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科学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er727 心悸的一动,思维的改进,科学的精彩,人格的魅力,……

博文

高雅的通俗化

已有 3379 次阅读 2010-3-19 15:1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雅, 通俗

高雅的通俗化。

这是我在上课时听到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想认真揣摩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同学在讲述自己做的幻灯片,老师打断她,“你讲的这个理论性太强了,你能不能通俗的讲一下。”于是引出了这个话题。确实,同学演示的都是定义、定理和证明之类的东西。确实叫人难以理解透彻,更何况还有不是这个方向的同学也在听。

高雅的,即高深难懂的知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当然还可以包括非书本上的高深知识)。通俗化,即变成容易理解的,让人容易接受的知识。这两种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两个极端怎么连起来呢?又需要怎样的途径达到这种程度呢?我想,需要我们的透彻理解。

透彻的理解定义、定理、证明,也许还不太难,但是要把它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而且要保证听课者一定听得懂,这有点难度。因为你不能看到什么就讲什么,但是还要讲这个。你不能看到定义就按照书本上的定义说法照念一遍,而是需要把它掰开了揉碎了之后再讲出来,至于掰到什么程度和揉到什么程度,这就因人而异了。但是若想真正的理解知识,就必须把它完全掰开然后揉得碎碎的,最后整理出来的东西,会令人耳目一新!

更好的是,能够把逻辑思维转向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本身很抽象,而形象思维很直观。一个图可以表示一个概念,一个图表可以表示一个定理,……相对于概念和定理来说,显然图和图表更贴切,更容易理解。

由此我想到了教师,现在的教师其实缺的正是这样一种能力或者说是技术。他们完全照着课本写板书,完全照着课本写教案,然后一字不差的说给学生听。这有意义吗?我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我知道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必要,但是又有几个教师把教育学、心理学真正的运用到教学中、课堂上?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师可以采取哪些办法把知识传送给学生,怎么传授更合适;心理学告诉我们哪个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采取哪种方式更容易接收新知识,他们更需要哪些关心。可是,只有少数教师真正的做到了这一点。我看到一些文章里面谈及国外的教育,国外可以把新闻搬到课堂上来,可以把游戏带到课堂上来,……可是国内呢,没有哪个教师敢这么做,或者说想过这么做。

我一直在追求把高雅的东西通俗化。因为高雅的知识本来就是为通俗的“社会”服务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7072-304409.html

上一篇:议研究生自主创新
收藏 IP: .*| 热度|

2 罗帆 朱华结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