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喝酒里边学问大,掌握技巧不伤身(CZ)

已有 2995 次阅读 2013-12-20 07: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喝酒里边学问大,掌握技巧不伤身(CZ)

张成岗(军事医学科学院)

古今中外,葡萄美酒夜光杯,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事情啊,宾朋满座,觥筹交错,热闹非凡;然而每每有人因饮酒不当而中招,不省人事甚至撒手人寰,这些都是不恰当饮酒所造成的。别看这个饮酒事情,里边还是有不少学问的呢。经过认真分析和测验后,现在告诉大家我的体验,为的是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并不是说去鼓励大家喝酒啊,只是为了在必要时保护自己的肠胃和肝肾。

酒精,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很快,而且,都是通过体内的膜系统吸收的。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膜夹肉】的结构,而且这个膜还是半透膜,包括体表的皮肤和体内的各种管道系统的内表面,即面向液体,气体和流体的内表面,例如血液、淋巴液、肺的气管和支气管、从口腔到直肠排泄口的所有消化通道等。当通过口腔饮酒之后,这些酒精就开始沿着口腔、咽喉、胃肠等开始下行,并随时随地寻找可以进入人体的通道和缝隙。酒精是个很小的分子,可以很容易地穿过消化道内表面

的粘膜进入血液中,并热情似火地参与到人体内的生化代谢过程中。然而,对于血液来说,酒精毕竟是个人体不喜欢的【脏东西】,因此,喝酒后人体内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系列反应包括面红耳赤等,是由于体内血液循环加速,而且头面部的血管分布很多,企图把酒精降解掉(催化乙醇为乙醛)和排泄掉,以便维持人体的内稳态,消除酒精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有的人能喝酒,有的人不能喝酒,的确与人体内的乙醇脱氢酶的含量和活性有关。同样,酒后容易出汗的人比酒后不出汗的人更容易健康,是由于血液循环提速后能够把酒精刺激所导致的热量通过体表散发出去,这样人体就不容易中招。

不过呢,以上内容都是大家所熟知的内容,喝酒的学问不仅仅如此,我把个人的体验分享给大家,以便提高喝酒质量,并减轻酒精对于人体的伤害。具体而言,喝酒的时候,要尽可能减少酒精在口腔内的停留时间,因为舌下有丰富的血管网,可以很容易地吸收口腔里的酒精分子,而且一旦这些酒精分子进入血液中之后,将很快被运送到大脑中,从而表现为【酒后上头】,所以,喝酒的第一个技巧是仰起脖子一口气喝下,这样就可以很快地让酒精离开口腔尤其是舌下血管网,避免酒精被舌下血管吸收入血,除非您是品酒评酒专家,愿意使用舌尖在酒精液体中打转转。舌下的血管网,本来就是人体用药例如含片类药物的一个重要吸收通道,而且效率很高。假如您用这个通道来吸收酒精的话,那就惨了,除非就是想上头,除非就是想醉酒。现在无法考证刘伶当年喝杜康酒,一醉三年不见醒,是否也是采取了这个致命杀手大招,呵呵

然而,真正管用、好用、人人能用的喝酒的防御之法,的确已经有了,我在此前的博文中讨论过关于【酒神文化】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现在把答案张罗给大家,那就是在喝酒之前,首先喝一包9号饮料,就可以轻轻松松抵挡二两白酒了(聪明人会很快算出来2包饮料抵挡四两酒,呵呵,也可以在喝酒过程中随时使用),不管是二锅头茅台五粮液西凤杜康等,这个饮料可以在胃肠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限制酒精进入人体血液内,而且,还可以鳌合后续摄入的酒精,将酒精分子锁定在肠道中等待排出体外,从而让您既能够品尝到美酒的美味,又不至于上头、头晕、呕吐,尤其是酒后包括第二天起床后,胃肠道中没有一点点不适的反应,也木有任何那种浑身不得劲、不自在、不舒服的感觉。

当然,喝酒的最高境界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毕竟远离白酒对于人体健康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且,即便是使用刚才的建议尽可能减少了酒精进入人体血液的话,一旦拼酒就会很容易超出人体的解酒和防酒能力,万一再加上自律性不强开车的话,那样可就大大的不好了,所以说,有酒无车,有车无酒,是硬道理啊。

综上所述,远离白酒是个硬道理;如果出于不可推卸的应酬考虑而不能远离白酒的话,那么就让9号饮料帮您把酒精结合在肠道中等待排出体外,减轻酒后上头的机会,就可以放心地保护您的身体健康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92-751287.html

上一篇:从感冒发烧的真相看免疫系统的起源与使命(CZ)
下一篇:为啥可以不洗脸,因为其中有机缘(CZ)
收藏 IP: 114.242.249.*| 热度|

1 孙学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