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峰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显峰 科技日报记者、《显峰冷言》主笔

博文

朱学勤自请“升堂”是学界尴尬 精选

已有 5562 次阅读 2010-7-20 02:31 |个人分类:显峰冷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不端, 汪晖, 朱学勤

汪晖和朱学勤二位先生所作的学问,我本不懂,眼下双双卷入抄袭剽窃的争论,就更让我这门外汉雾里看花了。

抄,还是没抄?招,还是不招?我想它总归是该有个结论的。眼看岁月散尽,任凭众学者在媒体上吐沫横飞,却不见裁判出来吹哨,连朱学勤先生自己都看不下去:“我被指控,起于网络、传媒,但很想试一试,能否从传媒走向学术?虽‘原告缺席’,作为‘被告’,我希望走向学术‘法庭’,要求‘开庭审判’。”

我不了解朱先生,也不知他有否抄袭,但就这直面质疑和请求“审判”的坦荡,我是肃然起敬的。据说他已向母校复旦大学和任职单位上海大学递交申请,请求立即启动对自己问题的学术调查程序。我不知道复旦大学和上海大学现在正在做什么,只是让一个“被告”来催促“升堂”,总有点“惰政”或不作为的嫌疑。

汪晖事件之后,易中天先生撰文循循善诱,让汪晖出来接受学术调查;一干学者也联名给中国社科院和清华大学发了公开信,要求调查汪晖学术问题。其实汪晖先生并没有说不接受调查,他只是不说话,对媒体不说话。一个学者被指控行为不端,他有权利沉默吗?当然有。在调查结果没有公布之前,他当然可以对公众和媒体保持沉默。但沉默并不代表清白,清白与否,还是需要“学术法庭”——独立的调查委员会调查、“审判”并作出结论。

但“公堂”呢?在中国的学术界这常常是个怪异的现象,独立的学术仲裁往往不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带有诡异的色彩,因人、因事、因时之不同,而选择存在或者消失,如同魅影一般。朱先生之请求“升堂”,本身就是一个例证;汪晖先生事件之至今不明,更是一个明证。如果汪晖事件之后,中国学术界,包括清华大学马上启动学术调查,同时成立独立的第三方仲裁机构,我想也许就不会有今天这样扑朔迷离的争论。

就像发生了偷盗事件,法院不受理,却让猜忌的双方以对骂、打架的方式私下解决,这乌烟瘴气的架势放诸民间尚且让人不齿,放任于学术界岂不更为荒唐?至于“公开审判”之后,是抄袭还是清白,自可明了。但愿汪晖和朱学勤事件能够成为一个契机,中国学术界正视并开启独立学术仲裁机制的契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992-345616.html

上一篇:三聚氰胺重现:有关部门欠公众一个说法
下一篇:紫金污染事件:县委书记的“到此为止”是权力跋扈
收藏 IP: .*| 热度|

16 周可真 曹俊兴 李侠 李小文 孙永昌 苗元华 李志俊 李学宽 聂广 丛远新 高峡 刘广明 杨玲 王庭 吴国胜 cquwgj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