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将“精神谱系”建设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十大命题方向深度融合
热度 1 胡业生 2025-3-27 11:27
将“精神谱系”建设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十大命题方向深度融合,需要以价值引领、实践转化和制度保障为纽带,形成精神动力与物质实践的良性互动。以下是具体结合路径与策略: 一、价值内核的贯通性建构 1. 以人民为中心:凝聚精神共识的根基 精神载体:通过“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具象化“人 ...
个人分类: 科学精神|107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基于STS(科学-技术-社会)视角的思想价值理性三层逻辑
胡业生 2025-3-27 10:46
以下是基于 STS (科学 - 技术 - 社会)视角的思想价值理性三层逻辑框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构的系统化设计方案: STS 视角下思想价值理性三层逻辑框架 第一层:本体论逻辑——价值理性根基建构 1. STS 互动中的价值锚定 科学维度:以唯物史观为核心,解析科技发展与社会形态演进的辩 ...
1160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热度 1 胡业生 2025-3-26 15:09
科学与文化的发展始终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人类文明的轨迹。以下从历史阶段、互动关系及典型案例切入,梳理二者相互影响的脉络: 1. 古代文明:神话与经验的共生 科学萌芽:美索不达米亚的天文观测、埃及的几何学、中国的《九章算术》均源自生产实践需求,但被赋予神圣性(如金字塔建造与星象崇拜) ...
117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扎根历史看淮河
热度 1 胡业生 2025-3-23 11:05
扎根理论的历史人类学实践:淮河文化 “ 过渡性 ” 特质、韧性逻辑及其当代启示 摘要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深入探究淮河文化的 “ 过渡性 ” 特质与韧性逻辑。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实地调研资料的分析,揭示了淮河文化在地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过渡特征,以及其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展现出的强大韧性。进一步 ...
113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学科价值本质由能力支撑
热度 1 胡业生 2025-3-20 09:26
“工科治天下”这一观点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科学技术和工程能力的重视,但需结合社会运行的复杂性辩证看待。以下从几个维度分析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1. 工科对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 生产力革新:工业革命以来,工程技术直接推动了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等颠覆性变革,重构了全球产业形态。例如,5G与AI技 ...
1118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2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