱厦重昂五斗。殿内施大点金旋子彩画。玉瓮亭内玉瓮为元代作品,体积大,雕刻精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对北海及团城的保护非常重视。50年代初,疏浚了湖底,清除淤泥11.6万立方米,清除园内垃圾近 1万立方米,并护砌驳岸,改铺路面。1954年,由于拓宽金鳌玉桥,发生了拆除团城南部的问题,周恩来亲自到团城实地考察,最后决定保留。他还指示在团城北面修一座台阶,把团城和北海连接起来,但不要拆墙挖洞。1953年以来,国家先后拨款近2000万元对所有古建筑基本上都进行了修葺,在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改装电路和管道,避免引起火灾。同时修建污水管道,截流36个流入湖内的污水源。1984年起,对全园古建筑进行了近景摄影和测绘,逐步建全档案资料。现设有专门机构负责保护和管理工作。

http://baike.baidu.com/view/1379718.htm

 

CCR札记

——陈翠荣——

北海团城

  北海团城,位于古都北京的中心部位,是古都精华所在。回溯北京的历史,北海的团城是辽、金两朝皇宫别苑;明、清两朝皇宫御苑的组成部分。团城见证了北京都城演化的进程,它在金代叫小圆岛,和北面的琼岛同时用人工筑成,金世宗在此营造了大宁离宫,元初又在岛上建了仪天殿,明代重加修缮后更名承光殿,并改筑为砖城,这就是现在的团城。团城两面临水,北海、中海波光粼粼,它与北海诸建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文人学者曾赞美过,从阜成门到朝阳门是古都北京古文物建筑最集中、最美丽的一条线,北海团城就是这条线的中心点。一九五四年扩建北海大桥,有人建议拆除团城,另建新桥,把路面拉直;有人坚决反对,认为团城是金、元、明三代形成的重要古迹,很有历史价值。两种意见争执不下,团城将遭拆毁的消息经各种渠道传到了国家文物总局,梁思成、郑振铎等人万分焦急,他们迅速汇集有关北海团城的资料,以文物局的名义向各界呼吁保护团城。梁思成苦心筹谋,决心晋见周总理,恳请保护北海团城。周总理在听取梁思成的汇报后,在炎夏的一个下午,亲自考察了北海团城。他轻车简从,没有其他官员的跟随,意图是不想受他人干扰,以便做出科学地判断。足足两个钟头,他绕城走了一周,最后停留在团城上,时而遥望北海的琼岛,时而注视着北海大桥上来往的车辆行人。最后,他决定保留团城,将国务院所在的中南海西北角的围墙向南移数十米,将桥和马路向南拓宽扩建。这一移,使得周总理的住地西花厅离马路仅一墙之隔。马路从南边绕过团城,团城就这样完整地保住了。

http://www.zhou-enlai.com/2/bz13/0017.htm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32288.html

上一篇:有感于博客访问量突破百万
下一篇:北海公园中路行(一)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