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将来不当科学家今天不必做科研?
热度 7 文双春 2020-8-10 09:38
老文在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流中,发现不少学生有个观念:将来不当科学家(这儿泛指专业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或职业科研人员),今天就没有必要做科研。这个观念强烈主导着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本科生通过参与教授的科研项目训练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世界一流大学很普遍。最近几年,国内大学也纷纷推动学生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4905 次阅读|14 个评论 热度 7
科学研究从本科开始
热度 15 文双春 2020-7-25 09:29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在30岁以前没有取得科学上的大成就,将永远都不会有了。(A person who has not made his great contribution to science before the age of 30 will never do so.)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狄拉克也觉察到大多数伟大的物理学家在30岁以前就完成了他们最出色的研究工作。据克莱格和埃文斯著《十大物理学家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3473 次阅读|26 个评论 热度 15
谁最在意谁最不在意论文和分数
热度 10 文双春 2020-7-19 08:50
一位知名学者讲了个他不久前参加一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的故事 。 答辩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了 4篇高影响因子 ( 俗称 “分数”)论文,被一位已“位列仙班”的“大牛”评委猛批“写得太多了”。“大牛”谆谆教导博士生要做最重要的工作,在读期间发表一篇论文就足够了,甚至不发论文也没关系,如果觉得不发论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5393 次阅读|41 个评论 热度 10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有多难
热度 10 文双春 2020-5-14 10:28
人们常用两句话来说明教师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一句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它被孟子列为比“王天下”还要快乐的“君子三乐”之一;一句是“桃李满天下”。这两句话可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前者说的是招生和培养,后者说的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这样的幸福是否就像一种福利,所有的老师都能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2755 次阅读|23 个评论 热度 10
“云答辩”可保障和提高去SCI后博士论文质量
热度 3 文双春 2020-4-15 11:13
今天年初以来,有两件事情让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有点措手不及。一是教育部和科技部明文规定 “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这难免让人 有种 突然失去了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 “尚方宝剑” 的感觉 ,同时不得不马上面对如何制定和把控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的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5459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网课怎么考试和评分
热度 2 文双春 2020-4-9 09:29
今年年初以来,新冠病毒迫使全世界 众多 大学将其几乎所有课程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搬上网络,实行在线教学。如果说如此突然地开启如此大规模的线上课堂(网课)给高等教育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正如一些教育专家所言,更大的挑战是网课怎么考试和评分。考试和评分既牵涉到学生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反馈到教和学的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6139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行话吓退行外人
热度 7 文双春 2020-3-15 09:55
科研人员向本专业外的人( 行外人或俗称 “外行” )讲述本专业的知识,例如科学家向社会大众作科普、大学老师为招生目的向潜在学生作专业或方向介绍、 学者 之间因跨学科合作彼此 交流 本领域的知识和进展等,总是试图让行 外人 理解自己所讲内容并对之感兴趣,甚至产生加入本专业 或领域 的激情。但是,他们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1678 次阅读|20 个评论 热度 7
从“真实的不真”到“真的不真实”
热度 6 文双春 2020-2-11 10:30
海市蜃楼是一种很早就被人类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在西方神话中,这种现象被描绘成魔鬼的化身,是死亡和不幸的凶兆。我国古代则把海市蜃楼看成是仙境。Christopher Pinney的《无水之海:海市蜃楼的奇异历史》(The Waterless Sea: a Unique History of Mirages)中有句话,非常贴切地描述了这种现象的本性——“真实,但不是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9816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6
营造或传递温暖有助于人安静地宅家里
文双春 2020-2-4 09:29
抱团取暖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原意是指在寒冬季节,人们抱在一起,相互取暖 。从原意看 ,抱团为了取暖 、 可以取暖。 反过来看,取暖或获得温暖后,是否就不想抱团 或抱团的欲望就不那么强烈 了呢? 科学证明, 的确如此。 有 一个长期 存在 的 理论 : 人们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8057 次阅读|没有评论
数学如何帮助我们应对疫情
热度 7 文双春 2020-1-28 09:43
过年这几天,老文越来越感觉到,宅在家里,少上网特别是朋友圈,多读书特别是科普书,是预防流行病、免除对疫情的无谓恐惧的最好方式。老文偶尔读到的一本科普新书,更大增了老文对人类抗击流行病疫情的信心。 这本科普新书名叫《 The Math of Life and Death: 7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That Shape Our Lives ...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23243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2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