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有感于我国独户占1/4,家庭平均人口低于3

已有 1351 次阅读 2022-1-16 11:21 |个人分类:社会保障研究(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有感于我国独户占1/4,家庭平均人口低于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1月16日发布(第29187篇)

中新社的一份关于近年来我国家庭人口结构的分析报告值得引起高度关注。椭圆型社会结构被认为是发展中经济体走向发达经济体的最佳形态。社会稳定的基本单位是按家庭结构来计算的,家庭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以为社区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则是极大的误解,因为社区尤其是城镇的社区是以许许多多家庭户和租赁户组成的,社区管理层面对的是不同的户主实体。

家庭结构小型化、独居人口占比超过家庭户的1/4发展趋势,不仅反映了家庭经济背景和家庭观念的变化,而且还从家庭结构的变迁中说明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即经济的发展和向好不等于家庭结构的稳定和扩大,经济发展和家庭结构稳定之间不一定是相向而行的,有时却是经济发展和生活多元同步,经济发展和个性发展同步。

  高龄老人和低龄青年独居、独行、独游、独资、独花(费)现象引发人们对供给、需求、货币、福利经济的多方面新思考,对此管理决策部门需要提前量。

 

l  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发现,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其中一人户家庭超过1.25亿,占比超过25%

l  从结构看,我国当前的一人户家庭户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是老年单人家庭,即老年人中处于独居状态的家庭,另一部分就是年轻人单人家庭。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有2.64亿人。2015年的相关调查已经显示,当时空巢老年人(老年夫妇户)和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50%。近些年,老年人处在独居状态的情况进一步增长,同时年轻人中个人户现象也在进一步增加。

l  从历史变迁看,中国的家庭户规模在不断在缩小,且这种变化的趋势近些年更加明显。数据显示,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个家庭户规模平均是4.33人,1964年上升到4.43人,1982年开始下降,平均家庭户规模为4.41人,2000年下降到3.44人,2010年下降到3.10人,2020年则进一步下降至每户2.62人,跌破三口之家。

 

***************************

中国新观察|中国一人户数量超1.25亿!独居者为何越来越多?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2-01-14 14:53中国新闻网官方帐号

关注

中新财经114日电 (记者 李金磊)一人住、一人食、一人游,当下,独居群体不断增多。

中新财经记者查询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发现,2020年,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其中一人户家庭超过1.25亿,占比超过25%

来自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

一人户家庭规模为何如此庞大?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又该如何应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专访,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网记者: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其中一人户125490007,超过1.25亿,占比超过25%,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冯文猛:中国有1.25亿单人户家庭,这个规模非常庞大,占比超过25%,在国际上横向比较也不算低。

从结构看,我国当前的一人户家庭户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是老年单人家庭,即老年人中处于独居状态的家庭,另一部分就是年轻人单人家庭。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有2.64亿人。2015年的相关调查已经显示,当时空巢老年人(老年夫妇户)和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50%。近些年,老年人处在独居状态的情况进一步增长,同时年轻人中个人户现象也在进一步增加。

伴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代际价值观的差异化以及独身主义的兴起等变化的发生,我国单人户家庭规模和占比不断扩大,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不能简单来用好或坏来定性。但对于它的比例以及上升的速度,整个社会要给予高度重视。

 

中新网记者:一人户数量如此之多,社会中的独居者似乎日渐增长,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冯文猛:单人户现在整体占到了全部家庭户的1/4,背后有很多经济和社会原因,从具体内容看,老年人和年轻人中单人户增加的原因是不同的。

在老年单人户方面,随着老龄化持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高龄老人的数量和占比也在进一步增长。整体看,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老年夫妇户中一人先去世,就会留下一位老人,成为独居户。同时,由于家庭观念变化以及代际价值观的差异化,子女和老年人共同居住的比例越来越低。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老年人中独居家庭的数量以及比例进一步增长。

在年轻单人户方面,年轻人在就业初期很多人是选择了单独居住。这一方面源于大部分年轻人属于跨地区流动就业,客观上无法和父母一同居住;另一方面,即使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由于生活观念、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加上对独立自由空间的渴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离开父母单独居住比例也在进一步增长。

在过去40多年中,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社会变迁,住房条件改善,悦己主义盛行,晚婚甚至不婚的人数有所增加。不同代际人的价值观念和认知差异很大,跨代际居住带来的矛盾也会比较多,在这种大背景下,青年群体中独居人群和比例在进一步增长。

 

中新网记者:家庭户平均人口跌破3一人户规模增加,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挑战?

冯文猛:单人户家庭不断增长带来的问题和挑战逐渐凸显,主要体现在:

一是家庭养老供给不足的问题。独居老人的增多,需要居家社区养老加快发展。同时,独居老人有自己的特定需求,比如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疾病监测体系,确保出现意外状况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增加居住环境的安全安心感。因此,在养老服务建设中,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更加便捷、更加可负担、贴近老人周边身边的养老服务。总体看,当前这方面的需求很大,但缺口也很大。

二是能否得到心理慰藉的问题。独居状态的人是需要给予精神关爱的,独居久了如果没有好的情绪排解渠道,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这些年一些国家出现的自闭症人群数量增加,和独居比例增加有着一定关系。虽然我国目前产生这一问题的比例还不太高,但是也不能忽视带来的潜在影响。

三是年轻人家庭责任感淡薄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独居年轻人和家庭的连接更弱,久而久之他们承担家庭责任的意愿也会变得更加淡薄。

四是影响生育和人口发展的问题。如果放任独居年轻群体增加,对婚姻、家庭以及保持适宜的生育水平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这方面也需要我们给予关注。

 

中新网记者:一人户增多,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哪些新机遇?

冯文猛:随着单人家庭数量的增多,近些年单身经济呈现了迅速发展的势头,一些新的需求迸发出来,也在催生一些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和新商业模式。

比如,一人份商品日益畅销,适小化成为大趋势。吃穿住行等方面会有更多满足一人份需求的产品,100克装大米、50毫升威士忌、一人火锅、迷你家电、迷你KTV……一人份商品会有更大的市场机遇。

未来,会有更多的商业模式专门服务于独居人群。比如,给独居老年人提供疾病监测、提供安全保障的服务。解决独居年轻人不愿意做家务、不会做饭的服务。总体上,原来由家庭提供的很多服务都需要转化成由社会提供,点餐、家政等需求会进一步增加,花钱买方便与花钱买时间的懒人经济有可能更加流行。

另外,独居人群需要情感寄托,能够提供心灵寄托的宠物等行业也会迎来大的发展,这是一种家庭情感的替代。还有智能管家、陪伴机器人等也将成为前景看好的领域。

总之,单身经济下,个性化、专属化、品质化的消费场景会更受欢迎。健身、旅游等各种面向个体的兴趣俱乐部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为独居年轻人提供了在家庭外部进行充分交流和情感宣泄的平台。

DSCN2542.JPG

中新网记者:在生育率降低、家庭少子化、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家庭规模持续缩小,公共政策该如何去应对?

冯文猛:从历史变迁看,中国的家庭户规模在不断在缩小,且这种变化的趋势近些年更加明显。数据显示,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每个家庭户规模平均是4.33人,1964年上升到4.43人,1982年开始下降,平均家庭户规模为4.41人,2000年下降到3.44人,2010年下降到3.10人,2020年则进一步下降至每户2.62人,跌破三口之家。


DSCN2543.JPG

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家庭规模的变化,一方面是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经济社会大环境变化导致的结果。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居民接受教育年限增长,社会整体对养儿防老的依赖在减少,城镇化在推进,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在提高,这些都带来生育量的减少。

但是,保持适当的家庭规模和适宜的生育水平,是一个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上面出现的趋势,有必要采取措施去阻止家庭规模持续缩小,应对不断攀升的单人家庭的趋势。

该怎么做?一方面要扭转不愿结婚和生育的价值取向,在全国倡导婚姻、家庭、生育的重要性,强调人口生育的意义,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生育的价值和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消减部分人群对婚姻、家庭、生育的负面印象。

独身主义兴起的时间并不长,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独居在长时间内对自我身心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因此,要营造有利于婚育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他们对婚姻、家庭、生育形成更加积极的看法,而不是结婚与生育均无所谓的态度。一个人的生活年轻时确实潇洒,没有育儿的烦恼和负担,可以随心所欲,但到中老年的时候,有些问题确实是一个人承受不了的。

同时,也需要提供政策和服务支持,很多人主观上并不想选择独居状态,但是客观上由于种种原因却处于这种状态。要创造更好的婚育环境,一方面要提供更加完善的婚恋服务,另外一方面也要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解决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实施针对性政策,缓解育儿无人照料、照料费用不足等生育和养育压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912417259462324&wfr=spider&for=pc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1321282.html

上一篇:王振良编《民国红学要籍汇刊》第四卷(影印本)【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
下一篇:2018年二三月黄安年博客方志家谱研究目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2年1月16日发布(第29188篇) 2
收藏 IP: 1.89.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