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花生过敏有希望治愈 精选

已有 10224 次阅读 2014-1-31 00:00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花生过敏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对这些孩子来说,一点点花生可能要命。长期以来,这些孩子唯一的方法是完全避免接触花生。最近一项新的临床研究结果或者会改变这种现状。科学家发现给这些孩子每天吃少量花生蛋白质,通过一种脱敏疗法来克服这种疾病(这个研究提示我们,能在柳叶刀这样的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不一定就是那些看上去高精尖的研究,最重要的是有应用价值)。

脱敏疗法又称减敏治疗,或称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是将不能避免的并经皮肤试验或其他方法证实或怀疑的主要抗原性物质,制成一定浓度的浸出液,以逐渐递增剂量及浓度的方法进行注射,通过反复给病人注射特异性抗原,促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目前临床上脱敏治疗有脱敏针、舌下含服、纳米脱敏贴等。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儿童过敏学专家Gideon Lack说,这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距离临床应用仍有一定距离。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约1%儿童对花生过敏。这些孩子的免疫系统可对坚果蛋白产生反应,严重时可突然发生呼吸停止和血压剧烈下降,全身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这种情况导致这些家庭整天处于紧张状态,因为即使一些孩子只有中度过敏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致命性意外。一些研究显示,让孩子逐渐增加对花生的接触剂量,可以逐渐使这些孩子出现脱敏。但过去没有进行过大型临床研究证据。

上世纪90年代一些研究尝试皮内注射抗原作为脱敏的方法,但有一个研究发生严重副作用,甚至由于剂量错误导致一名患者死亡。此后直到现在这个研究,20多年几乎没有人愿意再冒这个风险。

研究人员招募了397-16岁儿童过敏患者,这些患儿食谱中包括少量的花生粉,从2毫克到800毫克(0.8克,大约相当于5只花生),逐渐增加摄取剂量。对照组是46个花生过敏患儿,严格避免接触花生和坚果。6月后,39名治疗组儿童中有24名完成实验,并可以耐受1400毫克的花生而不会产生过敏。对照组没有一名获得这样的缓解。这一研究发表在今天的《柳叶刀》上。

实验过程中许多儿童发生恶心和呕吐,但这些相对温和的副作用都发生在剂量增加的早期阶段,但最终的效果非常理想。这些学者计划在英国开展医生指定患者项目(named patient program)给患者提供临床治疗。德国小儿科专家Kirsten Beyer最近也开展了一项类似研究,目前正在分析数据。Beyer认为这一研究的缺陷是没有安慰剂对照组。不过她认为这是很大的进步,花生过敏是一个急需开展研究的内容。这一研究的另一个优点是比过去的研究规模大,设计更严格。

但是,这种方法获得治疗效果的维持时间比较短。如果停止摄取花生几周后甚至几天,患者仍有可能再次发生严重过敏(也就是说,要维持效果,必须不断吃花生,这效果也太不够意思了)。考虑到过敏的极大危险性,严格避免接触花生仍是最理想的方法。不过他们将希望开展更长期的研究计划。

纽约西奈山医院过敏研究学者Hugh Sampson认为关于花生过敏的问题仍需要更多研究,如剂量、治疗安全性、疗效维持时间等问题。因此虽然这个研究给脱敏治疗提供了更多证据,但距离解决问题仍有很大差距。"While this studyadds to the growing data on the potential utility of oral immunotherapy fortreating food allergy, I am not sure that this study brings us closer to theanswers.”。(这是典型的西方学者评价别人的语气,反对而不失礼貌。我们可能感觉是虚伪)。

http://news.sciencemag.org/health/2014/01/clinical-trial-suggests-way-fight-peanut-allergy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174-763567.html

上一篇:最新诱导干细胞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下一篇:联合国成立科学咨询委员会
收藏 IP: 58.247.184.*| 热度|

12 孙爱军 林中祥 贺乐 朱志敏 王春艳 文克玲 强涛 庄世宇 赵凤光 EroControl htli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