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内某高校教授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个动态引发广泛关注。这位教授“吐槽”去年招收的研究生“基本又废了”,硕士期间优秀的想尽快赚钱,不想读博。他据此认为“‘985’高校就是高级蓝翔”。
这个“吐槽”反过来表述就是:研究生想尽快赚钱,不想研究,导致研究生“基本又废了”,“985”高校变成职业院校。笔者认为这条逻辑基本上是通的。
首先,研究生是做研究的学生。也就是说,“研究”是研究生的学业“正道”。研究生如果不想研究、不肯沉下心做研究,就像大中小学学生不想学习、不肯学习一样,学业“基本废了”势在必然。
其次,研究生想尽快赚钱无可厚非,关键是要从“正道”上谋生财之道。否则,自己学业“基本废了”的同时,还让导师失去其价值或研究生教育失去其本义。这样的研究生多了,势必让学校偏离其人才培养定位,异化为另类。
据笔者观察,这种做职业准备、等研究生文凭、贴“985”等大学标签的读研模式在当下并不少见。这里的症结就在于——研究生不想研究或不肯扎下心做研究。
研究生为什么选择读研又不想做研究呢?一方面,外部的职场需求强烈牵引着高校学生的学业追求。另一方面,许多学生没有看到或认识到做研究的前途和出路在哪里,说得更功利点儿,扎下心做研究对未来的职业和收入有多大帮助。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发生在当人想要学习时,而非当有人想要教的时候。所以,不破解研究生不想研究的难题,研究生教育的成效将等于零。
破解这个难题,需要高校、导师、研究生三方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实践表明,很少有研究生从开始就不想研究,而一些自卑地认定自己不是科研料的研究生,在师从高水平导师后,逐渐找到了科研的乐趣,最终准备走学术道路。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研究环境对博士生命运(包括学术成就和职业前景)的影响远比博士生的天赋和基础大,奖学金对学生完成学业也有很大影响,而缺乏有效指导的学生辍学的可能性是有经验导师的学生的3倍。
这说明,研究生想不想研究、肯下多大功夫做研究,跟高校特别是导师的作为密切相关。总体上,高校和导师如果把“研究”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并在培养质量上倾注持续的热情和投入,那么研究生想不萌生研究的动力都很难。
对于研究生而言,无论如何都要做到在其位、谋其学,生活压力大、科研回报低、未来不会入职科研行当等,都不是不做研究的借口。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知识创造和/或实践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事实证明,投身真实的研究是培养创造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研究生可以合计研究的收益,但不要把自己推入一个简单化、交易性的境地。读研除了经济收入等显性回报,还有个人能力、对社会的价值等无形回报。不难发现,读研期间扎下心做研究的研究生,往往有更大自由度去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以后想做什么事。
(应邀撰写。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22-4-19第3版 大学观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0 0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