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即将满10周年之际,由联合国外空司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9月16日在北京开幕,研讨探索载人航天未来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http://mil.sohu.com/20130916/n386683335.shtml
对,就是这个清华大学举办航天员论坛,据说一共邀请了六位宇航员,其中一位宇航员是来自日本。听说在论坛上,日本这个宇航员比较郁闷。因为在他讲话的时候,麦克风出故障了;在互动阶段,唯独没有和这位日本宇航员互动。也不知是不是巧合(但愿不是!),因为这个论坛的日子恰好是9.18。
还有十几天,又到了公布诺奖的日子,估计科学网又要来一次反思和讨论了。
2001年3月,日本雄心勃勃的提出了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这一举动在全世界引起很大反响,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结果是,在2001-2012年短短12年的时间内,日本人拿到了所有的科学奖项,有10人获奖,平均差不多一年一个。按照这个进度,日本人50年内拿30个诺奖的计划将超额完成!
反观我们自己,从2001-2012年这十几年间,无论是科研经费的投入、各类高端人才计划的出台,还是国家对科教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十几年,虽然我们在航天、深潜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基础研究领域,仍然缺少像诺奖、菲尔茨和图灵奖等有影响的成果。当了几十年观众的滋味肯定是不好受滴,不知道今年我们是否还继续当观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6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